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港股2月投资策略:在高股息、出口、出行中寻找机会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港股2月投资策略:在高股息、出口、出行中寻找机会

2024-02-02王学恒国信证券起***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港股2月投资策略:在高股息、出口、出行中寻找机会

美国:1948年以来大选之年一般前平后涨。统计显示,1948年以来大选年标普500的中位涨幅为9.5%;其中上半年涨幅小(为3.3%),下半年涨幅大(4.7%); 落在四个季度上看,一季度涨幅1.3%,二季度涨幅2.2%,三季度涨幅2.2%,四季度涨幅2.9%,也呈现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局面,类似前平后涨的走势。 我们对美联储在2024年的降息政策维持3-4次的判断。市场共识则从1月初的全年降息6次减少到1月末的降息5次,我们和市场差异还是在对失业率的看法。此外,根据国债逆回购规模快速回落推测,5月份美国流动性即将遭遇压力,因此我们判断美联储在二季度即将开始降息或者停止缩表。 国内:出口继续保持不错增长。1月份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结合海外库存依旧处在低位,我们认为出口复苏仍将持续。尽管政策利好不断,市场没能扭转下跌趋势,这可能说明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地产链的影响。 我们从周期视角讨论了指数的涨跌背后的影响因素,并将上证指数,wind全A,全A等权,国信价值,万得预增几个指数做了对比,数据表明:等权优于市值加权,全市场优于单一交易所,快速迭代优于缓慢迭代的指数。 港股:在高股息、出口、出行中寻找机会。港股1月份的走势表明,目前景气度还无法决定股价走势,不少板块(恒生金融、恒生互联网、恒生科技、恒生汽车、恒生医疗)呈现的状态是业绩上修但股价下跌。资金选股的主要标准是股息率视角,只有在消费、高股息两个大板块中,景气度投资才适用,这给成长型的投资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将耐心等待底部的出现,因为在左侧的环境中,很多事件性的影响都可能被放大,而引发资金的恐慌式抛盘。在推荐顺序上,我们也调整至高股息方向为主: 1、继续推荐高股息方向。高股息在2024年应对固收可能的高收益资产不足而依然有独特的价值; 2、上次月报我们提及了大消费已经有不错的性价比,推荐在“出口、出行”的关键词下寻找机会; 3、恒生科技、创新药/医疗、汽车、电子目前依然有一些来自政策、竞争、市场的担忧,而这些成长性的公司中大都不容易按照股息来评估价值,虽然部分公司景气度已经很不错,但如果板块的底层投资逻辑并非景气度投资,这样很难以景气度投资视角去选择个股,我们建议等到业绩-股价转向正相关之后再选择个股的胜率会更高。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海外降息幅度的不确定性,部分行业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行业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国:大选年股市怎么走 大选之年美股表现统计 由于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我们整理1900年以来大选年美股的表现(数据选用道指),显示:大选年中位涨幅为7.3%;其中上半年涨幅1.9%,下半年涨幅6.1%,主要涨幅在下半年贡献;如果分解到四个季度,则一季度涨幅为0%,二季度涨幅为1.2%,三季度涨幅为3.5%,四季度涨幅为3.8%。季度收益率排名大约是Q4>Q3>Q2>Q1。 但由于,美股从1900年至二战40多年的时间里,大体呈现了一个上涨、下跌的过程,指数年化收益率(未包含分红)还不到2%,当时全球还在一个金本位的货币体系上,故而我们再统计了从二战之后1948年到目前大选年股票表现,这次采用的是更加有代表性的标普500,结果是: 大选年中位涨幅为9.5%;其中上半年涨幅为3.3%,下半年涨幅为4.7%;落在四个季度上看,一季度涨幅1.3%,二季度涨幅2.2%,三季度涨幅2.2%,四季度涨幅2.9%,也呈现下半年好于上半年,同时Q4>Q3>Q2>Q1的局面。 图1:1900年以来美国大选年股票表现统计(道指) 图2:1948年以来美国大选年股票表现统计(标普) 那么2024年怎么走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将历史大选年的月度涨幅分布在一张图上,显示如下: 可以明显的看出,1月份美股的涨幅较大,已经透支了历史平均水平3-4个月的涨幅,但还没有达到上半年的中位数收益率3.3%。 所以可以描述为:指数在抢跑,但是还有一些空间。我们倾向于,这种抢跑是合理的,因为预期降息在前,债券经历了一拨反弹也回落,10年期收益率目前稳定在了4-4.1%的水平。 我们认为,上半年的回调可能会在二季度展开,类似于先抢跑,再回调。理由是: 1、买降息预期,卖现实,而我们预期的美联储降息时间不在3月,而是在二季度; 2、Q3是市场预计GDP的低点时间,而股市平均领先GDP一个季度,也就是股市应该在Q2有个低点。而这个低点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加仓时间(结合上述的数据统计,下半年涨幅优于上半年)。 图3:1948年以来美国大选年内标普走势 市场预期的变化,全年降息5次 表1:美国经济预期变化 相对于12月,市场上修了2024年的GDP增速,下修了PCE通胀水平,也略下修了失业率。 我们不太担忧上半年的通胀压力,考虑到原油目前处在70-90的振荡区间偏下线,以及上半年美国房租不构成上行压力(压力可能在年末,这是由于房价对房租的传导需要时间),而劳动力成本目前暂时处在相对平衡水平。 而我们最关心的是两组数据: 其一是GDP增速,由于GDP增速在Q3有个加速回落的过程,因此它将决定今年市场的节奏(我们目前判断二季度有个低点); 其二是失业率,因为2023年市场对失业率的判断差了很多,而我们在年度报告中曾经讨论过,失业率的高企,以及大幅上行是每一轮衰退都会发生的,但是目前如此低的失业率,将最终决定本轮是否可以避免衰退,也将决定美联储降息幅度。 我们从劳动力缺口入手,判断失业率将可能低于市场预期,而由于市场认为一季度失业率将上升至3.9,二季度将上升至4.1,其斜率较去年明显加大,这将会很容易被验证到。 图4:美国GDP增速预期 图5:美国失业率预期 市场在12月份定价2024年全年降息6次,我们在策略报告中的看法是降息3-4次,目前市场将全年降息6次调整为降息5次,我们依然维持降息3-4次的判断。 图6:市场的降息预期 RRP在快速回落 尽管12月以来,美联储继续保持缩表,但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货币基金的消耗,导致市场的净流动性并未出现恶化。 图7:美联储总资产 图8:美国市场净流动性 我们提及,今年观测美联储停止缩表或者降息的时间,主要是跟踪RRP的消耗速度。截至1月26日,RRP规模已经跌落至6396亿美元,较12月27日的8189亿美元减少了1793亿美元,在12月份我们估计平均一个月减少约1500亿美元,目前看还略微超过了这个速度。这样算来,大约在4个月之后,也就是5月下旬,RRP规模将被耗尽。届时,要么降息,要么停止缩表,否则美国市场净流动性将会立刻恶化。流动性的恶化会导致:或者股票市场下跌,或者债券发行不畅,而导致票面价格下跌,收益率上行。 让我们存疑的是,美联储尚未给出停止缩表的时间表。按照从前的操作,降息应该同步停止缩表,而只降息,不停止缩表可能会使市场恐慌,这是在二季度必须留意的。 图9:财政部TGA账户 图10:美国逆回购规模 消费者信心指数意外大涨 消费者信心指数在1月份升至78,达到202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1991年经济衰退结束以来最大的两个月增幅。这和通胀的回落有关,物价下降,而实际时薪总体上维持上行,使得居民潜在购买力提升,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一加仑普通汽油的价格比一年前低了大约30美分;此外,由于1月份股市创了新高,也支撑了消费者信心的上行。 图11:消费者信心指数 图12:实际时薪同比 失业率在12月份维持3.7的水平,并未上升;最近的数据显示,解雇裁员率未有明显上升。 图13:美国失业率 图14:美国解雇裁员率 股票市场业绩预期总体平稳 从分析师前瞻12个月的EPS上看,标普前瞻12个月的EPS最近四周一直保持在24.4的水平,未升也未降。 图15:标普500指数前瞻EPS 纳斯达克100前瞻12个月的EPS最近四周从16.3上修至16.5。 图16:纳斯达克100指数前瞻EPS 道琼斯工业指数前瞻12个月的EPS最近四周从21.3上修至21.5。 图17:道琼斯工业指数前瞻EPS 小结:我们维持美股、美债在一季度小幅上行的看法。进入到二季度,美联储是否如约降息,以及RRP耗尽之后美联储对于缩表的态度,以及企业利润是否将开始承压,是需要谨慎观察的。 国内:从周期视角对价值投资的再思考 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房地产销量尚待恢复 12月份M1增速维持1.3,在社融科目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拉动项,但人民币贷款尚处在下行趋势趋势中。 图18:M1同比 图19:社融同比 目前压力较大的依然是地产销售,房地产销售同比依然在下行中,恢复尚需要时间。难能可贵的是工业增加值同比保持6.8%的水平,连续2个月维持高位。发电量也维持较高水平,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继续明显收窄。 图20:工业增加值同比 图21:全社会用电量同比 我们上个月提及,今年上半年应该关注海外需求恢复,12月份出口当月同比进一步提升至2.3%,正验证这一趋势。由于美国在2023年的10月开始,有一个明显的补库存的变化,而且其零售企业库存仍处在低位,因此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可以持续。 图22:出口金额当月同比 图23:欧洲与北美洲出口同比 利好政策不断 1月的主要政策包括: 人民银行宣布将于2月5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1月25日将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证监会经充分论证评估,进一步优化了融券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 中国证监会召开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强调,推动将市值纳入央企国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从信息披露等角度加大对低估值上市公司的约束。 地产方面:广州放开120平方米户型限购,27日起正式实施。 从周期视角对价值投资的再思考 鉴于我们12月期望的反弹并没有到来,我们试图从价值的投资的角度,换个视角来思考当下: 我们一般讨论某个行业(或者大盘)处在历史较低估值水平,来评价这个板块的价值高;或者其处在历史较高估值水平,来评价这个板块的前景有限,但这种评价方式的前提是,忽略了行业的周期特征。 某个行业一直下跌,比如持续了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大体上是因为它处在了周期下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一般看到的是需求一般,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竞争加剧。在这样的情境下,很难用估值是15倍合理还是13倍合理来确定价格的底部,故而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不断悲观,似乎这个行业将永远萧条下去; 相反,如果一个行业一直在上行,我们一般看到的是需求旺盛,产能不足,价格上涨,竞争尚不充分。在这样的情境下,很难以估值是30倍合理还是50倍合理来确定价格的顶部,甚至上涨一段时间之后,大家会热衷讨论终局模式并以市值定价,故而一段时间之后,市场不断乐观,似乎这个行业将永远繁荣下去。 不会有行业永远萧条,也不会有行业永远繁荣。由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周期,房地产的周期与智能手机不会一样,智能手机与新能源车不会一样,新能源车与人工智能不会一样,人工智能与猪周期不一样.....所以同一时间,大盘中一定包含了多种周期不同的行业,有的处在上升阶段,有的处在下降阶段。但问题的关键是,区分哪些行业处在上升阶段,哪些行业处在下降阶段,并不容易。 虽然用短周期视角(比如我们尝试用基钦周期去解释市场很多年了)可以尝试区分该行业处在上升阶段还是下降阶段,但这种区分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这还是短周期的划分,而在更大的周期上的定性,往往要过去很长时间再回首,才能一目了然,而身处浪潮中的观察者,总会被短周期的一些症状所蒙蔽,认为是长周期的特征;或者,长周期的特征发生了,会误认为是短周期的特征而错过大行情或者深陷泥潭。 以指数为例,大多数指数的编制思路是市值加权,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流动性——权重越大的也就是市值越大的;但它的劣势是得到流动性而牺牲了新老更替。但由于中国经济是不断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