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大模型建设路径及评价体系研究报告 参与单位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目录 一、政务大模型建设势在必行1 (一)新形势:中央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发展与创新1 (二)新方向:大模型“横空出世”为数字政府发展注入新活力1 (三)新机遇:国内外积极探索政务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3 (四)新思考:政务大模型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3 二、政务大模型建设架构及关键技术4 (一)拓展政务服务版图:大模型技术发展要求架构变革4 (二)创新政务治理风潮:绘就政务大模型建设架构的壮丽蓝图5 1.训练生产,夯实平台基础底座6 2.运营支撑,引领工程化新纪元6 3.共性服务,融合政务优化升级7 4.深化应用,催化政务创新演进8 三、政务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9 (一)大模型推动服务能力从“能办”到“好办”转变——以一网通办为例9 1.服务能力典型场景:一网通办业务概述9 2.重塑服务边界:政府服务一网通办的变革与破局之路9 3.大模型赋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场景分析10 4.创新颠覆,智慧引领:一网通办大模型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12 (二)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精准化、智能化——以一网统管为例13 1.治理能力典型场景:一网统管业务概述13 2.塑造城市新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的挑战与变革之途13 3.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场景分析13 4.创新治理,智慧绘城:一网统管大模型赋能城市治理敏捷高效16 (三)大模型提升政府协同办公效能——以一网协同为例17 1.协同能力典型场景一网协同业务概述17 2.赋能高效协同:政府办公一网协同的挑战与破局羽翼17 3.大模型赋能政府办公一网协同场景分析18 4.创新交织,共铸卓越:一网协同大模型推动政府办公效率提升20 (四)大模型提升管理决策水平提升——以水务管理决策为例20 1.管理决策典型场景水务管理业务概述20 2.强化决策流转:水务管理决策挑战与关键障碍20 3.大模型赋能水务管理决策场景分析20 4.创新共享,发展驱动:水务管理决策大模型推动行业高效发展22 (五)大模型助力媒体与内容生成创新发展——以智能媒体创作为例22 1.内容生成典型场景智能媒体创作业务概述22 2.重构内容生产:媒体智能化转型的危与机23 3.大模型赋能媒体智能创作场景分析24 4.创新生成,智领未来:大模型推动媒体创作智能化的引领范式28 四、政务大模型典型场景评价体系29 (一)建设政务大模型平台及典型场景评价体系的必要性29 (二)政务大模型平台关键评价指标29 1.政务场景下的大模型平台建设29 2.政务大模型平台的评价指标30 (三)“一网通办”典型场景-智能政务服务大模型关键评价指标30 1.效果指标31 2.功能指标33 (四)“一网统管”典型场景-智能问数大模型关键评价指标34 1.效果指标35 2.功能指标36 (五)“一网协同”典型场景-智能公文写作大模型关键评价指标38 1.效果指标38 2.功能指标40 五、政务大模型未来发展趋势和建议42 (一)注重大模型自研芯片技术发展,助力大模型算力提升“硬”实力42 (二)不断迭代大模型结构升级,推动数字政府可持续演进43 (三)探索丰富政务应用场景,激发政府创新发展澎湃动能43 (四)完善政务大模型监管体系,赋能数字政府健康发展44 (五)推动政务大模型标准指标和评估体系建设,赋能数字政府健康发展45 一、政务大模型建设势在必行 (一)新形势:中央部署加快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发展与创新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同时,《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政策的发布也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保障。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 人工智能持续赋能千行百业,政务领域成为其典型落地场景之一。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旨在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引领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建设、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规划中瞄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已经在数字政府相关“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等典型场景,以及智慧交通、水利水务、广电传媒等政务领域的创新实践中取得了积极成果,成为推动我国政府智慧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新方向:大模型“横空出世”为数字政府发展注入新活力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而大模型的发展对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具有关键性作用。2023年初,OpenAI公司打造的ChatGPT火遍全球互联网,一跃成为人工智能AI领域的现象级应用,掀起了国内外对大 模型的探索热情。国内大厂纷纷推出自己的AI大模型,例如,百度推出“文心一言”、阿里推出“通义千问”、华为推出“盘古大模型”、科大讯飞推出“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国内三大运营商也推出面向行业的大模型应用,助力自身业务或客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也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整体看来,大模型市场竞争格局呈现百舸争流之势。根据IDC数据,预计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在2023年将超过147亿美元,到2026年这一规模将超过263亿美元。 政务大模型应用前景广阔,开启数字政府创新发展的全新范式。政务大模型是指应用于政务领域的综合大模型,包括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等。它通常具备强大的语义分析能力和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对外,它能够帮助政府机构提升信息处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业务办理的智能化。对内,政务大模型能够全面监测、分析和预测政务运行状况、决策影响因素和政策效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等提供智能化支持。政务大模型凭借其更强的语言理解能力、更高的预测准确率等优势,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含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政府服务“一网通办”、政府办公“一网协同”,以及应用在多样化的泛政务场景。 以城市治理“一网统管”为例,政务大模型在城市治理方面的应用能在诸多方面促进城市跨越式发展,通过打造城市通用智能问答大模型构建“城市对话入口”,在城市态势、基层治理、应急协同等多领域,打破固定服务管理模式,根据不同时机、地点、个人和情境做出明智决策。 泛政务领域以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服务交互为基础,旨在提高政务效率、优化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治理。其中,泛政务应用场景涵盖了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交通、水利等社会服务管理领域以及政务信息公开等。政务大模型同样在泛政务场景中崭露头角,提供协助和改善。在水利水务领域,将政务大模型等AI技术与水务业务场景深度融合,打造涵盖供水、排水、污水、水环境、水利全业务链条的智慧决策体系,全方位支撑业务应用和业务决策,实现水循环系统的真正智慧化运行;在广电传媒场景中,政务大模型的应用将在基础能力、客户服务、业务运营和企业协同中涌现出众多创新场景,涵盖新闻报道、广告营销、影视创作、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为主流媒体提供全新的业务开展范式。在新闻报道中,政务大模型可以通过分析海量的信息快速生成准确、客观的新闻内容,提供即时的新闻报道;在广告营销中,大模型能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行为数据生成个性化的广告内容,提高广告的精准度和效果;在影视创作和文学创作中,大模型能够帮助创作者快速生成创意灵感、完善新闻, 拓展创作边界。 (三)新机遇:国内外积极探索政务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从国际进展看,部分国家已经开展政务大模型应用的探索和研究。新加坡政府在2023年2月开发出一套被称为“Pair”的系统,此系统类似于ChatGPT,能协助政府办公人员总结参考资料、搜索相关信息并完善写作表达。2023年5月Meta宣布人工智能 培训和推理芯片项目,旨在提高新闻提要中提供广告和其他内容的推荐模型的运行效率。2023年6月7日,OpenAI为联邦机构、州和地方政府及其合作伙伴推出了新的AzureOpenAI服务,为现有的Azure政府公共部门客户提供以前只能通过其商业云获得的生成人工智能功能。通过这项服务,公共部门客户将能够安全访问GPT-3、GPT-4和Embeddings,并通过Azure政府云环境大规模访问人工智能模型和算法。2023年6月23日,英国政府已承诺投入2100万英镑,在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部署基于人工智能(AI)的技术,以帮助诊断癌症、中风和心脏病等疾病。 从国内推进看,政策引导方面,各地加强大模型产业顶层设计和布局,北京市率先出台针对性政策,上海深圳等地也积极探索大模型产业。2023年5月1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提出实施大模型应用创新标杆试点工程,逐步开展政务行业专有模型训练,探索政务服务大模型服务模式。2023年5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通知》提出利用人工智能能力优势,实现大模型技术赋能,以及率先在城市大脑建设中应用大模型技术,为城市治理决策提供更加综合全面的支撑。北京市政务服务大模型的探索建设在推动大模型赋能行业发展、加快推进大模型落地实践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能促进各地政府探索发展大模型技术,并为政务大模型建设提供政策指引。上海、深圳等地也鼓励开展大模型的研发和产业化,给予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助力大模型多场景深度应用。 (四)新思考:政务大模型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不断发展,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创新,逐步探索大模型在社会服务管理、政务信息公开等政务场景的落地实践,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政务领域深化赋能。尽管政务大模型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其落地应用的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政务大模型建设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以推动 政务大模型的不断完善和应用。 从使用者角度看,政务大模型需要考虑其所服务的企业、民众的需求和利益,以确保模型的有效运用和满足使用者的期望。同时也需要考虑对政府部门人员使用时所面临的困惑,即政府部门的人员和泛政务领域的人员可能需要接受相关培训和教育,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政务大模型的功能和特点。此外,政务大模型在数据安全和隐私方面也需要引起重视,政府及相关单位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存储和传输,并维护用户的隐私权益。 从建设者角度看,政务大模型的建设需要明确服务提供方对场景的精确理解。政府部门、泛政务领域相应单位和相关开发团队需要深入了解具体的需求和问题,以确保模型的设计和功能能够满足实际的应用场景并提供有用的解决方案。此外,政务大模型的建设还需要明确衡量投入产出比等相关因素。政府部门和泛政务领域单位需要对建设和运维成本、资源配置以及潜在的社会和经济收益进行综合评估,并确保在使用政务大模型时能够实现最大程度的效益。 从监督者角度看,充分考虑社会和法律层面的因素,以确保模型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