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信息技术2023-12-08孙艺霞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行业分类 网络可视化行业分类可按照产品分类,分为前端硬件和后端应用两大类,前端通常负责流量及数据的识别采 集,后端负责数据的各类分析及应用,最终满足运营商、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客户对于网络优化、运营维护、大 数据运营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按产品分类 网络可视化前端主要是包含汇聚分流设备等硬件设备和分析处理平台、软件中间件等软件模块的嵌入式计算机。前端产品主要负责对流经设备的流量进行采集、处理(如过滤、标记、负载均衡)和分流,以浩瀚深度前端产品为例,数据通过光切换设备、光模块、汇聚分流硬件等将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流,使用DPI模块对采集数据处理并记录XDR话单等数据供后端使用。 前端硬件 后端应用主要以软件形态为主,主要负责数据的分析应用。后端产品主要包含还原解析子、存储子等基础系统以及下游各类应用,主要负责对前端产品处理结果的分析应用。以数据合成和内容还原系统为例,后端产品不仅可以接收和分析前端数据,如链路流量信息、链路业务组分信息、网站排名、网站流量等,还可以基于前端数据还原HTTP、邮件、FTP等协议承载传输的图片或应用程序,生成网络日志、样本文件或图片。后端产品主要发展方向是网络优化与运营维护、信息安全和大数据运营。其中,网络优化与运行维护代表网络可视化的最初需求,监控的重点是网络的使用运行情况;信息安全重点是从流量的内容和特征中发现并识别安全威胁,从而进行管控和防范;大数据运营目的是从网络流量中提取的海量数据具有潜在的巨大价值,是网络所有者或运营方的重要数据资产,重要性正逐渐被发掘。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分类 后端应用 [2] 1:浩瀚深度招股书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行业特征 网络可视化产品粘性强、定制化程度高,需求演变快,早期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中国运营商和政府单位。在竞争格局上,早期市场主要由国外厂商占据,但由于涉及用户信息敏感性、中国厂商技术进步等因素,加上中国厂 商灵活性高、响应能力快的特点,当前的网络可视化行业,中国厂商占据优势地位。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发展历程 中国网络可视化行业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萌芽期(1987- 2004年)、启动期(2005-2014年)和高速发展期(2014年至今)。伴随着政策利好、网络技术迭代发展,当前的网络可视化行业已出现一批专业的基础架构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网络可视化朝向业务智能发 展,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萌芽期 1987~2004 1987年,中国成立信息中心信息安全处。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 例》颁布。在“九五”攻关等国家宏观产业政策扶持下,中国出现第一批专业从事网络安全产品研发 的企业。1994年浩瀚深度成立。1995年天融信成立,之后恒为科技、中新赛克等公司相继成立。 中国网络安全、网络可视化市场尚未完全形成,网安防护技术快速迭代,但缺乏成熟的技术标准,行 业竞争格局尚不明确。 启动期 2005~2014-02 2005年,原信息产业部发布《增值电信业务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基本要求》,规定了包括信息紫苑安全要求、网络安全要求、平台系统软件安全要求等内容。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WAP网关 内容过滤技术要求》,规定了对通过WAP网关访问的移动互联网内容进行过滤。2013年,工业和信 息化部发布了《YD/T 2668-2013电信网络异常流量监测与控制技术要求》,定义了电信网络面临的异常流量防护需求、检测技术、控制措施及监控产品部署方式。 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政企组织加强了网络安全建设,完善IT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网络可视化行业内的技术规范提出了要求,推动行业规模增长。 高速发展期 2014-03~2023 2014年3月,大数据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专门提出“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 联网广泛应用”。2015年8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2017年6月,恒为科技上市。2017年11月,中新赛克上市。2018年4月,国务院发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明确了中国科 学数据管理的总体原则、主要职责、数据采集汇交与保存、保密与安全等方面内容。 中国网络可视化市场在细分领域出现了一批基础架构服务商、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软硬件产品发展快,且技术不断迭代,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网络可视化(网络流量监测)产业链分析 网络可视化产业链参与者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加工服务、通用产品及开源技术供应商,中游的基础架构提供 商、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下游的运营商、政府和企业。 具体来说,(1)网络可视化产业链上游环节里,芯片是重要的原材料,虽然成本占比高达92%,但目前市场供应充足,且随着国产替代化趋势增强,上游供应链稳定。中游环节主要是提供网络可视化产品与服务的企 业,按照市场参与者从事的业务类型分为基础架构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2)中游环节参与者 中,一部分企业专注于后端市场,为客户提供网络可视化系统解决方案,例如太极股份、任子行、天邑股份;一 部分参与者既提供前端的流量及数据获取、解析、管控,研发各类基础的软硬件产品,也发力于后端市场,为客户提供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中新赛克。从竞争格局来看,前端市场主要由中新赛克、百卓网络(被通鼎互 联收购)、恒为科技、浩瀚深度、迪普科技占据,CR5达到28.88%。后端市场参与者中,后端收入领先厂商的市场份额较为均衡,主要有浩瀚深度、中新赛克、恒为科技、天邑股份、迪普科技、东方通和任子行。(3)下 游环节主要包括运营商、政府、企业,其中政府市场需求占比超过50%,其次为运营商,占比35%。随着下游环 节的运营商需求扩容,以及国家持续推动信息安全建设与大数据运营,将直接带来网络可视化市场容量的扩大, 驱动行业发展。 上 产业链上游 生产制造端 生产原材料、加工服务、通用产品及开源技术 上游厂商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博通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上游说明 网络可视化产业链上游包括生产原材料、加工服务、通用产品及开源技术。生产原材料包括芯片/元器件、各类功能模块、内存卡、PCB和机框等,加工服务主要包括PCBA焊接和金属外壳的加工等, 主要用于硬件类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开发。其中,集成电路芯片是主要常备原材料。通用产品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光盘等,主要用于软件类网络可视化基础架构产品和应用 系统。开源技术包括虚拟化、云计算、大数据等,主要用于网络可视化整体解决方案大规模部署场合。(1)从供应端看,上游环节里的原材料中,芯片是主要的原材料,据浩瀚深度招股书披露,芯 产业链中游 品牌端 基础架构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 中游厂商 深圳市中新赛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恒为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恒扬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全部 产业链中游说明 中游可根据市场参与者从事的业务类型,将网络可视化企业分为基础架构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和系统 集成商。基础架构提供商主要为客户提供流量及数据获取、解析、管控等各类基础的软硬件产品,例如采集分流设备、分析处理平台、软件中间件、软件模块等,典型企业有中新赛克、迪普科技、恒为 科技、恒扬科技等。应用开发商主要为客户提供各类应用系统的开发,专注于一类或多类网络可视化应用,其研发投入以软件为主,典型企业有烽火星空、中新赛克等。系统集成商直接面向运营商、政 府、企业等细分行业用户,提供方案咨询设计、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典型企业有烽火星空、太极股份等。按照网络可视化产品分类,基础架构提供商属于网络可视化的前端,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 属于网络可视化后端产业。(1)从市场营收看,据民生证券研究院根据网络可视化行业公司的历年收入测算,前端市场收入占20%,后端市场占比80%。(2)从竞争格局上看,据国泰君安研究院估 算,中国网络可视化前端市场CR5约为28.88%,中新赛克、百卓网络和恒为科技位列前三。后端市场中,后端收入领先厂商市场份额较为均衡,主要是浩瀚深度、中新赛克、恒为科技、天邑股份、迪 普科技、东方通和任子行。其中,中新赛克在前后端市场均有布局,既是基础架构提供商又是系统集 成商,根据其2022年财报显示,网络可视化业务营收超4.3亿元,毛利率超70%,在网络可视化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下 产业链下游 渠道端及终端客户 运营商、政府、企业 渠道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产业链下游说明 下游的参与者主要是运营商、政府和企业。企业所属领域包括金融、互联网、教育、能源等行业,涵 盖企业信息化和城市化等领域。(1)从客户占比来看,根据浩瀚数据招股书披露,中国网络可视化需求中,政府市场目前是该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比超过50%,其次为运营商,占比35%,这与国 外相反,国外网络可视化需求中企业占据最大比重。(2)从需求变化看,下游行业对网络可视化的需求较为旺盛。国家持续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影响运营商网络的升级与 扩容。根据中国工信部统计,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从2017年的246亿GB增长至2022年的2618亿 GB,年复合增长率60.47%。运营商需求扩容,再加上信息安全与大数据运营的发展将直接带来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时也不断带来新的应用需求和市场机遇,进而驱动网络可视化行业发展。 中国网络可视化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63.7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92.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19.12%。在国家大力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商持续扩容、5G产品带来的量价齐升等背景下,中国网络可 视化行业未来5年将以12.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2017-2022年中国网络可视化行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如下:(1)互联网流量急剧增长,运营商继续智能化网络管理,推动网络可视化行业发展。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2618亿GB, 是2017年的10倍,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在2022年达到15.2GB,是2017年的8倍,网络用户数和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快了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网络可视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中国电信运营商、政府 管理部门对网络进行深度分析、优化和管理的需求旺盛。中国运营商在网络可视化应用出现的早期,就开展了绿色上网、精准营销等基于网络可视化的增值业务,政府很早就存在互联网信息安全、网络打击犯罪等方面的需 求,目前根据中国信通院的统计测算,2022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可达到2169.9亿元,而2016年中国网络安 全产业规模仅为344.0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5.92%,极大提高了对运营商的信息安全系统、政府信息安全监 控系统的需求,给网络可视化行业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中国网络可视化行业会继续高速发展,主要的驱动力如下:(1)政府大力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加码。国家《“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已明确要求,“十四五”时期力争建成全球规模 最大的5G独立组网网络,持续扩大千兆光纤网络覆盖范围,加快应用、终端IPV6升级改造,加快扩容国际互联网出入口带宽,并提出“十四五”期间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由2020年的2.5万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3.7 万亿,随着“十四五”期间网络基础设施持续建设的需要,将带动网络可视化市场持续发展。(2)网络基础设施本身的演进与扩容以及网络可视化下游应用的不断扩展,将带动网络可视化行业继续快速增长。随着运营商投 入的持续增加,以及相关技术和标准的不断演进,无线与移动网络将继续升级与扩容,用户规模与流量继续增 长,根据工信部数据统计,2022年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61亿户,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