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 2024 Foresight2024 罗兰贝格20中24年国度行特别业报趋告 势报告 www.rolandberger.com FORESIGHT2024 序言 Preface 稳勇敢住摆基脱“本观面望”,心启态,动直新面改引变擎与现实 市场信心的减弱 中国在2022年底宣布调整新冠防控措施,重新向世界开放。全球各国的资本市场都对中国的经济前景抱有高度期待,有些乐观预计认为2023年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6%。人们普遍期待中国的经济能强劲反弹,商业快速复苏,政府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然而,当中国政府在2023年初宣布把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较为合理的“5%左右”时,这意味着新的一年将充满挑战。 事实上,中国的GDP在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5.2%,经济复苏较为温和。 在全球需求不振、产业链不断重组的背景下,出口也没有太大起色。在2023年的前10个月里,中国的出口较一年前下降了约6%。国内需求和消费者信心起伏不定,始终在低位徘徊。投资在放慢,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 中国政府采取了“稳中求进”的策略,发挥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力量,谨慎推动房地产行业重组。在2023年10月,中国宣布增发1万亿人民币(137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以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是近年来国家预算政策上的重大调整,然而它更像是个权宜之计,而不是一整套的刺激政策。虽然很多人都在呼唤大规模投资以刺激经济,但也许谨慎和分步走的策略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大规模的刺激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拉升经济增速,但也可能再次造成新增产能供过于求,催生投机泡沫,导致经济在不久后再次断崖式下跌。 中国和它的经济利益相关方需要习惯两个新状态: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中国人一直习惯于根据“五年计划”按部就 班式地发展,这样的模式里可没有这两个状态。鉴于经济环境持续快速变化,全球地缘政治秩序不断受到冲击,经济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和预测。与此同时,当我们把各项统计指标放在一起分析时,也只能看到模糊的全景画面:增长在持续,突破创新仍在涌现,工业现代化也没有止步,但由于不确定性挥之不去,社会上充满着焦虑的情绪。还有一些指标让人十分担心:青年失业率,低水平起伏不定的消费增长,以及偏低的总固定资产投资。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信心不足正在中国不断蔓延。但如果我们看得再深入一些,就会发现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表现反映了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短期内的全球经济周期性下行,以及更重要的,中国经济向“新中国故事”的艰苦而缓慢的转型。 这一切为何会发生 为了避免掉入信心危机的恶性循环,我们首先要梳理清楚这一切为何会发生。 一大关键原因是,中国经济只是在“正常化”而已。它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事情,这个过程一直在进行,只是曾经被新冠疫情打断了而已。如果回顾一下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我们会看到从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GDP增速一直在放缓,可以预计明年的增速会更慢——但如果考虑到中国经济基数的规模之大,这其实并不是问题!每个成熟经济体都要经历这样的“正常化”过程。如何顺利完成转型才是最重要的。 在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已经深深融入了全球经济之中。它成为了全世界的制造中心,建立起了多项竞争优势,并且有效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通过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让 自己与世界无缝链接起来;精心规划和投资的制造产业链造就了无可匹敌的产业集群;用工制度灵活的巨大廉价劳动力资源;还有宽松的监管体系,从坏的方面说它让环境污染趁虚而入,从好的方面说它成就了速度和创新。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和出口之源。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很多旧引擎正在逐渐熄火,但这个世界工厂仍将屹立!中国的劳动力不再廉价,环境污染也被禁止了。固定资产投资正在从基础设施和房地产转向工业现代化、绿色能源转型这样的新引擎。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供业链重组和世界经济放缓加速了这一转变。国内消费将会是中国未来最重要的增长引擎…但这样的转型需要时间。消费需要人们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最终要靠人均GDP的提升,但要实现这两个目标需要提高生产率,向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稳住基本面,启动新引擎 总体来说,中国经济的表现不错,以强大的韧性顶住了诸多挑战,包括2018年以来的中美贸易冲突,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出口领域的大起大落,包括2020年的“中国制造支撑全球”,2021年的全球需求爆涨,以及最近的全球需求放缓和各种地缘政治因素驱动的“去风险化”举措。 由于中国拥有不断提高的生产率、完整的深度产业链集群和发达的基础设施,中国曾经是,现在是,以后仍将是世界工厂。广大的国内市场叠加强大的出口产业基础让中国很难被替代。 虽然政府在推出短期刺激方面应该保持谨慎,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但中央和地方政府仍然应当考虑在很多领域推出结构性的政策“组合拳”,继续推进许多已经开始的改革工作。下面是10个例子: •推动养老金改革,尤其是个人养老金制度。到目前为止个人养老金募集的资金有限,而且要确保募集到的资金投向了正确的金融产品; •继续医疗体系的全面改革;尤其在3-5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这将提升人们对社会保障网的信心,释放出更多资源用来消费; •进一步发展面向大众的长期投资产品。它们可以逐步替代房地产,或与房地产互补,成为公众的长期储蓄渠道,成为新的投资性收入来源; •把实现“共同富裕”的工作聚焦到让更多人成为中产消费者上。不仅要实现全民脱贫,更要消除城乡差别,创造更多消费力。随着中国消费者的结构发生改变,将有1亿新的消费者加入中产阶层,他们不仅能支撑一些行业的发展,甚至能重塑它们的格局; •继续推进房地产行业的重组;确保资产由面向长期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打造健康的长期房地产资产管理与租赁行业; •盘活中央和部分省、市国有企业及其控股平台的庞大资产来解决债务问题。可以出售部分企业和优质资产,将回笼的资金投入经济,推动增长。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应该重启,作为盘活资产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让国企的体量与民企和创业公司的创新力、灵活快速和务实精神强强联合。 •引导更多长期和短期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进入绿色能源转型领域。通过启动和资助大型项目(如碳捕捉和使用、绿色氢能、新材料生产和储能设施),落实精细化改进举措 (如建筑与工业节能改造),绿色能源转型进程将得到更强有力的推动。在这方面可能还需要同步配套官方政策的改变,例如推出和执行新的标准; •言行一致地欢迎更多跨国企业参与中国的经济转型。外资企业可以推动更多创新在中国出现。中国政府应当允许他们更深度地进入中国的广阔市场,参与诸多试点项目, 欢迎它们从中受益。我们想再次重申,各级政府的工作应该摆脱传统的“招商引资”和量化KPI考核方式,转为更有包容性的整体化思路。已经在中国的外企也应该将它 们在中国获得的收益继续投资在中国,建立“在中国,为中国”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也应该将源自中国的创新输出到其它市场上,而不再只把中国看作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一环。通过保持自己的“高端”质量策略,外资企业也能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明确的贡献, •为中国企业发明新的全球化模式。中国企业的出海需要依靠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真正的全球化还要建立或收购海外资产,而不只是向海外出口货物。我们发现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新型全球化。从一方面说,这可能会给一些外国品牌在自己的国内市场上 带来挑战。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给一些外国企业带来机会,帮助他们通过新的伙伴关系获得最新技术,迎来新的投资。在汽车和材料与加工行业的一些最新事件也反映了中国企业的新全球化模式。 •进一步提高中国企业的运营表现。要采用全方位的彻底举措,战略性地提升企业的运营绩效。这一策略已经在光 伏发电、电池等先进制造业企业中得到了出色的实践—这 些企业压低了成本曲线。现在材料和化工企业也在复制这一策略,它可以让企业提高利润率,获得更多资金用来投资在研发、创新和国内外扩张上。 这就是“新中国故事”。尽管在短期内,经济的转型会带来一些阵痛,但它的基本面仍是健康而强大的。 2024年是转型路上的重要一年。它是难得的窗口期,中国企业要抓紧推进自己的转型升级。许多企业应当借此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决定和制定未来的战略(如“第15个五年计划”),指导自己在未来的总体方向。 企业一定要勇敢摆脱“观望”的心态,直面改变与现实,开始采取具体的行动把转型落到实处,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更好地赢在未来。 DenisDepoux 戴璞 罗兰贝格全球管理委员会联席总裁 目录 Contents 热点话题 HotTopic 消费出海正当时,中国企业如何破局 动荡的世界格局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 10 14 VolatileWorldOrder–WhatDoesThatMeantoChineseCompanies 卓越数字化运营,提振利润持续创效,致胜内卷时代 16 HowCanChineseConsumerGoodsCompaniesFindBreakthroughsInTheir‘GoingGlobal’Drive 数字化如何驱动时尚企业的变革与发展 20 WintheEraofInvolutionthroughOperationalExcellence 可持续发展持续蓄力、稳中有进 ChineseFashionIndustry’sTrendsDrivenbyDigitalization 千行百业的AI智能体将成为可能 22 SustainabilityTransitionGatheringStrengthToMakeSteadyProgress 出海提速中的投资并购展望 24 26 TowardstheIndustry-specificIntelligentAgent 新一代制造的全球趋势与中国实践 28 ProspectsForInvestmentAndOutboundM&AAmidAcceleratingGlobalizationTrend GlobalTrendsInNextGenerationManufacturingAndChinesePractices 行业趋势 Trends 汽车 政府与公共 32 38 Automotive 消费品与零售 42 CivilEconomics 48 54 58 64 工业产品与服务 ConsumerGoods&Retail 化工与材料 IndustrialProducts&Services 能源 Chemicals&Materials 信息技术、高科技与互联网 Energy 医药与健康服务 68 Technology&Internet Pharma&Healthcare 热点话题 全球化 HotTopic Globalization 动荡的世界格局将如何影响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经济步入“正常化” 随着中国在取消疫情管控后全面放开,很多人都曾期待随着商业活动能迅速恢复,中国经济增长将迎来期待已久的结构性反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又回到了GDP增速逐步放缓的长期趋势——从2010年的10.6%持续放缓到2023年的5%左右。这一长期趋势只是在过去几年中被新冠疫情打断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中国经济正在“正常化”。它的增长将不再像过去那样依赖由一个个五年规划所拉动的投资热潮,而是更多由转型性因素所驱动,如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的增加值,以及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 在经济正常化的过程中,内需会发挥重要作用,但一些旧引擎将难以提供有力支撑。中国的内需消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到了压制。近年来,随着就业不确定性加剧、人口快速老龄化和收入增长变得温和,自2019年起储蓄率就不断升高。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增加家庭收入、缓解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错配状况,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2022年为38%)仍将低于与经合组织的标准(通常为60%左右)。同时,曾经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行业转型速度较慢,不足有效支撑国内消费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