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7日 策略类●证券研究报告 探底成功需要具备的条件 定期报告 投资要点 历次市场大幅调整源于基本面、流动性、政策和外部等的负面冲击。2000年以来 A股历经的9轮大幅调整:2004/4-2005/7(盈利走弱、货币收紧)、2007/10-2008/11(国内加息、次贷危机)、2010/4-2010/7(地产调控、欧债危机)、2010/11-2012/12(盈利走弱、货币收紧、欧债危机)、2015/6-2016/1(汇改、清理配资、熔断机制)、2018/1-2019/1(去杠杆、贸易摩擦)、2019/4-2020/3(盈利走弱、疫情)、2021/12-2022/4(疫情、俄乌冲突)、2022/7-2022/10(盈利走弱、美联储加息)。 探底成功的核心条件是强力的政策或高层表态扭转预期,低估值和流动性宽松也是必要条件。(1)市场底的形成都有强力政策或事件来扭转预期:如2005/7的股权分置改革、2008/11的“四万亿”、2010/7的欧债危机缓解、2012/12的经济工作会议、2016/1的供给侧改革、2019/1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2020/3的国内疫情控制、2022/4的上海疫情控制、2022/10的防疫放松。(2)每一轮探底成功都伴随着估值和情绪处于极低位,同时流动性边际宽松;而基本面的边际变化不明显。市场底领先于担忧情绪的完全消除。(1)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底后情绪依然低迷:一是市场底后成交额可能继续回落20%以上,且滞后几周出现最低值;二是200日均线以上个股占比、经济和盈利预期等回升到中性水平要滞后市场底约1-3个月。 (2)强政策的持续出台、基本面的持续改善才会使市场底后的担忧情绪完全消除。 这次并非不一样:悲观情绪不改变市场底到来已不远。(1)本轮自2023年5月以来的调整主要源于基本面的预期走弱、美联储持续加息等因素,目前这些因素已扭转:一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和A股盈利增速在2023年7月已见底;二是美联储加息周期可能已结束。(2)从探底成功的条件来看,市场底已不远:一是扭转预期的强力政策或表态还未完全具备;二是估值情绪已处于历史低位,流动性也可能边际宽松。(3)市场底出现后当前市场对长期增长的悲观情绪才会完全消除。春季行情可能已开启,短期反弹可能延续。(1)分子端:高频数据显示基本面延续弱修复,年报披露显示盈利持续回升。(2)流动性:海外流动性预期平稳;国内超预期降准,短期流动性边际宽松。外资、新发基金和融资等流入都可能边际改善。(3)风险偏好:稳增长政策预期持续提振风险偏好,地缘风险仍压制情绪。市场底前低估值蓝筹和周期、市场底后超跌高景气和政策导向的行业占优。复盘2000年以后9次市场大底前后3个月的行业表现,可以看到:(1)市场底前低估值蓝筹的交运、电力、银行、非银、食品饮料和保增长相关的建筑、建材、家电等表现占优。(2)市场底后前期超跌的高景气行业如TMT和政策导向的如建筑、建材、周期等表现占优。短期行业配置:先低估值价值,后科技成长。(1)根据复盘,市场底前低估值蓝筹占优,市场底后科技成长占优。(2)短期关注:一是央企改革相关的建筑、石化、银行、非银等行业中的低估值国企;二是政策和产业趋势向上且基金持仓相对偏低的通信(算力基建、卫星互联网等)、传媒(影视)、计算机(数据要素、鸿蒙)、电子(MR);三是超跌的新能源(电池、光伏)、医药(中药、药店)。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分析师邓利军 SAC执业证书编号:S0910523080001denglijun@huajinsc.cn 相关报告风险偏好急剧冲击下新股承压,平稳后新股相对活跃或依旧可期-华金证券新股周报2024.1.21新能源到底了吗?2024.1.20不悲观,逢低布局2024.1.18供给收缩成新常态,择时依旧是提升新股二级市场收益的关键-2023年新股盘点-供给收缩成新常态,择时依旧是提升新股二级市场收益的关键-2023年新股盘点2024.1.17数量策略分析框架2024.1.17 内容目录 一、周度聚焦:市场探底成功的条件是什么?4 (一)历次市场大幅调整源于基本面、流动性和政策等的负面冲击4 (二)探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7 (三)市场底领先于担忧情绪的完全消除9 (四)这次并非不一样:悲观情绪不改变市场底到来已不远12 二、周度策略:春季行情可能已经开启,短期反弹可能延续13 (一)分子端:基本面弱修复,年报显示盈利有所回升13 (二)流动性:短期流动性边际宽松15 (三)风险偏好:政策预期提振风险偏好,地缘风险仍会压制情绪17 三、行业配置:先低估值价值,后科技成长18 (一)历史上市场底前后3个月占优行业有哪些特点?18 (二)短期配置:先低估值价值,后科技成长19 四、风险提示23 图表目录 图1:导致历次市场大幅走弱的原因5 图2:历次市场大幅走弱可能受盈利下行影响5 图3:历次市场大幅走弱可能受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6 图4:811汇改后短期人民币明显贬值6 图5:2010-2012年期间国内通胀压力增大6 图6:2022Q1上海新冠感染人数达到峰值6 图7: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大幅攀升6 图8:2005/7/11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7 图9:2008/11/4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7 图10:2010/7/5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8 图11:2012/12/3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8 图12:2016/1/28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8 图13:2019/1/3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8 图14:2020/3/23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8 图15:2022/4/26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8 图16:2022/10/3上证探底前后出台政策一览9 图17:历次探底前1个月内各指标表现9 图18:2016年成交额滞后于市场底约7个交易日10 图19:2020年成交额滞后于市场底约14个交易日10 图20:MA200日均线以上个股占比在市场底后首次回升至20%以上需1-3个月11 图21:我国花旗经济意外指数在市场底后首次回升至0以上大约需要三个月11 图22:市场底后PMI持续回升11 图23:本轮盈利在2023年7月见底12 图24:当前上证指数、上证50和创业板指PE位置较低12 图25:元旦以来政策出台较为密集13 图26:一、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增速有所回升14 图27: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增速有所回升14 图28:螺纹钢库存、开工率均有所下降14 图29: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均有明显回升14 图30:年报预告盈利同比增长率(%,截止2024/1/26)15 图31:23Q4观影人次同比提升190%15 图32:23Q4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平均工业增加值环比提升7.1%15 图33:美国GDP增速仍在上行16 图34: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持续回升16 图35: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回升16 图36: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上行16 图37:外资流入规模明显回升17 图38:新发基金规模仍在回升17 图39:MA200日均线以上占比有所回升17 图40:ERP当前仍在一倍标准差之上,二倍标准差之下位置17 图41:历次市场底前后3个月内行业表现19 图42:历次市场底前3个月跌幅TOP3行业在市场底后3个月的涨幅表现19 图43:2023Q4主动偏股型基金持仓中金融、计算机、电力设备等行业仓位下降较多20 图44:当前低估值稳定类蓝筹板块的PB-ROE排序(从高到底)21 图45:全球VR/AR市场近年规模扩展迅速21 图46:鸿蒙操作系统国内占比自2021Q1-2023Q1提升8%21 图47:23Q4TMT行业基金持仓比例(%)22 图48:2023年1-11月风电新增设备容量处于高增22 图49:23Q4新能源行业基金持仓比例22 图50:近年来医疗器械进口增速放缓23 图51:23Q4医药生物行业基金持仓比例(%)23 一、周度聚焦:市场探底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近期大盘持续震荡探底后大幅反弹,探底成功了吗?本周我们将讨论历次市场大幅走弱后探底成功的条件是什么,由此比照当前是否探底成功。 (一)历次市场大幅调整源于基本面、流动性和政策等的负面冲击 历次市场大幅调整源于基本面、流动性、政策和外部等的负面冲击。(1)2000年以来A股历经的9轮大幅调整,分别是2004/4-2005/7、2007/10-2008/11、2010/4-2010/7、2010/11-2012/12、2015/6-2016/1、2018/1-2019/1、2019/4-2020/3、2021/12-2022/4、 2022/7-2022/10。(2)A股大幅走弱多受基本面、流动性、监管政策的明显收紧,以及外部冲击共同作用所致。具体来看:一是2004/4-2005/7期间受盈利持续走弱影响,且期间内央行收紧货币政策,2004年4月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BP,同年10月又有加息操作导致货币供应偏紧,叠加美联储也同样在加息周期内,国内外流动性均有所收紧的环境下市场大幅走弱;二是2007/10-2008/11期间基本面同样趋弱,2007年内央行共加息6次,10次上调准备金率,同时海外次贷危机爆发压制全球经济发展,上证表现也较弱;三是2010/4-2010/7期间受“新国四条”的出台地产端政策显著收紧,期间基本面和流动性同样偏弱,同时海外欧债危机爆发,上证出现大幅调整;四是2010/11-2012/12期间国内盈利走弱同时通胀压力上行,央行采取收紧货币政策 (期间内提高准备金率12次共计300BP),欧债危机蔓延下股市表现依旧不振;五是2015/6-2016/1受811汇改、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以及熔断新规的影响,叠加美联储开始加息,A股明显走弱;六是2018/1-2019/1期间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摩擦和海外紧缩周期开始均压制市场情绪;七是2019/4-2020/3期间盈利走弱,中美贸易摩擦延续,叠加新冠疫情的爆发,上证跌幅也有所扩大;八是2021/12-2022/4期间俄乌冲突爆发,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扰动市场情绪,且当时上海疫情扩散紧急封城,均对市场形成剧烈冲击;九是2022/7-2022/10房地产风险暴露,国内盈利有走弱趋势,叠加海外拜登签署芯片法案、美联储在同年7月和9月持续超预期加息,股市明显承压。 图1:导致历次市场大幅走弱的原因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2:历次市场大幅走弱可能受盈利下行影响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wind 图3:历次市场大幅走弱可能受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影响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wind 图4:811汇改后短期人民币明显贬值图5:2010-2012年期间国内通胀压力增大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wind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wind 图6:2022Q1上海新冠感染人数达到峰值图7:俄乌冲突导致原油价格大幅攀升 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wind资料来源:华金证券研究所,wind (二)探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 探底成功的核心条件是强力的政策或高层表态扭转预期。(1)通过上述市场大幅走弱的时间,我们选出9个A股探底(即区间内收盘价为最低)的时间点,分别为:2005/7/11(上证收盘价为1011.5点,下同)、2008/11/4(1706.7)、2010/7/5(2363.9)、2012/12/3(1959.8)、2016/1/28(2655.7)、2019/1/3(2464.4)、2020/3/23(2660.2)、2022/4/26(2,886.4)、2022/10/3 (2893.5)。(2)市场临近底部期间政策可能密集落地,但只有当极强有力的政策出台后短期内市场才能探底成功。我们回顾上证探底的日期前几个月期间内出台的所有相关政策发现,该阶段政策出台较为密集,但只有强力的政策或高层表态扭转预期后才能探底成功。具体来看:2005年市场下行的症结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