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 公共融资部严奇昊 经济实力: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 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陕西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和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较为发达,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2022年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 万亿元,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14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9万元,低于全国水平。2022年陕西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专项债拉动作用,全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消费品市场总体呈稳定恢复态势,全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023年前三季度,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 陕西省三大地区资源禀赋略有不同,经济发展呈现分化格局。关中地区产业门类较为丰富,支柱产业囊括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有色冶金、能源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2022年关中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0.8%,系全省经济的中坚力量;其中西安市生产总值为1.15万亿元,约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在全省经济规模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陕北地区的榆林和延安两市均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煤炭采选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为支柱产业,2022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6.8%,其中榆林市地区生产总值省内排名第二。陕南地区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经济体量较小。从经济增速来看,2022年陕西省仅西安市经济增速实现正增长,其余地市经济增速由于疫情影响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降幅在2.3-6.2个百分点之间;榆林和延安两市凭借良好的能源资源禀赋,经济增速位居前两位,分别为5.6%和4.6%,其余地市经济增速分布在2.0%-4.4%区间。2023年上半年度,陕西省各地市经济体量差异仍较大,其中西安、榆林仍位居前两位,规模大幅超过其余地市;安康市经济呈现负增长,其余地市经济均保持不同程度增长。 财政实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陕西省财力的重要构成,其中税收收入占比 较高,财政稳定性较好。受益于经济稳定恢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带动榆林等能源资源地区增收较多,2022年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11.6亿元,收入规模居全国17位,与上年排名一致,同比增长19.3%;全年全省实现各项税收收入2682.85亿元,同比增长19.9%,税收比率为81.0%,较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但全省财政自给能力一般,财政平衡对上级补助依赖持续较大。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49.0%,当年陕西省获得上级补助收入3252.42亿元,对政府财力贡献较大。陕西省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处于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等水平。2022年全省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68.99亿元,同比下降17.5%;其中 主要受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土地出让减少影响,全年全省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592.26亿元,同比下降16.8%。2023年前三季度,陕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保持增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延续下跌趋势。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各异,陕西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差距较大,榆林和西安两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大幅领先于其他地市,占全省各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数(剔除省本级)的比重合计为74.1%。从收入构成看,榆林和延安因为煤炭资源税相对稳定财政收入质量最高,2022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9.8%和83.4%;从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看,除榆林市该比率达到86.6%外,其余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对上级补助收入的依赖性较高。 陕西省下辖各地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2022年西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仍独占鳌头,为1262.94亿元;咸阳市主要受益于西安房地产 溢出效应,当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超过100亿元,达到112.17亿元;其余地 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均未超过73亿元。从增速来看,由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不佳使得土地出让市场受挫,2022年陕西省下辖各地市中仅榆林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正增长,当年增速为9.6%。其余地市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延安市下滑幅度最大,为-58.7%。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比较来看,西安、安康和商洛该比例超过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较大,榆林市该比率仅为7.8%,地方财力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依赖度最低,其余地市分化明显。 债务状况:2022年陕西省政府债务余额持续增长,绝对规模仍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与地方政府财力水平基本匹配。2022年末,陕西省政府债务余额9786.9 亿元,较上年增长12.7%;与财政实力相对比,是当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 2.96倍,在全国各省市中降序排名第26位,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与预算内债务存在缺口,存在一定的债务负担。2022年以来,陕西省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较大,募集资金中再融资和新增融资并存,有利于缓解举债主体偿付压力和财务费用负担,且有望为当地基建进度和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撑。2023年前三季度,陕西省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957.9亿元,发行规模位列全国已发债省市降序第16位。陕西省城投债发行规模和存续规模均处于全国中游,2022年以来发行规模持续增长。以城投债存续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相比,陕西省城投债偿付压力尚在可承受范围内;但2024-2027年陕西省城投债到期规模大,存在较大的偿付压力,同时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城投企业带息债务覆盖程度仍较低。 从债务分布看,2022年末陕西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仍主要集中于西安,占比约37%,其余地市规模相对较小。从增速看,各地市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 均呈现较大增幅;以2022年末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相比来看,陕西省大部分市县债务负担较重,经济及财政排名垫底的陕南地区债务压力尤为突出。从存续期城投债的地区分布情况来看,陕西省存续期城投债发行主体主要集中于西安和省本级;从城投债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来看,西安、渭南和咸阳城投债偿付压力较大;从城投企业2022年末带息债务与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值来看,西安该比率达到1215.87%,偿债压力很大,其余地市到期债务偿付压力尚可。 一、陕西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陕西省经济实力分析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作为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陕西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和有色冶金等传统产业较为发达,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2022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3.28万亿元,全国各省(区、市)排名第14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9万元,低于全国水平。2022年陕西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和专项债拉动作用,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持续发力,陕西省消费市场总体呈稳定恢复态势,全省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2023年前三季度,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 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8个省市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 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土地面积20.56万平方千 米。截至2022年末,陕西省常住人口3956万人,城镇化率64.02%。 陕西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大省。在160余种主要矿种中, 陕西省已发现138种(含亚矿种),已探明储量的有93种,产地达510多处。储 量在全国居前3位的有钼、汞、铼、钛、金、煤、蓝石棉、普通石棉、水泥灰岩及化工灰岩、铝土矿和耐火黏土。陕西中部以有色金属、贵金属、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最为丰富;西南部大巴山矿产主要为锰、磷、石膏。陕西省有46个县市分布有煤炭,总储量大部分集中在陕北地区。此外,石油、天然气也十分丰富,含油范围约5万平方千米。 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陕西省经济稳步复苏,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 万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的排名回升至第14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 4.3%,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 国第6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9万元,低于全国水平0.28万元。2023年前三季度,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 图表1.2013-2022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12 10 8 6 4 2 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右轴 资料来源:2013-202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6 4 2 0 -2 -4 广江山浙河四湖福湖安上河北陕江重辽云广山内贵新天黑吉甘海宁青西东苏东江南川北建南徽海北京西西庆宁南西西蒙州疆津龙林肃南夏海藏 古江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图表2.2022年陕西省与全国其他省GDP及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新世纪评级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本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展开,陕西工业化进程加快,带动第二产业体量快速增长。陕西省委、省政府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工业内部结构优化提升的同时,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2022年,陕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575.3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万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43万亿元,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持续调整,由上年的8.1:46.3:45.6调整为7.9:48.6:43.5,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9.3个百分点,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23年前三季度,陕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360.23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1.12万亿元, 下降1.1%;第三产业1.12亿元,增长5.4%。 依托资源禀赋,陕西省传统工业相对发达,支柱产业主要为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能源工业以及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非能源工业,也形成了一批重工业企业。虽然省内资源型产业企业竞争力普遍较强,但其产业结构不平衡且对能源化工产业依赖度偏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此,陕西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陕西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从主要行业看,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2%,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8%;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4.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7%。从企业效益看,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52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8.4%;利润4600.3亿元,增长25.2%。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实现工业增加值9300.85亿元,同比下降1.0%。 陕西省汇聚了一定的科技资源和科研人才。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工程中心、实验室及科技人员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科研体系和人才体系,尤其是以航空、航天和军工科研为代表的国防军工系统科技综合实力雄♘,包括核工业、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和地方军(不含电子、部队在陕企业)共有近200家企事业单位。此外,陕西省是中国高校密度和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中国第三位。虽然该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