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商道融绿]: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报告2022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报告2022

2024-01-29商道融绿Y***
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报告2022

2022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本报告由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撰写,并由商道融绿提供分析支持 。法国外贸银行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为本次调研提供了支持和赞助。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目录此次调查旨在确定采取哪些行动和方法有可能加快中国绿色债券的发行。尽管中国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并制定了多项政策来发展绿债市场,但要达到更大的市场规模,必须扩大国内外投资者的参与度。此次调查的结果清晰地反映了受访者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挑战,并重点列出发展绿债市场所需的激励措施。调查的受访者选自中国最大规模的绿色债券投资者名单。该名单由受中国人民银行主管的自律组织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活跃于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市场的国际投资者也受邀参与调查。调查方法和参与方式载于附录一和附录二。在受邀参与调查的89家机构中,有42家做出了回应,其中包括16家国际机构和26家国内机构。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六大国有商业银行中有五家参与了调查。附录三载列了同意被列出名称的参与机构名单。1.序言本报告是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系列的第二份报告。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投资者对绿色债券的态度,以及明确市场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条件。第一份调查报告重点关注了欧洲绿色债券投资人的视角,于2019年发布。本报告将聚焦中国绿债市场的投资者。中国已是全球第三大可持续发展相关债券发行国,仅次于美国和法国。1202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即“30·60”双碳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预计将有助于中国履行在《 巴黎协定》中的承诺。“30·60”双碳目标将中国的关注重点从宽泛的环境目标调整为具体的碳减排目标。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从2020年到2060年,中国可能需要高达139万亿元人民币(22万亿美元)的投资,长期资金缺口为年均1.6万亿元人民币(2,540亿美元)。2 绿色债券是被市场广泛认可且高度标准化的金融工具,可以帮助引导资本流向绿色资产、项目和支出。绿色债券将助力实现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图1. 截至2021年底,中国是第三大可持续相关债券发行国图 2.a 受访机构所在地图 2.b 受访者类型300500十亿美元100200400德国国际机构中国法国荷兰韩国美国0英国西班牙日本绿色债券社会责任债券可持续发展债券社会责任债券转型债券境外 38%境内 62%银行 19%匿名 21%资产管理公司 43%公募基金 17%1.序言 22.调查结果摘要 33.投资政策概述 44.绿色债券投资偏好 55.投资决策 126.推动市场发展 157.吸引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 188.结论 20附录一:调查方法 21附录二:受访机构 21附录三:调查问卷(标题问题) 21附录四:关于赞助机构 22尾注 22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32.调查结果摘要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只要具备所需的透明度和诚信度,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就可以为实现中国的碳减排目标做出意义非凡的贡献。国内外受访者都表示希望增持中国绿色债券,但这些债券必须符合适当的标准。受访者最为重视绿色资质和信贷基本面(见图15)。受访者积极寻求实现绿色债券投资的多元化,其中可再生能源投资最受青睐。这与“30·60”双碳目标的具体碳减排举措一致。1. 受访者偏好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交易•调查发现,可再生能源和低碳交通是目前绿色债券的首选投资领域。•受访者将可再生能源视为未来投资的首选领域。这与中国“30·60”双碳目标一致。2.受访者希望投资更多各种类别的绿色债券•金融和非金融公司债券是所有受访者目前首选的绿色债券资产类别。•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增持政府支持机构、政策性银行及公司(金融和非金融)发行的绿色债券。3.受访者注重绿色资质和发行人的基本面•受访者认为,债券在发行时首先要具备令人信服的绿色资质。•进一步提高中国绿色债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包括:发行人的基本面向好、募集资金的用途透明以及进一步强化外部审查、认证和披露。4.市场和政策工具都能促进实现所需的市场规模•受访者更青睐能够巩固债券市场生态系统的市场工具和机制,尤其是向好的信贷基本面。•受访者支持推动资本流向低碳资产、促进投资激励措施、强化绿色定义和标准的政策机制,包括《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该目录进一步使中国国内的绿色分类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国外受访者已经开始实施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国内受访者也已着手实施,但希望得到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相关方面的更多指导。 5.国际投资者希望与发行人合作发展绿债市场•国外受访者认为,不同类型债券的不同准入门槛和配额是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包括绿债市场)的主要制约因素。•国外受访者认为,与发行人沟通将有助于中国绿债市场的发展。6.受访者也开始探索带有其他主题标签的债券•除绿色贴标债券外,受访者积极探索其他主题贴标债券的投资机会。•与绿色债券相比,社会责任债券较少被纳入投资政策中,但调查发现受访者对社会债券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国外受访者。•碳中和是中国特有的债务主题标签 ( 见第11页的框注)。市场对碳中和债券的了解和接受度仍在不断提升。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43. 投资政策概述大多数受访者认可绿色债券 调查问卷请受访者说明如何将绿色债券纳入其投资策略,以及绿色债券占其目前资产管理规模的比重。调查结果反映出受访者对绿色债券的高度认可,并表明绿色债券已经被纳入大部分受访者的投资政策中,而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拥有专项基金的受访者。投资于特定绿色债券基金的国外受访者比例大于国内受访者,这表明国外受访者在整合负责任投资策略方面更加成熟。每个类别的受访者中,均有少数机构尚未投资绿色债券。银行会优先考虑价格因素2021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说明其将如何根据银行的绿色金融绩效对银行进行评价和评级,评价指标包括绿色债券持有量。因此,监管因素正在积极推动银行购买绿色债券。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比公募基金更看重定价。88%的银行回应称,他们偏好可供认购且价格具有竞争力的绿色债券;而做出同样选择的资产管理公司和公募基金分别占70%和43%。关于绿色债券在固定收益资产管理规模中所占的比例,为非必答问题,有50%的受访者回复。考虑到答案的局限性和不统一性(例如定性范围与数字),很难确定绿色债券占受访者资产管理规模的百分比。有九家受访机构提供了其绿色债券持仓所占的具体比例,但均不到2%。2021年底,中国发行的债券总额达到20.2万亿美元,而根据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的绿色债券数据库统计,来自中国的绿色债券为2,000亿美元。3 因此,在不确定资产配置的情况下粗略估算,约1%投向了绿色债券。图3. 受访者偏好绿色债券(可供认购且价格具有竞争力) 图 4. 绿色债券的定价影响受访银行的决策不影响投资决策计划纳入投资政策但尚未行动偏好绿色债券(可供认 购/价格有竞争力)投资目标绿色债券基金10203040600%%5070不影响投资决策计划纳入投资政策但尚未行动偏好绿色债券 (可供认购/价格有竞争力)投资目标绿色债券基金204060800100整体受访者资产管理公司公募基金银行注:由于问卷的答案可以多选,上图中的百分比相加会超100%。境外境内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54. 绿色债券投资偏好 绿色债券投资渠道偏好问卷请受访者选择所有适用的选项以表明他们所偏好的绿色债券投资渠道,包括发行人行业、债券类型及业务活动等。在中国市场上发行的各种绿色债券类型载于表1。图 6. 受访者目前持有的绿色债券主要来自金融和非金融公司行业和募集资金用途债券所属行业指其发行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即属行业分类标准之一。募集资金用途则表明通过出售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将如何被使用。由相关机构(如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欧盟及中国提供的绿色债券分类方案就是对募集资金用途的分类。债券发行人所属的行业与募集资金用途分类无关。例如,银行可以发行将募集资金用于提升能效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促进发行人的业务活动或经营环境绿色化,或用于发展有助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业务。图 5. 各类发行人占中国债券余额的比例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债市 是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发行余额为20万亿美元。政府、金融公司和 非金融公司的发行量分别占4、 36%和24%。 受访者持有的绿色债券主要来自金 融公司发行人受访者表示,其目前持有的绿色债券 大多来自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司发行人。其次是企业债券(中国特有的一种 债券,见表1)、地方政府债券和资产支 持证券(ABS)。注:金融债券包括商业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其他金融机构债券;非金融公司债券包括私募绿色债券;其他指商业票据、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等。数据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IS)。 数据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4 金融公司 36%政府 40%非金融公司 24%其他地方政府ABS非金融公司企业金融公司0%20%40%60%80%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6受访者青睐金融债券金融债券的受欢迎程度,在国内受访者中排名第一,在国外受访者中排名第二。部分原因可能是自2016年中国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启动绿债市场以来,投资者对该产品已积累较长的投资经验。约四分之三的国内外受访者也青睐非金融公司债券。国外受访者对企业债券的偏好度较低,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型的债券不熟悉。图 7. 金融和非金融公司是最受青睐的发行人类型10%30%50%70%90%20%40%60%80%地方政府0%ABS企业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其他境外境内表1:中国绿色债券的类型和发行人类型定义发行人监管机构公司债券绿色公司债券按照《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发行,募集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符合条件的公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 会 ”)企业债券绿色企业债券支持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绿色城镇化、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水资源节约和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污染防治、生态农林业、节能环保产业、低碳产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实验、低碳试点示范等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 “国家发改 委 ”)金融债券由金融机构依法发行,用于为绿色项目融资或再融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可分为专项债券和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由省级政府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发行,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为公共福利筹集资金而发行,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地方政府财政部ABS绿色ABS是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金融工具:• 其基础资产被分类为绿色;或 • 转让其基础资产所得的资金用于绿色项目或支出;或• 原股权持有人的主要业务是绿色的。符合条件的公司证监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由国内和国际非金融公司通过独立的法人实体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专门为绿色项目筹集资金。 非金融公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境外境内 2021年中国绿色债券投资者调查 –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 7图 9. 境内受访者相对更青睐购买ABS注:1 = 不偏好,2 = 偏好度低,3 = 中性,4 = 偏好度适中, 5 = 偏好度高。 注:1 = 不偏好,2 = 偏好度低,3 = 中性,4 = 偏好度适中, 5 = 偏好度高。图 8.受访者最希望增持来自政府支持机构、 政策性银行及公司的绿色债券其他ABS非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政策性银行地方政府政府支持机构12345013524政府支持机构地方政府政策性银行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ABS境外境内其他0平均得分平均得分政策性银行政策性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2年绿色债券中国投资者调查报告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2022-11-03
hot

2022年绿色债券中国投资者调查报告

公用事业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