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专项规划 (2023-2035年) (征求意见稿) 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二三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6 1.1规划背景6 1.2规划范围及年限7 1.3技术路线7 1.4基本原则8 1.5编制依据9 第二章发展现状13 2.1社会经济发展现状13 2.1.1地区总体情况13 2.1.2经济发展现状14 2.1.3道路交通现状15 2.2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相关政策分析16 2.2.1国家政策16 2.2.2湖北政策20 2.2.3十堰市政策21 2.3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现状24 2.3.1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4 2.3.2十堰市电动汽车发展现状27 2.4面临问题与挑战28 第三章充电设施发展需求预测30 3.1预测思路及方法30 3.1.1预测思路30 3.1.2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方法31 3.1.3充电设施需求预测方法33 3.2电动汽车保有量预测33 3.2.1电动公交车33 3.2.2电动物流车35 3.2.3电动环卫车36 3.2.4电动出租车37 3.2.5电动公务车38 3.2.6电动私家车39 3.2.7规模预测汇总43 3.3充电场景分析44 3.3.1电动公交车充电场景分析44 3.3.2电动物流车充电场景分析45 3.3.3电动环卫车充电场景分析46 3.3.4电动出租车充电场景分析48 3.3.5电动公务车充电场景分析49 3.3.6电动私家车充电场景分析50 3.3.7公路沿线充电场景分析52 3.3.8旅游景区充电场景分析52 3.4充电设施分类及配置原则52 3.4.1充电设施分类53 3.4.2配置原则55 3.5充电设施需求预测56 3.5.1专用网络56 3.5.2自用网络58 3.5.3公用网络59 3.5.4设施需求汇总60 第四章充电设施布局规划61 4.1规划目标61 4.1.1总体规划目标61 4.1.2分阶段规划重点62 4.2充电设施布局及接入原则64 4.2.1总体布局原则64 4.2.2专用网络66 4.2.3公共网络67 4.2.4自用网络70 4.2.5充电设备选型原则71 4.2.6充电设施接入原则73 4.3“十四五”充电设施布局规划方案76 4.3.1城区充电设施布局79 4.3.2郧阳区充电设施布局97 4.3.3丹江口市充电设施布局108 4.3.4郧西县充电设施布局119 4.3.5竹山县充电设施布局128 4.3.6竹溪县充电设施布局137 4.3.7房县充电设施布局154 第五章充电设施实施保障措施162 5.1充电设施供电需求162 5.1.1容量测算原则162 5.1.2测算结果163 5.2充电设施接入对电网影响164 5.2.1对地区负荷影响164 5.2.2配电设备影响168 5.2.3电能质量影响171 5.2.4对电网规划建设的影响173 5.3保障措施175 5.3.1主网供电保障175 5.3.2配网供电保障175 5.3.3其他保障措施175 第六章特色场景及设施共享177 6.1公用网充电站特色场景规划177 6.2专用网充电站特色场景规划179 6.3自用网充电站特色场景规划183 6.4光储充检超充站特色场景规划184 6.5智能车牌识别系统特色场景规划185 6.6居住区“统建统服”典型场景规划186 6.6.1新建小区197 6.6.2建成小区197 6.7设施共享324 第七章重点任务及实施计划327 7.1重点任务327 7.1.1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327 7.1.2加强配套电网保障能力328 7.1.3加快标准完善与技术创新329 7.1.4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330 7.1.5开展相关示范工作330 7.2近期实施计划331 7.2.1总体原则331 7.2.2实施计划332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及安全措施357 8.1环境影响分析357 8.2环境保护措施358 8.3消防设施安全358 8.4防涝设施安全359 8.5防雷设施安全359 8.6选址规划安全360 8.7场址设计安全362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363 9.1投资估算363 9.1.1编制依据363 9.1.2投资估算363 第十章结论及建议365 10.1结论365 10.1.1电动汽车及充换电设施预测情况365 10.1.2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情况365 10.1.3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需求情况365 10.2建议366 10.2.1有序发展366 10.2.2分类施策366 10.2.3车网协同367 10.2.4资源共享368 10.2.5协同发展368 10.2.6统筹推进369 10.2.7聚焦统一平台369 10.2.8抓好组织实施,完善保障措施371 10.2.9完善财政价格政策372 10.2.10提升节假日公路交通充电服务保障能力372 附图1.十堰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总图374 附图2.十堰市2025年公共充电站布局图374 附图3.十堰市2025年公交车充电站布局图374 附图4.十堰市2025年物流充电站布局图374 附图5.十堰市2025年环卫充电站布局图374 附图6.十堰市2025年公务充电站布局图374 附图7.十堰市旅游景区充电设施布局图374 附图8.十堰市乡镇全覆盖充电设施布局图374 附表1.十堰市现状充电桩规模明细表374 附表2.十堰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项目表374 第一章前言 1.1规划背景 能源危机: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全球石油价格上涨,经济大国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现阶段以石油为主的燃油车使用成本越来越高,而世界上主要汽车消费国石油自给率不高,石油储备越来越不能满足各国消费需要,中、美、日、德、法作为全球主要汽车消费国,石油自给率均不高,其中中国石油自给率仅为27%,美国石油自给率为33%,而日本德国法国的自给率均在10%以下。 气候变化:传统燃油汽车所排放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尾气中二氧化碳致使全球变暖,使气候变化加剧,引发热浪、飓风、洪涝及干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分别转化成硫酸和硝酸,出现酸雨现象,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尾气排放也是近期倍受关注的PM2.5主要来源,汽车尾气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量的25%,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推手之一。 “双碳”目标: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全球第一,国家提出“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新能源汽车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运输行业的低碳转型被列入中国“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新能源汽车发展是道路交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能源危机、世界气候变化和国家提出“双碳”目标的发展背景下,燃油车使用成本高、汽车尾气危害大等弊端越来越受到重视,不管是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考虑,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降低石油对外依赖是各国政府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必要选择;同时我国传统汽车工业起步晚、产业落后,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实现汽车 工业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目前新能源车发展迅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部分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燃油车禁售时间,无论是从国家还是汽车企业层面,燃油车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是必然的结果。 1.2规划范围及年限 规划范围:十堰市全市,包含城区、郧阳区、丹江口市、郧西县、房县、竹山县、竹溪县。 规划年限:规划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远 景展望至2035年。 1.3技术路线 以十堰市现状社会经济、人口、道路交通运行特征为基础,依据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对十堰市交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空间分布进行预测;结合国内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趋势,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同时根据本次充电设施规划目标、布局原则和各分区土地利用,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行统筹布局规划;通过布局规划分析对电网影响和需求,提出供电保障措施;测算出本次投资与经济社会效益,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如下图1-1所示。 1.4基本原则 图1-1技术路线图 1.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根据十堰市的电动汽车发展需求和应用特点,以及不同层次的充电需求,遵循“市场主导、快慢互济”的技术导向,加大交通、市政、电力等公共资源整合力度,科学把握发展节奏,分类有序推进实施,合理布局充电设施;充分利用城市碎片化的可租借或闲置土地,用模块化方式快速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 2.协调推进,适度超前 强化部门协同,促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广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协调推进机制,把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按照“桩站先行”的原则,适度超前建设,推进 充电基础设施科学发展。3.统一规范,互联互通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建设充电设施,为电动汽车“车行天下”提供有力保障。规范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理顺管理流程,健全管理机制;促进各充电平台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充电服务的通用性和开放性。 4.市场主导,改善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产品产能布局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法规标准制定、绿色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5.创新驱动,开放发展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构建新型产业创新生态。践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落实汽车领域对外开放时间表、路线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高企业国际化、规范化经营能力,加快融入全球市场。 1.5编制依据 一、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文件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3号); (3)《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编制提纲的通知》(国能电力[2015]447号); (4)《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 (发改能源〔2015〕1454号); (5)《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15]34号); (6)《关于加快单位内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通知》(国能电力〔2017〕19号); (7)关于印发《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18〕1698号); (8)《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 (9)《交通运输部等十二部门和单位关于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交运发〔2019〕70号); (10)《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发改产业〔2020〕684号); (11)《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0〕39号); (12)《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 〔2021〕23号); (13)《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发改能源规〔2022〕53号); (14)《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国办发 〔2022〕40号); (15)《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湖北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鄂发改能源〔2016〕740号); (16)《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5〕24号); (17)《湖北省突破性发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鄂政办发〔2022〕28号); (18)《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发改综合〔2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