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河]:公用事业行业深度报告:CCER重启,绿电、减碳市场迎新机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报告:CCER重启,绿电、减碳市场迎新机遇

公用事业2024-01-30陶贻功、梁悠南中国银河有***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报告:CCER重启,绿电、减碳市场迎新机遇

行业深度报告●公用事业 2024年1月30日 CCER重启,绿电、减碳市场迎新机遇 核心观点: CCER正式重启,与CEA市场互补衔接: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市场启动,其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CEA)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其中CCER市场是自愿减排市场,与强制减排市场CEA互补衔接,共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目前CEA仅涵盖电力行业排放,覆盖约44.27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能源使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0%。未来将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以行业排放占比作为决定因素来纳入其他行业,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将被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覆盖额有望突破百亿吨,进而带动CCER需求增长。我们预计2024/2030年碳交易覆盖额为60亿吨/106亿吨,碳价为74元/139元,碳交易市场覆盖规模为4471亿元/14700亿元;按照5%抵消比例测算,2024/2030年对应CCER市场规模为224亿元/735亿元。 近年来碳价大幅上涨,后续上涨空间依然广阔:截至2024年1月22日,CEA收盘价为70.67元/吨,较2021年7月开市以来均价上涨25%;首批CCER成交均价63.51元/吨,略低于当日CEA收盘价。展望未来,伴随碳中和进程的推进,免费碳配额供应料将持续下降,碳配额及CCER供需将持续向好,进而带动价格长期上涨。对标海外,1月19日,欧盟EUA连续合约成交价为 61.38欧元/吨,中国碳价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欧洲提出更高减排目标,碳市场助力实现零碳愿景: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洲绿色协议》,拟定“2030年在1990年碳排放基础上减少55%”的目标。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欧盟公布了名为“Fitfor55”的一揽子气候方案。欧洲碳市场发展成熟,让欧盟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10月1日CBAM正式实施,或将推动我国碳交易加速对标国际,我国碳市场有望加速纳入高排放行业。 新方法学涉及新能源、绿碳、蓝碳等三大领域: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包括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和造林碳汇在内的4个新CCER方法学。4个方法学覆盖了绿碳、蓝碳和可再生能源三个方向,代表了绿色能源和生态保护的最新成果。CCER有助于这几个行业拓展收益来源,获取更多资金和政策扶持,也可以为储碳价值提供变现途径。 投资策略:CCER正式重启,首批方法学覆盖的四大领域将率先获益。海上风电行业,建议关注三峡能源(600905.SH)、龙源电力(001289.SZ)、中闽能源 (600163.SH)、江苏新能(603693.SH);此外,CCER方法学成熟将释放碳监测需求,建议关注雪迪龙(002658.SZ)、聚光科技(300203.SZ)。 风险提示:CCER抵消上限被压缩的风险;CCER项目过多导致其价格低迷的风险;新出台方法学低于预期的风险;碳市场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用事业 推荐 维持评级 陶贻功:010-80927673:taoyigong_yj@chinastock.com.cn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2030001梁悠南:010-80927656:liangyounan_yj@chinastock.com.cn分析师登记编码:S0130523070002 分析师 相对沪深300表现 2024-1-26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相关研究 www.chinastock.com.cn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2024年1月26日) 代码600905.SH 简称三峡能源 股价4.45 2022A 17.8 2023E 20.0 20234E 18.3 2025E 16.6 001289.SZ 龙源电力 19.15 31.4 20.3 17.3 15.2 600163.SH 中闽能源 4.17 10.9 10.0 9.3 8.9 603693.SH 江苏新能 10.38 19.4 16.9 12.4 9.6 002658.SZ 雪迪龙 7.08 15.9 16.4 12.6 10.3 300203.SZ 聚光科技 14.86 -17.8 -75.9 40.6 23.2 PE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目录 一、气候行动持续推进,减排已成全球共识4 二、中国碳市场有望扩容,CCER重启带动需求提升5 (一)中国碳市场:高耗能行业有望纳入,碳价提升空间大5 (二)CCER:已正式重启,未来市场规模空间广阔6 三、新方法学涉及新能源、绿碳、蓝碳等三大领域10 (一)并网海上风电:海风开发潜力较大,CCER将拓展收益来源10 (二)并网光热发电: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借助CCER获取资金和政策扶持11 (三)造林碳汇:资源丰富,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成长13 (四)红树林营造:CCER机制提供储碳价值变现途径14 四、欧洲提出更高减排目标,碳市场助力实现零碳愿景15 (一)Fitfor55提出更高减排目标15 (二)欧洲碳市场发展成熟,让欧盟能源结构不断优化16 (三)CBAM推动国内碳市场与欧洲接轨17 五、投资策略18 六、风险提示19 一、气候行动持续推进,减排已成全球共识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各类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使得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打破了固有的地球内在平衡,有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为了保护地球家园,必须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图1:1960-202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图2:1960-2022年全球年平均温度变化(较1850-1900年) 资料来源:GlobalCarbonAtlas,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FAOSTAT,世界气象组织(WMO),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世界各国达成协议,明确温度控制目标。199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为应对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设定了减排进程。此后数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先后形成了《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哥本哈根协定》《巴黎协定》等协定,提出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的长期目标。 表1:国际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时间 协议名称 主要内容 1992年5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公约》有四个核心内容,包括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确立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明确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承认发展中国家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优先需要。 1997年12月 《京都议定书》 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是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的第一份国际协议。根据这份议定书,从2008年到2012年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 2007年12月 “巴厘路线图” “巴厘路线图”中的重中之重是《巴厘行动计划》,该计划要求加强国际合作执行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包括气候变化影响和脆弱性评估,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灾害和风险分析、管理,以及减灾行动等。 2009年12月 《哥本哈根协定》 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维护了“巴厘路线图”授权;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在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 2015年12月 《巴黎协定》 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2021年11月 《格拉斯哥气候公约》 公约要求各国加紧努力,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也就是不使用技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发电厂。它还呼吁结束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但没有具体说明取消这类补贴的时间表。 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整理 中国已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在国际气候变化应对与治理层面上,中国是第一批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国家,本着负责任大国的态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国内应对与治理层面上,中国主动采取多种形式的减排举措,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融入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也表明了国家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中国气候变化政策及其贯彻实施成效显著。 二、中国碳市场有望扩容,CCER重启带动需求提升 (一)中国碳市场:高耗能行业有望纳入,碳价提升空间大 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披露的数据,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合计113亿吨,其中电力和热力领域最高,占总排放量的51%,其次是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冶炼与压延,分别占总排放量的18%和11%,运输,仓储、邮政和电信服务占7%。这四个领域合计碳排放占比达到87%,是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 图3:中国碳排放量 图4:2021年中国分行业碳排放占比 资料来源:CEADs,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CEADs,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每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5亿吨,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主要有两种交易类型,一种是总量控制配额交易,另一种是项目减排量交易,前者的交易对象主要是控排企业获配的碳排放配额(CEA),后者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通过实施项目削减温室气体而取得的减排凭证(CCER)。 碳排放配额是控排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配额的初始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主管部门通过法定方式将排放配额分配给负有减排义务的主体。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全国性碳交易所中各大“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将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有偿配额。 截至2023年末,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4亿吨,累计成交均价56.5元/吨。2023年4季度全国碳市场CEA成交均价已经达到70.3元/吨,未来随着碳交易市场扩容以及免费配额收紧,参考欧盟EUA的价格走势,未来CEA价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5:CEA价格变化 图6:全国碳市场CEA成交量与成交均价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中,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 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本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其中,重点提及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使用新版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按照碳市场的整体规划,除发电行业外,钢铁、石化等七个重点排放行业也将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目前已经着手准备全国碳市场扩容,预计2024年会有新增行业参与市场。 (二)CCER:已正式重启,未来市场规模空间广阔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是经国家发改委签发的减排量,是碳交易市场的补充机制。重点排放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CCER可用于抵消碳排放配额,即纳入碳排放交易的单位可以通过购买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超额温室其他排放。抵消机制的设计进一步扩张了碳排放交易市场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需求,进而激励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