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香港金融发展局]:香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概況 (要点)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香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概況 (要点)

香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概況 (要点)

香港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概況一系列多樣化的可持續投資產品香港 — 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熱點香港是獨具優勢的可持續金融中心,是連接中國內地過萬億綠色投資機遇的橋樑香港市場成熟,發行多元化綠色和可持續的金融產品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提供動力香港作為可持續金融中心的穩健基礎能力提升透過一系列措施,如教育、提供務實指引及建立含數據及分析工具的知識庫等,提升公眾關注及支援專業人才培訓監管根據國際最佳慣例,制定信息披露及報告標準,並於相關界別嚴格實施激勵措施2021年起啟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至今已批出超過160份申請市場規模/產品市場快速擴展,推出更多元化的投資工具香港的公營機構大力推動ESG發展,所有相關參與者均積極協作並迎來以下里程碑:私營機構:舉足輕重的角色未來發展藍圖:通往可持續未來之路市場規模/產品改善綠色投資環境,函蓋更廣泛的產品,從而促進本地及國際資本在各層面的流動參照港交所指引,進一步實踐ESG概念:(i) 發展香港成為一個國際自願碳市場,提供優質的自願減排量(ii) 探討與相關部門和持份者攜手合作的機會,加強大灣區在碳市場發展的協作激勵措施發展為一個更活躍的ESG投資市場,吸引更廣泛發行人和投資者參與吸引更多環球、內地和本地企業在香港尋找綠色及和可持續的投資機會,以及獲取相關融資和認證監管在2025年之前,強制要求相關行業根據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TCFD)的建議進行氣候信息披露各大上市公司將ESG全面融入其商業模式,並根據港交所和證監會定下的披露要求作出匯報能力提升提升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應變能力建立具備專業技能及知識的人才庫,並提供培訓機會,為可持續項目吸納資本及管控相關業務風險快速增長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市場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綠色機構和綠色零售債券發行量(至2022年9月底)(資料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100億美元 2020年2021年4倍增長566億美元 綠色和可持續債券(比2020年增長4倍)(資料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19年最終目標Liza Jansen 女士保誠集團責任投資部主管馬琳女士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法律及管治總監馬天偉先生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董事關志敏先生萬方家族辦公室首席執行官及聯合創辦人Yoo-kyung Park 女士荷蘭匯盈投資亞洲有限公司全球責任投資與治理團隊亞太區主管歐楷博先生富達國際可持續投資策略主管李德勤先生友邦保險集團 環境、社會及管治、集團投資總監柴志傑先生業界高級行政人員2021年2021年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社會責任債券 0.4%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 6.9%綠色債券 72.2%可持續發展債券 20.6%綠色貸款 37%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 63%(資料來源:國際資本市場協會)(資料來源:證監會)公共機構和業界攜手合作,在香港塑造穩健及可持續的基礎建設及投資生態。各持份者迅速及積極回應,共同參與和推動可持續發展議程。了解各ESG傑出人士對香港作為可持續發展金融中心的看法。嘉賓專訪視頻稍後會在金發局網站推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 充滿活力和多元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業在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 (資料來源:Z/Yen)紮實的企業管治模式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歐洲投資銀行等多邊組織在香港發行綠色債券(資料來源:氣候債券倡議組織)2021年,約 90%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由私營機構發行,當中地產發展商及金融機構各佔市場逾三分之一(資料來源:香港金融管理局)通往過萬億元投資機遇的橋樑私營機構90%第位第位《企業觀察2020》(資料來源:亞洲企業管治協會)排名:中國在2050年實現1.5°C溫度控制目標的進程,預計需要萬億人民幣(約21萬億美元)的新投資1382021年發行135隻 (5隻是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證監會 認可的E SG基金總資 產管理規模達到1,260億美元 (2021年6月30日:59隻 ; 總資 產管理 規模為1,030億美元)2022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