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核心品种] CM310国内NDA在即,数据远优于度普利尤单抗,潜 在BIC药物;2)CMG901即将在启动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3)MASP2潜力靶点,预计于2024年读出Ⅱ期数据。 CM310是IL-4R单抗领域国产FIC与BIC药物。CM310是国内临床进展最快的国产IL-4Rα抗体,预计于2023年底NDA,于2024年获批上市。CM310治疗特应性皮炎数据优于度普利尤单抗,具有BIC药物潜力;CM310治疗CRSwNP适应症的注册性临床于2023年5月完成患者入组工作;CM310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注册性临床已于2023年 H2 启动,多个适应症均进入注册性临床,关键数据即将读出。 CMG901在末线胃癌适应症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展现BIC的潜力。CMG901为Claudin18.2FIC药物,2023年成功授权阿斯利康,获得63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多11.25亿美元的额外潜在付款,CMG901有望于2024年启动全球Ⅲ期多中心临床研究。CMG901在末线胃癌适应症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具有BIC的潜力。 CM338Ⅱ期结果预计于2024年读出,IgA肾病未满足临床需求大市场。MASP2为IgA肾病潜力靶点,中国IgA肾病存量患者达220万人。CM338为MASP2单抗FIC药物,预计2024年读出Ⅱ期结果。 盈利预测:随着CM310和CMG901的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3、1.5和2.7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药品降价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 指标/年度 1康诺亚:CM310上市在即,自免领域龙头 1.1研发管线厚积薄发,CM310上市在即 创新药管线丰富,9款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康诺亚于2016年由陈博先生创立,并于2021年7月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公司专注于自身免疫与肿瘤领域,并围绕自身免疫和肿瘤搭建了多元化且具世界范围竞争力的产品管线。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创新药逾30项,其中9项进入不同临床阶段,核心管线包括CM310(IL-4Rα)、CM326(TSLP)、CMG901(Claudin 18.2ADC)、CM313(CD38)等。 图1:公司研发管线 1.2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在抗体领域颇有建树 管理团队经验丰富,CEO在行业内拥有逾20年经验。陈博是美国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博士,抗体药物研发专家,曾在Trellis Bioscience和StemcentRx公司从事领导生物技术药物开发工作,后作为董事长和总经理创立武汉华鑫康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其研发的中国首个PD-1抗体特瑞普利单抗已于2018年获批上市。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王常玉先生拥有20年的生物制药研发经验,先后在美国Chiron、Medarex、BMS及Pfizer担任资深研究科学家及管理角色,并开发了世界首款PD-1抑制剂Nivolumab。 图2:公司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 1.3合作共赢,加速创新品种商业化进程 合作共赢,加速产品商业化进程。公司与石药集团、乐普生物、诺诚健华在多个品种达成了战略联盟协议,以加速创新品种的商业化进程。2023年2月,康诺亚就CMG901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KYM收取6300万美元的预付款,以及潜在11.25亿美元的额外付款。考虑到公司是一家新兴的Biotech公司,商业化实力仍待提升,通过携手商业化实力较强的BioPharma与Biotech,有望加速产品放量,实现产品价值兑现。 表1:公司合作项目 :特应性皮炎BIC药物,有望成为首个国产上市的IL-4R抑制剂 2.1特应性皮炎黄金赛道,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剑指百亿美元 特应性皮炎患病人数众多,我国特应性皮炎患者人数于2022年达7070万例。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婴儿和儿童,也可发生于成人;由于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特应性疾病,故被认为是一种系统性疾病。AD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剧烈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人数于2022年达6.8亿人,其中儿童/青少年达3.6亿人。预计到2030年达7.5亿人,其中儿童/青少年达3.8亿例。我国特应性皮炎患者人数于2022年达7070万例,其中儿童/青少年达3470万例。预计到2030年达8170万人,其中儿童/青少年达3650万例。 图3:全球特应性皮炎人数(百万人) 图4: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人数(百万人) 特应性皮炎与IL-4、IL-13、JAK等通路关系密切。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消除临床症状,消除诱发或加重因素,减少和预防复发,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基础治疗、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可使特应性皮炎的症状完全消退或显著改善,患者可享受正常生活。特应性皮炎系统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药和细胞膜稳定剂、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但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存在疗效有限、起效较慢、不良反应等不足,巨大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亟待解决。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与IL-4、IL-13、JAK等通路关系密切。IL-4和IL-13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起核心作用。IL-4和IL-13结合后,通过JAK1,诱导转录因子STAT6磷酸化,发挥作用。 图5:特应性皮炎下游通路 图6:特应性皮炎与IL、JAK等靶点关系密切 2023年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美元,IL-4R靶点市场巨大。目前全球仅一款IL-4R药物获批用于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为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特异性阻断了2型IL-4R/IL-13R信号通路,于2017年获FDA批准上市,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86.8亿美元(+46.1%),2023H1收入52.74亿美元(+35%),2023年全年有望突破百亿美元。康诺亚的CM310目前处于Ⅲ期临床,临床处于第二顺位,仅次于度普利尤单抗。 表2:全球IL-4R竞争格局 2.2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我国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人数达2120万人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占所有慢性鼻窦炎患者的15%-25%。慢性鼻窦炎是发生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面部肿痛等症状。慢性鼻窦炎包括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两个亚型,其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占所有慢性鼻窦炎患者的15%-25%。 表3: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差异 到2025年我国慢性鼻窦炎人数达1.3亿人,其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人数达2120万人。2022年,全球鼻窦炎人数达10.6亿人,到2025年预计达10.9亿人。我国是慢性鼻窦炎大国,2022年慢性鼻窦炎人数达1.2亿人,到2025年预计达1.3亿人,到2030年预计达1.4亿人。其中2022年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人数达2040万人,到2025年预计达2120万人,到2023年预计达2250万人。 图7:2020-2030年全球慢性鼻窦炎人数(百万) 图8:2020-2030年我国慢性鼻窦炎人数(百万) 糖皮质激素结合内镜鼻窦手术的联合治疗是CRSwNP金标准,但20%的患者须再次手术。慢性鼻窦炎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适当的长期治疗计划以控制症状。根据《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进入生物制剂治疗时代》,以鼻用糖皮质激素为核心的药物治疗结合内镜鼻窦手术的联合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CRSwNP的金标准,虽然对部分患者实现了治愈或控制的效果,但仍有至少20%的患者需再次手术,且随访时间越长,复发和再手术的比例越高。 图9:慢性鼻窦炎治疗路径 生物制剂作为CRSwNP常规治疗的补充方法。近年来,以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生物制剂进入CRSwNP治疗领域,主要针对2型炎症的效应产物——IL-4、IL-13、IgE及其受体。 生物制剂治疗CRSwNP需满足以下多个条件,包括生物标志物指标检测符合T2炎症特性、需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和嗅觉明显下降。目前的观点是生物制剂作为CRSwNP常规治疗的补充方法。 表4:生物制剂治疗CRSwNP须满足的条件 3种生物制剂均可减小鼻息肉体积并改善鼻部症状,度普利尤单抗的疗效最好。度普利尤单抗、奥马珠单抗和美泊利单抗对于CRSwNP均有良好的疗效。目前上缺乏不同生物制剂疗效的直接对比研究,有研究对4项度普利尤单抗、奥马珠单抗分别与安慰剂要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间接疗效比较,发现治疗24周时,度普利尤单抗在改善鼻息肉评分(NPS)、平均每日鼻充血评分(NCS)和嗅觉评分等疗效评价指标方面优于奥马珠单抗。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24周时,46%的患者NPS减少≥2分,表明息肉显著缩小;治疗52周时,约60%失嗅患者的嗅觉得到改善,同时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和手术治疗的比例达80%以上。 奥马珠单抗治疗24周时,56%的患者NPS减少≥1分,31%的患者NPS减少≥2分; 美泊利单抗治疗52周时,50%的患者NPS减少≥1分,36%的患者NPS减少≥2分。 表5:CRSwNP生物制剂治疗格局 2.3CM310 :特应性皮炎BIC药物,有望成为首个国产上市的IL-4R抑制剂 CM310治疗成年人AD注册性临床已完成揭盲及初步统计分析。CM310是一款针对IL-4Rα的高效、人源化抗体,为首个国产且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申请批准的IL-4Rα抗体。CM310(IL-4Rα)治疗成年人AD适应症的注册性临床于2023年3月底完成揭盲及初步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终点均成功达到,计划于2023年内递交上市申请;CM310治疗CRSwNP适应症的注册性临床于2023年5月完成患者入组工作;2023年3月,石药集团就CM310治疗哮喘的适应症进入关键II/III期临床。 表6:CM310适应症一览 (1)特应性皮炎:注册性临床主要研究终点均成功达到,Ⅱ期数据验证BIC潜力。CM310 AD002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b期研究,主要用于评价不同剂量CM310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受试者的有效性、安全性、PK特征、PD效应以及免疫原性。 研究结果显示:1)在治疗16周时,高剂量组达到EASI-75的受试者百分比为73.1%,低剂量组为70.6%,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的18.2%,P值均<0.0001。2)在研究者总体评估(IGA)指标方面,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在治疗16周时达到IGA为0或1分(IGA0/1,即皮损完全清除或基本清除)的受试者百分比分别为34.6%、32.4%和9.1%,两个剂量组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值分别为0.023和0.033;3)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在治疗16周时IGA评分较基线下降≥2分的受试者百分比分别为53.8%、61.8%和9.1%,两个剂量组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P值均<0.0001。4)其他疗效相关指标如EASI-90、EASI-50、瘙痒数字评估量表(NRS)、特应性皮炎累及的体表面积(BSA)、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均在第16周观察到两个剂量组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5)安全性方面: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安慰剂组的治疗期间与研究药物相关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分别为20.0%、12.5%和12.5%,均为1或2级。 图10:CM310治疗16周EASI-75达标率显著优效于安慰剂组 图11:CM310治疗16周IGA 0/1达标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CM310AD005是一项评价CM310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受试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终点为16周EASI 75和IGA评分较基线下降≥2分的受试者百分比。该Ⅲ期临床于2023年3月底完成揭盲及初步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