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ERIA]:关于东盟粮食安全的思考 / 问题文件 : 建立更全面的框架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关于东盟粮食安全的思考 / 问题文件 : 建立更全面的框架

2013-10-03ERIA杜***
关于东盟粮食安全的思考 / 问题文件 : 建立更全面的框架

ERIA - DP - 2013 - 20ERIA 讨论论文系列关于东盟粮食安全的思考 / 问题文件 : 建立更全面的框架Barry DESKERMely CABALLERO - ANTHONYPaul TENG拉贾拉特南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理工大学2013 年 10 月Abstract:粮食安全是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东盟在 2015 年及以后走向关怀社会的一体化共同体,我们认为,粮食安全应该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议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比目前在东盟经济共同体蓝图中得到更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东盟需要注入新的粮食安全思维,以应对新出现的全球威胁和挑战。本文通过侧重于 AEC 雅加达框架项目中设想的区域方法,为东盟粮食安全提供了新框架。关键字:粮食安全, 区域框架, 东盟经济共同体 2015, 可持续发展, 人的安全JEL 分类:O20 11. 粮食安全 : 为什么需要一种新方法 ?东盟共同体设想了一个 “在公正,民主和和谐的环境,充满活力的发展和日益紧密的经济一体化以及充满爱心的社会共同体中,以伙伴关系团结在一起 ” 的国际共同体。为了实现这一愿景,东盟于 2009 年通过了东盟经济共同体 ( AEC ) 蓝图,该蓝图与东盟政治与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的另外两个蓝图一起,制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线图。和平,自由与繁荣的地区。在瞬息万变的全球格局和日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一体化的东盟共同体的目标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包括粮食安全的挑战。2012 年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 21 届东盟峰会上,东盟领导人宣称 “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经济不确定之际,粮食安全仍然是东盟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重大挑战 ” 。粮食安全是人类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07 - 2008 年的全球粮食危机突出表明,粮食不安全威胁着和平与稳定,是冲突和可能的暴力的关键原因。随着东盟在 2015 年及以后走向一个关怀社会的一体化共同体,我们认为粮食安全应该成为东盟共同体建设议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给予比目前 AEC 蓝图更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东盟需要注入新的粮食安全思维,以应对新出现的全球威胁和挑战。本文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侧重于 AEC 雅加达框架项目中设想的区域方法,为东盟粮食安全提供新框架。论文组织如下。在介绍之后,本文确定了东南亚粮食安全的趋势,包括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的影响。针对这些趋势,本文阐述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层面,其中包括包含粮食安全四个层面的综合系统方法。然后论文继续进行。 2简要回顾东盟当前的粮食安全对策和政策,并审查其在解决粮食安全四个方面的有效性。最后,本文对如何为 2015 年后的东盟推进新的粮食安全范式进行了思考,该范式既充满活力又具有竞争力,同时又具有包容性和公平性。全面的区域粮食安全政策预示着一个一体化的东盟,东盟以其在区域体制结构中的中心地位而自豪。2. 粮食安全的趋势和问题首先 , 重要的是要注意 , 粮食安全生态系统是复杂的 , 多维的 , 需要多个 “参与者 ” 来确保其可持续性。目前 , 亚洲的粮食安全生态系统受到以下许多因素的巨大压力 ( Fan , 2011 ; Teng 和 Escaler , 2012 ) 。2.1.人口趋势东盟地区的人口约为 6 亿,约有 21 % 的人口每天的收入低于 1.25 美元 ( 图 1 ) 。 1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估计 ,预计到 2050 年,东盟地区的人口将增加约 27 %,达到 7.6 亿。 2 与此同时,亚洲的城市人口将增加 89 %,即 14 亿人,仅中国和印度就占总增长的三分之一。 3 此外,预计亚洲在全球 GDP 中的份额将从 2010 年的 27 % 增加到 2050 年的 51 %,从而使人口更加富裕。仅这三个因素就将对该地区未来的食品消费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3图 1:饥饿生活在哪里 ? 2010 - 2012资料来源 : 《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 , 粮农组织 (2012 年) 。亚洲目前是世界主要食品过剩产量的主要进口国 ( 图 2 ),在 2011 / 2012 贸易年度分别占全球大豆出口的 78% 、全球玉米出口的 38% 、全球碾米出口的 27% 和全球小麦出口的 26% 。考虑到人口预测和亚洲近年来对小麦、大米、玉米和大豆等关键商品的需求,这些关键商品的进口在未来二十年可能会进一步增加。2011 / 12 年度,东盟本身占亚洲小麦进口的 44.5%,占亚洲大米进口的 56.2% (图 3) 。在东盟地区,最大的进口国是印度尼西亚的小麦和大米,马来西亚的玉米和泰国的大豆 ( 图 4 ) 。 4图 2 : 亚洲主要食品的生产和进口资料来源 : USDAFAS 。图 3 : 2011 / 12 TY 向东盟进口的主要食品商品注 : * 占亚洲总数的百分比资料来源 : USDAFAS 。图 4: 2011 / 12 TY 部分东盟国家主要食品进口注 : * 占亚洲总数的百分比资料来源 : USDAFAS 。 52.2.农业转型增加对粮食安全的关注的第二个趋势是,该地区的农业部门正在经历转型。例如,1961 年至 2009 年期间,南亚农业占 GDP 的比重从 43% 下降到 18% (范,2011 年 ; 世界银行,2011 年) 。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村人口也越来越少,这一数字从 1980 年的 66 % 下降到 2010 年的 50 % ; 预计到 2020 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下降到 45 % ( 图 5 ) 。 4 就农场规模而言,由于人口增长和基于继承的分裂,农场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小 ( Thapa 和 Gaiha,2011 年 ) 。图 5 : 农业 GDP 下降和农业经济活跃人口资料来源 : 樊胜根 , 2011 年。一个更令人担忧的趋势是农业业绩下降。根据 Trostle 的说法,以平均总产量衡量的生产率年增长率多年来有所放缓 ( 图 6 ) ( Trostle,2008 ) 。在 1970 年至 1990 年期间,谷物和油籽的全球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 2%,但在 1990 年至 2007.5 期间下降到 1.1% 。预计未来十年将继续下降到每年不到 1% 。亚洲的农民也在变老。例如,根据日本农业部的数据,日本 300 万农民中有 70 % 的年龄在 60 岁以上 ( 图 7 ) ( Facler,2009 ) 。东盟农业劳动力由 7300 万农民组成,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 ( 图 8 ),其耕地仅占其土地总面积的 15.6% ( 图 9 ) 。 6图 6 : 1960 - 2000 年代作物产量增长百分比资料来源 : 粮农组织 , 2011 年。图 7 : 1970 - 1998 年农业人口减少和农民老龄化图 8 : 2011 年东盟农业劳动力资料来源 : 亚行 2012 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主要指标。 7图 9 : 2011 年东盟耕地资料来源 : 粮农组织。最后,伴随着农民年龄的变化的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农业社区的性别相关性,这些国家已经看到了大量的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在中国西南三个省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全职农民的平均年龄约为 50 岁,妇女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 78 % ( Sog,et al 。, 2009) 。2.3.粮食生产自然资源基础的退化增加农业可持续性压力的第三个趋势是,该地区的土地和水资源已经受到严重胁迫。在 43 亿公顷的土地总面积中,亚洲拥有约 17 亿公顷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土地。 6 该地区受荒漠化和干旱影响的人数最多。根据国际土壤参考和信息中心的资料,水蚀是南亚和东南亚退化土壤的主要特征,其次是化学退化和风蚀。 7 水蚀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 21 % ( 或 46 % 退化总面积 ) 。它在中国,印度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印度支那,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的倾斜地区占主导地位 ( 图 10 ) 。水资源短缺在南亚和中国北部尤为严重。 8图 10 : 东南亚的土壤退化资料来源 : ISRIC 。气候变化的影响将通过更高和更多的温度变化,降水模式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 ( Nelso 等人。, 2010) 。根据 IFPRI 最近的预测,由于气候变化,2050 年亚洲灌溉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将比 2000 年分别低 14% 和 11% (图 11) (范,2011 年) 。 9图 11 : 气候变化对 2050 年亚洲作物产量的影响亚洲作物产量变化 (%)大米灌溉-10.47Rained0.66玉米灌溉-5.54Rained1.71小麦灌溉-13.50Rained-1.91大豆灌溉-6.73Rained8.58资料来源 : IFPRI , 2011 年。2.4.食品价格上涨与波动近年来出现的另一个趋势是食品价格上涨和食品价格波动加剧。在短短五年内,主要食品的国际价格在 2008 年和 2011 年两次大幅上涨,这是自 1990 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上从未见过的情况。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 ( FPI ) 增加了一倍多,几乎所有食品的价格都大幅上涨,糖占 49%,油占 192% 。到 2008 年底,价格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峰值前的水平。2010 年下半年,国际粮食价格再次开始大幅上涨,超过了 2008 年的峰值水平。2010 年 6 月至 2011 年 2 月期间,粮农组织的粮食投资指数上涨了 41%,而同期的谷物价格上涨了 71% ( 图 12 ) 。 10图 12 : 2005 - 2011 年食品商品价格上涨资料来源: 粮农组织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国际》商品价格数据库。可用at: www. fao. org / es / esc / prices / PricesServlet. jsp? lang = en (2011 年 3 月 24 日访问) 。2.5.能源安全和生物燃料与食品价格上涨密切相关的是燃料成本的上涨,这对化肥价格有直接影响。此外,更高的油价也会对运输和运输的成本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将食品从源头运输到消费者的成本。不幸的是,鉴于新兴国家的持续强劲需求,原油价格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波动。由此导致的一个日益令人担忧的趋势是生物燃料生产的扩大及其与粮食作物争夺可用土地和其他资源的竞争。从 2000 年到 2008 年,以农业商品为基础的生物燃料产量增长了三倍以上。一些亚洲国家 ( e 。Procedre印度,泰国和中国 ) 增加了支持生物燃料的政策,从而扩大了其生物燃料行业。 11输入供应商农民处理器分配器零售商消费者2.6.供应链与超市现象最后 , 亚洲在短短二十年内见证了其供应链的快速转变 , 这主要是由于私营部门的大量投资 ( 图 13 ) 。多年来 , 食品的生产 , 加工 , 包装 , 运输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 Teng 和 Escaler , 2012 ) 。图 13 : 供应链的转型快速的技术发展正在提高加工部门的效率。批发商已成为农业提供者,经营着农业服务集群。随着传统供应链的缩短,随着大型公司增加与农民的直接参与,乡村商人或经纪人的角色已经减弱,这往往会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并有助于质量差异化和可追溯性。在物流方面,贸易商越来越多地投资于整个地区的设施和卡车,价格差异很大。随着致力于超市的专业批发行为者在亚洲部分地区扩大业务,对私人物流的投资正在增加。同时,该行业也见证了物流的多国有化和区域一体化。超市在食品零售中的份额大大增加,使传统商店和湿市场感到恼火 (Reardo 等人。, 2010) 。最早经历 “超市革命 ” 的亚洲国家包括 1990 年代初至中期的韩国,台湾和菲律宾等东亚国家。他们看到超市在食品零售中的平均份额从 1990 年代初的大约 10% 到 20% 上升到 2000 年代初的 50% 到 60% (里尔登和古拉蒂,2008 年) 。其次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家,这些国家的超市在食品零售中的平均份额从 1990 年的 5 % 至 10 % 增加到 2000 年代中期的 30 % 至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