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银河]: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2024-01-26章俊、高明、杨超、许冬石、吴砚靖、赵良毕、高峰、岳铮、邹文倩、李璐昕、王子路、王雪莹、周美丽、胡天昊中国银河胡***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研究 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章俊 总量组分析师:高明、杨超、许冬石 科技组分析师:吴砚靖、赵良毕、高峰、岳铮、邹文倩、李璐昕、王子路分析师助理:王雪莹、周美丽、胡天昊、祁天睿 www.chinastock.com.cn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请务必阅读正文最后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免责声明。 2 数字经济专题报告 2024年01月26日 数字经济:引领新质生产力,打造经济新动能 核心观点: 分析师 数字经济是典型的“大国经济”。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是人口基数与市场空间的规模优势,其次是基础设施的优势,再次是体制与政策的优势,最后是数据资源禀赋的优势。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持续进入生产生活将推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大国体系中的数字经济产业已全面开启。按总量法测算,国内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在2035年达到GDP的71.6%,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新动能,未来发展趋势包括:1.从有形要素到无形要素;2.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3.从通用算力到智能算力;4.从云端AI走向终端AI再到泛在AI;5.从高能耗到绿色低碳。数字经济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数字经济通过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形成新的增长点,弥补房地产行业转型所导致的增长“缺口”;同时赋能和改造传统行业,既“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也能持续提升服务业生产率,缓解“鲍莫尔病”,最终提升国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率与潜在增长率。为动态监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进程,我们构建了基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外部环境、支撑体系四大维度的“中国银河证券数字经济动态监测指标体系V0.3版”。根据目前预测数据,数字产业化指标与支撑体系指标长期趋势积极向好,产业数字化指标以及外部 环境指标发展放缓,需要积极应对与政策支持。 数字经济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随着人工智能价值拐点到来,数字经济潜在价值的释放将是非线性的、指数级的增长曲线。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数字产业化中的四个细分行业,将在新一轮技术浪潮中体现全新的周期性与成长性。 四个细分行业投资建议: 1.计算机行业:在数字经济版图中大部分居于中下游,主要以需求侧拉动为主,需要重点关注下游景气度指标;而以信创为代表的基础软硬件偏上游,可以从供给侧起到拉动和引领作用,重点关注技术创新指标及重大的国家级政策发布。2.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版图中更多位居上、中游,重点关注运营商资本开支周期。做为央企排头兵的运营商、技术壁垒最高的光通信板块涉及的相关产业链有望在数字经济的大发展中优先受益,迎来更大机遇和空间。3.电子行业:其中半导体产业位于数字经济的上游,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关注AIoT领域的投资机遇。4.互联网行业:主要以数字经济产业链中游的互联网平台为代表,当前中国互联网平台企业正在进入健康且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阶段,看 好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互联网平台创新赋能价值。 首席经济学家章俊:S0130523070003宏观分析师高明:S0130522120001策略分析师杨超:S0130522030004宏观分析师许冬石:S0130515030003首席计算机分析师:吴砚靖S0130519070001首席通信分析师:赵良毕S0130522030003首席电子分析师:高峰S0130522040001传媒分析师:岳铮S0130522030006计算机分析师:邹文倩S0130519060003计算机分析师:李璐昕S0130521040001电子分析师:王子路S0130522050001研究助理:王雪莹、周美丽、胡天昊、祁天睿风险提示 1.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的风险2.市场存在短期波动的风险 目录 一、数字经济的宏观背景4 (一)数字经济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的三项突出问题4 (二)数字经济是典型的大国经济5 (三)中国具有发展数字经济的大国优势8 二、数字经济范式升级的进度监测与空间测算9 (一)数字经济产业范围界定9 (二)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估指标体系11 (三)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测算12 三、数字经济范式升级的五大方向25 (一)数字经济范式升级之“从有形要素到无形要素”25 (二)数字经济范式升级之“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29 (三)数字经济范式升级之“从通用算力到智能算力,再到泛在算力”37 (四)数字经济范式升级之“从云端AI走向终端AI”50 (五)数字经济范式升级之“从高能耗到绿色低碳”55 四、数字经济赋能资本市场发展58 (一)数字经济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58 (二)以美国为鉴,数字经济有望提振资本市场61 五、投资建议64 六、风险提示66 一、数字经济的宏观背景 (一)数字经济有助于缓解中国经济的三项突出问题 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首位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其中数字经济又排列首位,强调“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广泛应用数智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对比最近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逐年在上升。其原因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增长动能切换、结构调整阵痛时期。要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有三项突出矛盾亟待解决。 一是谁来弥补房地产行业加速调整形成的“缺口”?2021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转型加速。2022年中国总人口出现首次下降,城镇化进程明显放缓。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当前,房地产供需、居民预期、开发商行为等都已发生彻底改变,预示着在未来几年中,房地产持续下行趋势已然确定,需要寻找新动能来弥补经济增长缺口。 二是服务业比重上升与生产效率提升过慢形成“鲍莫尔病”,这既需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也需要持续提升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生产率。经济体中制造业整体技术进步较快而服务业整体技术进步较慢,导致制造业更为依赖资本和技术要素,而服务业更为依赖劳动力要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制造业就业技术门槛持续提升,劳动力持续被制造业淘汰而进入中低端服务业的过程。对于整体经济而言,这会导致技术进步与潜在经济增速的趋势性放缓。中国2013年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越工业,同期经济增长率也趋于下行。 三是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将引发劳动力供给、总需求结构、财政收支平衡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截至2022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9.8%,65岁及以上人口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14.9%。 图1:房地产及建筑业占GDP的比重(%) 图2:中国二、三产业增加值及就业人员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在此背景下,加快数字经济至关重要。我们预测,房地产和建筑业占GDP的比重将由2023年的12.7%降至2030年的9.9%,再到2035年的9.0%。这意味着2023-2035年间,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增加值将少增至少6万亿。而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此为基础,预测到203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将升至13.1%,新旧动能实现反转。考虑到当前数字技术已进入加速创新时期,一旦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并快速渗透,数字经济的增长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加快对传统行业赋能,整体全要素生产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图3: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分解 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二)数字经济是典型的大国经济 大国经济的思想源远流长: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提出“市场范围”假说,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提出“规模报酬”假说,认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包括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20世纪60年代后,库兹涅茨、钱纳里和赛尔昆等经济学家专门分析了国家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大国经济是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工业部门体系齐全、总经济规模较大、对世界经济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经济。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是规模性特征。大国经济首先是一种规模经济,包括市场规模、要素规模、产业规模、需求规模等,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可以容纳大规模生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形成技术研发和创新优势。二是结构性特征。大国具有多元经济结构,不同的技术、产业、区域及城乡之间发展差异性较大,在经济增长中表现出较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于发展中大国更为常见,与不同经济部门的效率差异、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息息相关。三是内源性特征。大国生产要素比较充裕,产业布局空间较大,往往会建立相对完整、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因此可以主要依靠国内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外贸依存度较低。大国经济的核心优势是内部可循环,具备比较稳定的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推动经济自主协调发展。总体来说,大国可以以内循环为基础,而小型开放国家则必须利用全球化,这就使得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工业社会极其典型。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尽管数据本身流动性较资本更强,但跨境流动自由度反而不如资本,原因是数据流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对国家安全、隐私保护、监管执法等提出了严峻挑战。 图4:数字经济将突破传统资源禀赋限制 农业经济土地劳动力 工业经济劳动力资本数字经济 AI革命(质变) 数字经济资本数据 公元2000年 人均GDP 农业经济5709国际元 公元1820年 公元0年公元1000年工业经济 蒸汽机革命(质变) 人均GDP人均GDP人均GDP电气革命(量变)444国际元435国际元667国际元信息技术革命(量变) 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数据要素跨境流动态度各异,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加以不同程度的政策法规限制,形成几类主流模式。一是“自由至上”模式,以美国为例,主张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倡导消除数据本地化政策。数据自由化表面上是保障各国企业对他国数据资源的共享性使用,但基于美国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对数据的掌控能力,美国龙头数字企业无疑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源和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同时,美国还加大知识产权垄断力度,并通过“长臂管辖”扩张其跨境数据执法,最终目标是增强本国数字霸权和全球数字规则话语权。二是“权力至上”模式,以欧盟为例,更加强调个人数据权利与隐私保护。欧盟制定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堪称欧洲“史上最严”数据保护条例,将个人数据保护作为政策优先考虑的因素。但在严格管控境内数据向境外传输的同时,欧盟积极推动内部成员国之间的数据自由流动,致力于打破境内壁垒并构建欧盟单一数字市场。三是“安全至上”模式,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例, 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数据安全为着眼点,限制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如要求跨国公司开展业务时在当地建设数据中心,对数据存储和服务器地址提出本地化要求等。 鉴于全球各国对数据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近年来涉及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则不断出台。但由于各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实力差异悬殊、价值理念与利益诉求不一致,难以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国际规则,这导致数据的生产和消费无法像此前工业时代那样进行全球分工和资源要素的配置,发展主体只能在以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体为单位的有限范围内实施。因此,数字经济具有明显的地域限制,无法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这造就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格局,意味着大型经济体更有可能在本轮数字技术革命中胜出。 表1:中美欧三国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国别 时间 法律法规 数据跨境主要内容 美国 2018年 《澄清域外合法使用数据法案》 网络服务提供者具有提供境外数据的义务,无论被要求提供的通讯内容、记录或其他信息是否储存在美国境内,只要其拥有、保管或控制上述数据,就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