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聚焦于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UNGPs)的第三个支柱——补救支柱,强调了提供有效补救的重要性及挑战。主要总结如下:
1. 补救支柱的现状与挑战
- 发展滞后:尽管公司和国家已执行《联合国一般服务协定》十年,但补救支柱的发展相对缓慢。
- 实践指导不足:关于有效补救的具体做法和衡量标准较少,限制了经验交流和改进。
- 企业顾虑:公司因担忧声誉、财务损失、先例设定或法律风险,不愿公开补救行动或承担责任。
- 申诉机制与实质补救:虽然许多公司建立了申诉机制,但往往忽视了补救的实质效果。
2. 企业角色与责任
- 尊重人权:企业需避免对人权的侵害、促成或关联影响。
- 提供补救:当企业造成或促成损害时,应通过合法程序提供补救。
- 预防与减轻:通过其运营、产品或服务,企业应预防或减轻对人权的负面影响。
- 申诉机制建设:建立或参与有效的申诉机制,作为补救的一部分。
3. 有效补救的关键要素
- 访问性:确保补救途径易于知晓和访问,不受经济负担。
- 经济可行性:补救应考虑受影响社区的经济状况。
- 充分性:补救应满足权利持有人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具备灵活性。
- 及时性:处理速度应与案件复杂性和预期时间相匹配。
4. 补救措施的五个要素
- 恢复原状:恢复权利持有人失去的权益,避免不当得利。
- 补偿:公平、与损害严重性相称的赔偿。
- 康复:提供医疗、心理、法律和社会服务,帮助恢复生活。
- 满足:停止违规,承认伤害,披露真相,道歉并实施纪律措施。
- 预防措施:改变政策和程序,避免未来损害。
5. 补救景观的变化
- 增加期望:公众对公司的补救行动期望日益提高,包括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诉讼增加:通过诉讼追究责任的案例增多,但诉讼可能成本高昂且执行困难。
- 企业响应:公司加强法律团队参与,建立独立机制处理人权索赔。
6. 企业补救的建议
- 能力构建:建立提供有效补救的能力,确保补救途径的有效性。
- 强化OGM:改善申诉机制,符合UNGPs有效性标准,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考虑独立机制。
- 利益相关者参与:通过增强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提前识别和预防人权问题。
- 性别和脆弱群体关注:在决策中考虑性别视角,避免歧视和加剧不平等。
- 整合法律资源:将人权律师纳入团队,提高对法律风险的认识和管理。
结论
随着社会对人权保护的重视和期望的提高,企业面临着提供有效补救的新挑战和机遇。通过构建能力、优化机制、加强参与、关注特定群体和整合法律资源,企业可以在履行联合国GPs义务的同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负责任的商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