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6期 当前在华外资格局与发展前景展望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当前在华外资格局与发展前景展望 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6期 报告人:王孝松2023年11月8日 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76期 外商对华投资新动向 1 2 外商对华投资历史发展 3 目录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4 未来如何更有效吸引和利用外资 焦点一:如何看待外商对华投资波动? 投资流量下降 主要投资国对华投资下降 外资在华经营绩效下降 外商对华投资流量显著下降 2023年1-9月,外商对华投资总额9199.7亿元,同比下降8.4%。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国际收支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金融账户中直接投资的负债(即外商对华投资)仅为272亿美元,为1998年以来的最低点。 而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分别为918、1740、1394亿美元。 2023年上半年,美国对华投资总额为25.9亿美元,同比下降31.1%。其中,90%以上的投资集中在房地产、零售、奢侈品、金融等领域,科技领域的投资不足10%。 美国对外投资并未减少,相反在印度的投资增幅明显,上半年直接投资同比增长6.6%,大部分集中在高科技产品领域。 例如,苹果计划在今年底前将在印度的投资规模扩大至400亿美元,2026年扩大至3000亿美元(目前投资规模为70亿美元)。 日本多年来在华投资都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但2023年上半年日本在华投资下降7.5%,为42.5亿美元,而2019年同期投资额为143.7亿美元。2023年日本整体上并没有减少对外投资,上半年增长了22.6%。 德国、韩国等国在华投资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韩国跌幅最大,一季度对华投资下降89.2%,仅为6.7亿美元,但其对印度的投资却增长18.5%。 各类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2022年)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2年) 规模以上营业收入 规模以上企业利润 外资在华经营绩效下降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8.4万亿元,同比下降4%。 其中,外资实现营收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3%,占比20.7%;实现利润总额2万亿元,同比下降9.5%,占比23.8%。 税收情况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比 外资在华经营绩效下降 2022年,全国进出口商品总值为6.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7%;外资企业为2.08万亿元,同比下降4.3%,占比33.1%。 全国进口商品总值为2.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外资企业为9530亿美元,同比下降6.3%,占比35.1%。 全国出口商品总值为3.5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6%;外资企业为1.12万亿元,同比下降2.5%,占比31.5%。 多年高速增长之后进入调整期 统计和计价因素 2022年上半年大项目集中到资,引资金额以美元计达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导致去年同期基数大。 汇率波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会对按照美元计价带来影响。 2023年1-9月,外商对华投资以人民币计价同比下降8.4%,以美元计价同比下降15.6%。 2022年东、中、西部使用外资情况 2022年部分区域使用外资情况 整体看,中西部地区吸收外资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2022年,中西部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合计占比仅为13.1%。 外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中西部地区使用外资水平有限,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从而无法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也无法吸引新的外商投资,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外资流入减少。 全球投资形势低迷 全球跨国直接投资情况 世界各区域对外直接投资情况 国际形势复杂 国际范围内,影响跨国投资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2022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给各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冲击。受此影响,许多跨国公司纷纷调整或缩减在海外的投资计划,以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中美贸易摩擦也给两国间的直接投资造成了阻碍。 世界经济的下行压力、地缘政治因素驱动和大国博弈下投资保护主义的抬头,均对国际资本流动造成了一定影响,跨国企业基于观望和“去风险”心态而采取的策略,给现阶段中国吸收外资带来挑战。 引资竞争激烈 国际引资竞争日益激烈 近年来,中国人口红利趋减,部分东南亚和南美国家的成本优势显现,也成为跨国企业在全球进行供应链布局的重要选择。 随着高标准经贸规则由“边境上”向“边境内”延伸,各国均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从投资自由、投资便利、投资保护和投资促进等方面全方位加码引资力度,给中国外资政策环境形成了竞争压力。 部分发达经济体鼓励本国制造业回流并鼓励外资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引资竞争。 中国和东南亚主要国家15岁以上就业人口比例 80 75 70 65 60 55 50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 孟加拉国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 中国和东南亚主要国家月最低工资(2021年) 450 400 401 304 278 192 192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 中国和东南亚主要国家制造业工资(2021年) 600 531 360 250 115 222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 焦点二:外商对华投资波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外商对华投资的历史发展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经济增长就业 贸易金融 技术进步 外商对华投资的历史发展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79-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亿美元)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率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 1.5 1 0.5 0 -0.5 -1 2022 外商对华投资的历史发展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1979-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0 3 2.5 2 1.5 1 0.5 0 -0.5 2012 2014 2016 2018 2020 2022 -1 新设外资企业数(家)新设外资企业数增长率 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全球占比情况 外资来源 投资来源地前15位(截至2022年末) 欧盟对华投资情况 2022年,欧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1376家,占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3.6%;实际投资金额为100.3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5.3%。 东盟对华投资情况 2022年,东盟在华投资新设企业1833家,占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4.8%;实际投资金额为119.1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6.3%。 金砖国家对华投资情况 2022年,金砖在华投资新设企业752家,占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的2%;实际投资金额为1.7亿美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0.1%。 外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对就业的贡献 对贸易发展的贡献 对金融发展的贡献 对技术进步的贡献 外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外资企业各项指标占比(2011年至2022年) 占GDP比重 1.2% 工业增加值 22.5% 工业利润 28.3% 税收 16% 进出口 38.7% 研发投入 20.7% 中国吸收外资以绿地投资为主,设立新企业必然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1990年,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直接就业人数66万人,占同期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0.47%,到2021年增至2395万人,占比提升至5.1%。 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500万,贡献了1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 2021年外商投资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约85人,是同年全国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的5.2倍。 外商投资企业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中高端人才,对整体提升国内劳动力素质、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居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间接带动了居民消费升级。 一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高于其他类型企业。2021年,外商投资企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2.6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左右。 1986年至2022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货物进出口从30亿美元增至20764亿美元,年均增长19.9%,较同期全国的年均增幅高6.7个百分点,占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4.1%增至33.1%。 在此期间,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进口也快速增长,带动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2023年1至8月,外国资本投资中国企业达到160余件,投资规模超900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中国活跃的国外投资方包括新加坡、日本,及中东国家。 外国资本投资中国情况 资本来源地 投资案例数 投资金额(亿元) 所属行业 新加坡 20 260 机器人、集成电路、汽车交通行业 日本 20 20 电商零售、金融、医疗健康等 中东 13 200 电商零售、金融、体育运动 德国 12 16 医疗健康、前沿技术 美国 5 32 新能源、区块链、电商零售 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渠道的拓宽,推动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市场。 随着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额度的取消以及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 (QFLP)境内投资试点的深入实施,金融市场外资流入空间不断拓展,国际资本流动进一步畅通。 国际资本赋能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不断释放,外资金融机构成为中资企业的股东或债权人,还将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人才等,促进高端生产要素的国际循环。 2012年到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从59.5万人年增加到71.6万人年,增长20.4%; 研发投入从1763.6亿元增加到3377.4亿元,增长91.5%。有效发明专利数从6.8万件增加到24.1万件,增长255.2%。 中国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情况(2022年) 总体下降,结构优化 部分欧美国家对华投资激增 劳动密集型行业外迁趋势明显 资本密集型行业未明显外迁 2023年1-9月,尽管使用外资金额下降,但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 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624.1亿元人民币,增长2.4%。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2.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37.1%、21.5%。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02.3亿元人民币,下降15.0%。建筑业、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6.3%和10.2%。 从来源地看,法国、英国、加拿大、瑞士、荷兰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21.7%、116.9%、109.2%、76.9%、32.6%。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各 仪器仪表制造业 行金属制品业 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口 家具制造业 交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货纺织服装、服饰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