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略周观察:时隔四年中欧领导人峰会线下重启 研究结论 战略动向复盘:12月7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 华,中国-欧盟领导人时隔四年首次线下举行会晤。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7日与其会面。本次峰会氛围较好:欧盟近年对华定位“合作伙伴、经济上的竞争者和制度上的对手”,但本次峰会欧盟领导人只强调了中欧“主要经济伙伴”的面向、重申无意与中国脱钩。中方本次提出对欧盟“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的新定位,连用三个“伙伴”强调合作,传递了发展关系的诚意。 除了高层对话措辞传递的好氛围,中欧在政府间交流、碳排放交易、民间交流等也取得较多成果。让人惊喜的是在供应链领域,中欧同意“探索建立中欧关键原材料预警机制、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站在欧盟的角度上,该表态传递强烈信号:原材料预警机制等也是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IPEF)中试图与盟友推进的机制;换言之,欧盟与中国在供应链领域的关系,可能比肩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 欧盟向中欧贸易赤字+中国过剩产能发难,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政策风险上升。本次欧方提出对(1)中国制造业过剩产能的负面效果、(2)对华贸易逆差的担忧, 宏观经济|动态跟踪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3日 孙金霞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王仲尧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com.cn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8050001香港证监会牌照:BQJ932 曹靖楠021-63325888*3046 caojingna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0010001 戴思崴daisiwei@orientsec.com.cn 东方战略周观察:中美政府相继推进供应2023-12-06 链领域工作 东方战略周观察:巴以临时停火2023-11-28 要求中欧经贸更加“公平和互惠”。 我们解读,虽然欧盟诉求类似美国对华诉求,但欧盟的言外之意可能更担心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潮、产能扩张和出口可能影响欧盟“去风险”战略下,加大欧盟内部清洁能源产能投资和降低对华依赖的尝试。自然地,中国对欧出口新能源产品中期的政策风险上升。 欧盟清洁能源领域对华“去风险”的议程近期重新浮上水面,近期主要由于欧元区通胀逐渐得到控制,叠加2024年欧委会换届的影响;继而欧盟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的政治取向,从去通胀的逻辑又转向贸易保护的逻辑。 中欧双方均传递经济问题就事论事、处于谈判阶段的信号。除电动车外,短期欧盟直接出台限制新能源相关、中国对欧出口的政策概率较小。中方一方面试图说服欧盟,产业补贴世皆有之、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也不能完全归功于补贴;另一方面,中方指出了谈判空间: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将欧盟对华实施高科技出口管制与欧盟减少贸易逆差的诉求并列。欧盟方面也表示贸易保护政策是“大棒”,不得已才会使用。双方均未将经济问题政治化,上升到“战略打压”等高度。 风险提示 欧盟内部换届选举炒作对华经济议题的风险。 东方战略周观察:旧金山会晤带来的机会之窗 2023-11-23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本周市场复盘 图1:全球股市涨跌幅(2023年12月1日-12月8日)图2:全球国债收益率(10年期)涨跌(BP)(2023年12月 1日-12月8日)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10.00 5.00 0.00 -5.00 -10.00 -15.00 -20.00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3:全球主要汇率涨跌幅(2023年12月1日-12月8日)图4:主要商品涨跌幅(2023年12月1日-12月8日) 1.00% 0.50% 0.00% -0.50% -1.00% -1.50% -2.00% 澳元兑美元美元兑日元欧元兑美元英镑兑美元美元指数 6.0% 4.0% 2.0%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东方证券研究所 战略动向观察 12月7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访华。当日上午、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强分别与其会见。 在整体关系上,本次峰会,延续了2023年中欧高层沟通的动能,整体氛围较好。欧盟方面,虽 然欧盟自2019年以来对华定位有三个面向(“合作伙伴、经济上的竞争者和制度上的对手”),但在本次峰会期间,两位欧盟领导人强调了中欧是“主要经济伙伴”,并在此重申无意与中国脱钩。 中国方面,对欧盟的定位也很高。本次峰会期间,习主席提出了中国对欧盟的新定位:“愿将欧盟作为经贸合作的关键伙伴、科技合作的优先伙伴、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可信伙伴”;连用三个“伙伴”强调合作,传递了发展关系的诚意。 同时,中方领导人反复强调,“双方要夯实政治基础,坚持以战略视野看待彼此。”具体来说,战略视野下的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换言之,共性是大于分歧的。习主席对欧盟对华“三重定位”也作了直接的回应,表示“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 在高层对话的措辞外,本次峰会也在政府间和民间交流取得很多成果。最让人惊喜的是,在供应链领域,中欧同意“探索建立中欧关键原材料预警机制、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伙伴关系”。站在欧盟的角度上,该表态的信号意义很强烈:原材料预警机制等也是美国在“印太经济框架” (IPEF)中试图与盟友推进的机制;换言之,欧盟与中国在供应链领域的关系,可能比肩美国及其盟友的关系。 其他成果还包括:(1)举行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领域的高层对话;(2)举行财金、工业、区域政策、竞争政策对话和中欧金融工作组会议;(3)用好出口管制对话机制;(4)加强碳排放交易方面合作;(5)加强人文交流,2024年举行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新一次会议。 在整体氛围友好的背景下,本次峰会中欧盟系统性提出对华经济诉求,聚焦于欧盟对华贸易赤字与中国过剩产能。本次领导人会晤中,欧盟直白地提出了对于(1)“中国经济中制造业过剩产能(manufacturingovercapacity)的负面效果”和(2)“关键、结构性地不平衡的贸易关系” (欧盟对华贸易逆差约4000亿欧元)的担忧,并期望中欧经贸关系更加“公平和互惠”、中国“在改进欧盟企业市场准入和投资环境中拿出切实措施”。本次会晤并非欧盟方面第一次提出类似诉求。自2023年9月起,欧委会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访华行程中,均提及欧盟对华贸易逆差问题。本次会晤,欧盟方面更系统性地表达了诉求。 读者很快能回想起在此前中美经贸条线对话中,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也作出过类似表态。在2023年11月、中美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前,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访美,耶伦在会面中也表示了对中国(1)部分产业存量过剩产能和(2)未来清洁能源领域由于投资潮而带来的增量过剩产能的担忧。 虽然欧盟与美国的表态类似,但并不代表欧盟对华经贸的政策取向靠近美国。从欧盟贸易专员近期发言等表态中,我们解读欧盟的言外之意更担心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潮、产能扩张和出口可能影响欧盟“去风险”战略下,加大欧盟内部清洁能源产能投资和降低对华依赖的尝试。自然地,这也意味着中国对欧盟出口新能源产品的政策风险上升。 欧盟清洁能源领域对华“去风险”的议程近期重新浮上水面,近期主要由于欧元区通胀逐渐得到控制,叠加2024年欧委会换届的影响;继而欧盟在对华贸易问题上的政治取向,从去通胀的逻辑又转向贸易保护的逻辑。 短期内,欧盟是否会出台限制性政策、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新能源产品?除已开启的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外,总体上中国-欧盟双方在本次峰会中传递的信号是,经济问题就事论事、还有谈判空间;经济问题没有被政治化,上升到“战略打压”等常在中美经济论争中见到的词语。中国一方面试图说服欧盟,产业补贴世皆有之(“补贴是各国目前普遍采用的产业政策工具…仅电池项目一项,欧盟补贴额就高达约60亿欧元”),且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并不依赖政府补贴;另一方面, 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王文斌表示,“如果欧方一方面在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设置严苛限制,另一方面希望大幅增加对华出口,这恐怕不太合常理。”,传递了经济问题有谈判空间的信号。欧盟方面也表示贸易保护政策是“大棒”,意味着解决问题失败、不得已才会使用。 在经贸领域,我们还看到意大利在12月7日前后,正式宣布将在2024年停止参与“一带一路”计划;但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同时表示,意大利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外继续改善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传递出维护中国-意大利关系的信号。 接下来我们转向亚太方向。在12月3日的报告中,我们依据近期中国商务部、外交部领导的外 部访问行程,提示中国-越南高层近期高层推进可能有进展。在12月7日,外交部宣布习主席再 次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的双重身份,将在12月12日至13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虽 然2023年9月,美国总统拜登曾访问越南、美越关系提升,在形式上越南将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放置在同一级别上,但中越关系的宽度和深度依然是美越关系难以比拟的。 在高层交往上,2022年10月,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在连任后首访中国(阮此前已向习近平总书记同志承诺首访中国),表达了越南对中国的重视;2023年12月习主席又即将回访,延续了高层交往的动能。在战略核心利益上,越方对中国核心利益(台湾问题)和亚太格局的立场总体倾向中国。2022年阮富仲访华期间,即表示“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不同台湾发展任何官方关系。”对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扩张的可能性,阮富仲当时也表示“越方不容许任何国家在越南建立军事基地,不参加任何军事联盟,不使用武力对付任何国家,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另一方面,越南也寻求在东盟中有更大影响力,需要中国支持。在经贸层面,近期中越交往中提示的热点是中国是否会参与越南铁路(覆盖越南稀土产区)的升级计划。 地方领导人本周动态 表1:地方领导人本周动态(2023年12月3日-12月10日) 人物 省份 日期 动态 尹力、殷勇 北京 2023/12/5 市委书记尹力参加北京市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部署大会,市长殷勇出席。 陈敏尔、张工 天津 2023/12/7 市长张工出席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项目领导小组会议。 2023/12/6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冠军争夺赛、大赛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暨落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天津大学举行。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张工出席相关活动。 2023/12/4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贯彻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在上海考察及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时、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并讲话 倪岳峰、王正谱 河北 2023/12/4 河北省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省长王正谱监誓并讲话。 2023/12/4 省长王正谱在保定涿州市、廊坊北三县调研。 郝鹏、李乐成 辽宁 2023/12/6 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工作会议在沈阳召开。省委书记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长李乐成主持会议。 2023/12/5 省委召开市委书记座谈会听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