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公司深度报告:汽车线束领先企业,业绩拐点已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公司深度报告:汽车线束领先企业,业绩拐点已至

2024-01-09任浪开源证券徐***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公司深度报告:汽车线束领先企业,业绩拐点已至

深耕行业二十余载,客户放量迎业绩拐点 公司主营汽车高低压线束,受益电动化智能化大势,获多家优质主机厂的项目定点,同时积极优化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长期盈利向上确定性较高。受重庆工厂稼动率不及预期影响,公司2023H1出现亏损,因此我们下调2023-2024年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1.41)/3.92(-0.08)/5.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5(-0.32)/0.90(-0.02)/1.26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127.0/20.9/14.8倍。2023Q3问界新M7发布以来,公司重庆工厂产能利用率快速爬坡,已处于满产状态,业绩拐点已至,维持“增持”评级。 电动智能化带动市场空间提升,内资企业加速国产替代 自动驾驶等级提升增加传感器需求,智能化功能需要更多低压线束衔接;高压快充大势所趋,拉动对高压线束的长期需求。我们测算2025年国内汽车线束市场规模预计高达983亿元,2022-2025年CAGR约为10%,新能源车线束市场空间占比达71%,成为重要驱动力。本土企业凭过硬技术+优质服务+成本优势逐步实现国产替代。汽车线束行业主要由外资企业垄断,2021年全球汽车线束行业CR3超70%。而本土企业凭借可靠产品质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和低成本优势逐步进入知名整车厂供应商配套体系,替代外资企业。 配套多个车型平台,持续降本提升盈利能力 收入端,公司已进入上汽大众、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奇瑞汽车、美国T公司等整车厂供应链。(1)公司与大众集团合作超20年,开发实力和产品质量获较高认可;(2)公司为问界新M7、M9、M5的高低压线束提供配套服务,同时问界新M7新车交付超预期带来新业绩增量;(3)公司为美国T公司、理想汽车等新势力车企供货,即将进入收获期。成本端,(1)公司推进铝线替代铜线,多款车型成功量产;(2)公司持续完善智能制造系统,2022年直接人工成本占比相较于2018年降低1.41pct,助力毛利率稳定向上。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专注汽车线束,稳居国内龙头 1.1、深耕行业二十余载,产品体系布局完善 内资汽车线束龙头,前瞻布局掌握行业先机。公司于1997年成立,前身为昆山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致力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00年获得上汽大众供应商代码,陆续向上汽大众及其分公司提供门线束、发动机线束以及高端定制化KSK整车线束;自2003年以来,公司已经为包括北京奔驰、上汽大众、北汽福田等在内的20多款车型的整车及门级线束实施了技术开发及批量供货。目前,公司不断加大新客户开拓力度,已经进入上汽大众、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奇瑞汽车、江淮汽车、美国T公司等全球整车制造厂商的供应商体系,成为内资汽车线束厂商头部企业之一。 图1:公司以低压线束起家,持续开拓新客户 公司产品包括低压线束和高压线束。公司产品细分领域主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发动机线束、仪表板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束等。随着我国乘用车市场发展与市场对汽车舒适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整车制造厂商对汽车线束的需求随之提升,公司完善的产品矩阵能够满足整车制造厂商多样化的汽车线束需求。 表1:公司在高/低压线束领域具有完善的产品谱系 1.2、股权结构集中,产能布局全面 公司股权集中,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成三荣和总经理金成成,截至2023年三季报,分别持股59.98%、15.00%,二人为父子关系,实控人持股占比达到74.98%。其余主要股东中,昆山德添、昆山德泰、昆山源海是员工持股平台,公司股权集中稳定。 沪光股份下设重庆沪光、仪征沪光、宁波沪光等全资子公司,分别为不同客户提供线束产品、加工和研发服务。 图2: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成三荣、金成成父子 募资设厂突破产能瓶颈,智慧工厂助力腾飞。2022年7月,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总额7.03亿元,主要用于昆山泽轩汽车线束部件生产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上半年,昆山泽轩长江路智慧工厂项目进展顺利,主体建筑已于一季度末验收通过,部分已在二季度陆续投入试运营,这将助力公司实现整车线束配套升级。目前公司已有10家子公司,覆盖研发、生产与销售各个环节,完备的布局有望使公司保持领先的竞争力。 表2:公司已有10家全资子公司 图3:公司研发、生产已拓展至海外,实现全球布局 1.3、业绩高速增长,净利润拐点已至 受益于汽车行业复苏,公司收入持续提升。随着乘用车行业复苏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公司收入持续提升,2022年实现营收32.78亿元,同比增长33.91%,2018-2022年CAGR达21.38%。2023年上半年,受国内乘用车市场价格战影响,公司部分主机厂客户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子公司重庆沪光亏损扩大;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重要客户赛力斯推出华为智选车问界新M7等车型,自2023年9月发布后销量快速上涨,带动公司重庆工厂稼动率持续回升,2023Q3实现营业收入9.55亿元,环比增长26.05%,实现归母净利润1,830.64万元,环比二季度成功扭亏。此外,2023年上半年,公司取得L汽车全新纯电平台高压线束,X汽车电池包高低压线束,蔚来阿尔卑斯高低压线束,集度汽车Venus低压线束,上汽大众途昂NF KSK线束等项目定点。随着问界新M7高低压线束等项目持续量产交付,公司2023年四季度业绩有望显著提升。 图4:公司产能持续扩张,营收保持增长态势 图5:2023年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成套线束收入占比高,毛利率高,为主要收入来源和利润增量。2018年以来,成套线束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超65%,同时随着公司业务向中高端车型和高压线束拓展,成套线束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2年营收占比增至74.28%。在线束业务中,成套线束毛利率较高,有助于推动公司业绩量利齐升。 图6:成套线束收入占据主要收入,2022年超70% 图7:目前成套线束在线束业务中毛利率最高 2018-2021年,公司毛利率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汽车行业缺芯等外部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出现下滑。2022年以来,公司高毛利成套线束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2023前3季度实现毛利率11.78%,同比增加0.94pct。2018年以来,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等期间费用率相对稳定,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升,主要是加大了新项目、新技术的研发投入。2023Q3公司重要客户赛力斯问界新M7一经发布便成为爆款车型,规模效应开始体现,单季度实现净利率1.92%,环比提升4.05pct,成功扭亏,公司业绩拐点已至。 图8:2022年开始,毛利率持续恢复 图9:公司期间费用率相对稳定,研发费用率稳中有升 2、汽车线束市场空间广阔,国产替代大势所趋 2.1、“神经系统+血管系统”: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基础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基础。车辆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汽车电气系统的存在,汽车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的基础,相当于汽车的“神经系统+血管系统”,负责汽车动力以及信号输运。汽车线束将中央控制部件与汽车电控单元、传感器与开关装置、电子电器执行单元连接在一起,使之发挥相应的功能。汽车线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零部件。汽车单车线束使用量大,布局复杂。汽车线束是许多车辆中最重的子系统之一。一些车辆包含近40种不同的线束,包括约700个连接器和3000多根电线,长度超过4公里,重量约为60千克,每行驶100km消耗能量约为120W。随着人们对行车安全性及驾驶体验感越来越重视,汽车电气系统的比例在增加,汽车线束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在有限的空间内,汽车线束的布局也越发复杂。 图10:汽车内线束场景丰富,单车价值量较高 汽车线束作为安全件,有复杂的性能要求。汽车线束零件众多,要求线束具有良好性能。通常来说,汽车线束被要求具有耐高/低温、耐弯折、耐磨损、耐腐蚀、耐高压、电磁兼容性、密封性强、抗断裂、柔性好等一系列特性,以保障汽车安全行驶。 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产品缺陷中心共发布140条国内乘用车召回公告,召回车辆总数达448.3万辆,其中因为汽车线束引起的召回有17起共29.5万辆汽车,占总召回数量的6.6%。安全问题要求更可靠的线束设计与制造。 表3:汽车线束为安全件,对于汽车至关重要 汽车线束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 (1)按电压分:汽车线束分为高压线束与低压线束,电动汽车的B级电压规定,整车高压的额定电压为DC1000V(直流1000伏)和AC660V(交流660伏),一般规定高压线束的额定电压为AC750V;低压线束的额定电压在汽油车上为DC12V,在柴油车上为DC24V。 (2)按功能分:汽车线束分为信号线与电力线。电力线可以看作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大动脉血管”,将动力电池的动力输送到需要的部件中;信号线可以看作汽车的“神经网络”与“毛细血管”,能够满足传统燃油车指令与行驶信息的传递,在新能源车中还负责强电控制模块功能的实现。 (3)按使用场景分:汽车线束可分为前舱线束总成、汽车动力总成、仪表线束总成、地板线束总成、门线束总成及其他线束。 图11:高低压线束均结构复杂,需要持续know-how积累 2.2、电动化智能化双轮驱动,线束需求长期向上 2.2.1、电动化趋势提升高压线束用量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市场空间广阔。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国乘用车销量为235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54万辆,同比高增96.69%,渗透率提升至27.8%。高压线束系统作为电动化增量零部件,将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 图12:近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渗透率增长迅速 充电焦虑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相伴随,续航里程、充电设施数量和充电速度始终牵动着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心。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665.2万台,车桩比为2.44:1,2023年前三季度,充电基础设施增量243.2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627.8万辆,车桩增量比为2.6:1,充电桩缺口不断扩大,快速充电成为弥补充电桩数量缺口与不断增加的电池容量的重要环节。 与此同时,国庆期间,由华为数字能源助力打造的川藏南线暨理塘至亚丁公路(四川段)沿线的多个超充站正式上线,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极速充电体验,华为全液冷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600kW,最大电流600A,可以实现充电“一秒一公里”。除华为之外,已有保时捷、特斯拉、小鹏、理想、埃安、极氪等多家厂商发布超充解决方案,各车企正在努力抢占大功率快充高地。 表4:采用超充解决方案的车型数量持续增加 根据立鼎产业研究院引用的EVWIRE数据,高压线束需求提升带动新能源车线束ASP至5000元。(1)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对线束输送能力、机械强度、绝缘保护和电磁兼容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高达600V的或更高的驱动电压,比燃油汽车的12V电压高出很多,要求线束有更强的耐压性和密封性,以避免汽车遭遇碰撞后的高压线路短路而引发燃烧事故。此外,新能源汽车应用的是交流电机,电磁干扰较为强烈,新能源汽车线束的设计须考虑电磁干扰性,以保证线束应用的可靠性。(2)随着充电桩缺口不断扩大,快充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案,同时采用超充解决方案的厂商越来越多,这也提高了高压线束的需求度。 图13:新能源车线束单车价值量较高 2.2.2、智能驾驶趋势推动低压线束需求 智能驾驶需要传感器来实现各种功能,实际应用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场景,因此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据德勤的报告显示,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