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制品行业高景气有望持续 静丙需求有望迎来持续增长,疫情期间静丙在新冠患者治疗、医护提高免疫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政策优化后,静丙一瓶难求的现象也极大提升了医患和老百姓对静丙的认知。未来几年国内采浆量有望稳步增长,但我们预计需求的增长会高于供给的增长。 血制品行业并购整合加速,集中度持续提高 2023年以来,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陕煤集团收购派林生物;中国生物收购卫光生物;上海莱士第一大股东基立福筹划涉及公司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我们预计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高,血制品行业的规模效应将逐步凸显。 本周医药生物上涨0.07%,子板块血液制品涨幅最大 从月度数据来看,2023年初至今医药生物在7月开始回升,8月由于行业政策变化下调,9月中旬又由于政策引导转向开始回升,10月由于三季报业绩承压随大盘同频回落,本周医药生物上涨0.51%,跑赢沪深300指数2.0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0位。本周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7.58%;医疗设备板块上涨2.88%,体外诊断板块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1.78%,医疗耗材板块上涨1.32%;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14%,中药板块下跌0.93%,医药流通板块下跌0.55%,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下跌0.47%,原料药板块下跌0.43%。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CXO:药明生物、诺思格、普蕊斯;科研服务:皓元医药、毕得医药、百普赛斯;制药及生物制品:九典制药、东诚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博雅生物;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戴维医疗、采纳股份、华兰股份、可孚医疗、澳华内镜、海泰新光;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中药:太极集团、羚锐制药;医疗服务:国际医学、美年健康、锦欣生殖、盈康生命、迪安诊断、希玛眼科。 受益标的:CXO:泰格医药、诺泰生物;科研服务:药康生物、诺唯赞;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恩华药业、艾迪药业、百济神州;中药:片仔癀、康恩贝;零售药店:大参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医疗器械:金域医学、联影医疗、华大智造、新产业、亚辉龙、迈克生物;疫苗:智飞生物、百克生物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降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增浆站不及预期风险。 1、血制品行业景气度高,并购整合加速 1.1、血制品行业高景气度有望持续 静丙需求有望迎来持续增长,疫情期间静丙在新冠患者治疗、医护提高免疫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政策优化后,静丙一瓶难求的现象也极大提升了医患和老百姓对静丙的认知。未来几年国内采浆量有望稳步增长,但我们预计需求的增长会高于供给的增长。 1.2、血制品企业头部效应明显,国内企业并购整合速度加快 全球血液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呈寡头竞争格局,根据2021年国际血浆蛋白治疗协会数据显示,杰特贝林(CSL Behring)、百特(Baxter)、基立福(Grifols)与Octapharma等公司血液制品营收占全球市场的78.84%。 目前国内血制品行业是存量竞争的局面。2001年后国家不再新批血制品生产企业,且所有血制品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近年来,大型血制品公司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使我国血制品行业集中度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形成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华兰生物、泰邦生物等大型血制品公司为行业龙头的局面。2021年,上述四家公司采集血浆均在1000吨以上,合计采浆5600多吨,占国内血浆采集量的60%左右。 目前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日趋提升,2012年,卫生部《关于单采血浆站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政策规定,有资格申请设置新的单采血浆站的企业,其血制品生产单位注册的血制品不得少于6个品种,且同时包含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人凝血因子类制品。 市场供不应求,浆站资源是血制品企业的核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献血浆者须知(2021年版)》明确规定,献血浆者只能在户籍地是其划定采浆区域的单采血浆站献血浆,不能跨采浆区域献血浆或者流动献血浆。单血采浆站的资源属性很强,血液制品生产单位设置单采血浆站应当符合当地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审核周期时间长,资源性强。 表1:国内血制品行业集中度高 2023年以来,行业整合速度明显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陕煤集团收购派林生物;中国生物收购卫光生物;上海莱士第一大股东基立福筹划涉及公司股权变动的重大事项。我们预计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高,血制品行业的规模效应将逐步凸显。 1.3、中国血制品行业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血制品是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过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的统称,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抗凝血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血制品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抢救伤员的需要,通过血浆提取白蛋白的技术应运而生。 中国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同样呈现出逐年攀升的状态。2016年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为268亿元,2021年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为383亿元。 图1:中国血制品市场规模逐年攀升 1.4、血制品行业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 血制品企业运营涵盖采浆、投浆生产、批签发和销售等环节。在我国,用于生产血制品的原料血浆都是通过依法设立的单采血浆站进行采集。单采血浆站由省级卫计委审批开设,由血制品企业负责管理,是血制品企业的独家资源。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分离血浆后将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输回体内,采集的血浆经过三次病毒检疫后即可投产。血浆蛋白经过粗分离(低温乙醇法+离心/压滤工艺)和精纯化(层析技术)后,得到各种血制品。国内血制品采用批签发制,每批产品在企业自检合格后,提交批签发申请,在药监局审批合格后才可上市销售。 通过跟踪血制品的批签发量,可以了解血制品企业的产能情况。两票制前,血制品的销售主要依靠经销商,而两票制实施后,血制品企业开始认识到自建销售队伍的重要性,均开始着手建设自己的销售队伍。 图2:血制品各个环节具有严格标准 浆站资源难获取: 浆站的设立需要省级部门批准,并且仅能设置在县及县级市,不得与一般血站设置在同一县级行政区域内。每个单采血浆站都有自身独有的采浆区域,单采血浆站之间的采浆区域不能重合。 献浆人员、频次及单次献浆量均有严格限制: 单采血浆站采浆区域内的18-55周岁常住居民才能到对应的唯一单采血浆公司供浆,且每人每年采浆频次不得超过24次,单次采浆量不得超过580mL,即每人每年总采浆量最高为15L。美国规定单次献浆量为 690m L至880mL,其中以825mL居多,且一周献血浆次数不超过2次即可,意味着献浆者一年最多献浆次数高达104次,即每人每年总采浆量最高为86L。美国是全球极少数能够血制品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 我国血浆目前只能来源于单采血浆站: 我国血浆只能来自于单采血浆站,回收血浆不能使用。回收血浆(从血站采集的血液中分离而来)受限,美国10%的血浆来源于回收血浆,欧洲则达到70%-80%。 图3:国内采浆系统独立于全血采集系统 动。特免方面,近两年狂免、破免逐渐被市场认可,需求增长迅速。凝血因子方面,我国血友病的用药率非常低,而且多是发病后治疗,导致致残率高,而美国的血友病已能预防用药,因此市渗率的提升能促进凝血因子市场的发展。 图4:全球市场血制品销售静丙占比最高 图5:中国血制品销售白蛋白占比最高 我国血制品的供给量和人均使用量均远低于欧美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若要实现白蛋白自给自足,千人采浆量需要达到10L,要实现静丙(IVIG)的自给自足,则千人采浆量需要达到40L,我国白蛋白大量依赖进口,对于不能进口的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的缺口更大。我们预计未来几年血制品市场依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图6:国内血制品人均用量与海外相比有较大差距 2、11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0.51%,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 2.1、板块行情:医药生物上涨0.51%,跑赢沪深300指数2.06pct 从月度数据来看,2023年初至今医药生物在7月开始回升,8月由于行业政策变化下滑,9月中旬又由于政策引导开始回升,10-11月尽管三季报业绩承压但反转韧性较强,11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0.51%,跑赢沪深300指数2.06pct,在31个子行业中排名第10位。 图7:11月医药生物指数继续上涨(单位:%) 图8:11月第4周医药生物上涨0.51%(单位:%) 2.2、子板块行情: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医院板块跌幅最大 2023年11月第4周整体趋于上涨,本周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上涨7.58%; 医疗设备板块上涨2.88%,体外诊断板块上涨1.78%,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1.78%,医疗耗材板块上涨1.32%;医院板块跌幅最大,下跌1.14%,中药板块下跌0.93%,医药流通板块下跌0.55%,医疗研发外包板块下跌0.47%,原料药板块下跌0.43%。 图9:血液制品板块涨幅最大,医院板块跌幅最大 表2:11月以来血液制品位居领先 表3:子板块中个股涨跌幅(%)前5 3、后续子板块展望 制药及生物制品:供给端,国内创新药大品种迭出,并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 政策端,2023年7月28日,上海市印发《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进一步在支付端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同时,广东省、河北省、北京市陆续发布文件,做好医保药品单独支付保障工作,在支付端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便利。我们认为,随着创新药商业化的推进,相关企业可以快速回收现金,进而有望促进后续的在研管线的开发,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我们看好创新药板块性的机会,有望在2023年医保谈判中受益。 创新药产业链:整体分化明显,海外需求逐步企稳,国内需求有待改善,关注以海外客户为主并且商业化项目贡献主要收入的标的,重点推荐一体化龙头、临床CRO及仿制药CRO结构性机会,关注多肽产业新增量。科研服务整体分化明显,海外需求相对健康,国内需求有待改善,重点推荐海外占比高及科研客户占比高的标的,关注2023H2板块利润端逐步恢复。 医疗设备更看个股机会(部分标的2022Q4低基数),建议关注医学影像设备和血透设备赛道。高值耗材为手术诊疗恢复的直接受益板块,骨科、血液净化、神外、普外、心内外等或迎来强势诊疗恢复和集采共振。低值耗材目前仍有去库存影响,产能提升速度有待加快,关注已完成去库存且订单体量较大的标的。IVD诊疗持续复苏同迎估值修复,医疗反腐影响较弱,预计Q4诊疗强相关体外诊断个股业绩有望延续Q3高增速。 中药6月至今回调明显,目前PE处于行业中等水平,看好下半年院外渠道积极拓展、业绩稳定增长的个股。 医疗服务经历上半年回调后目前已企稳,关注具备较强阿尔法属性的体检、面临Q3旺季的眼科、经营稳健的严肃医疗,以及IVF、康复等之前受损严重目前反弹明显的赛道。 零售药店赛道建议关注个股机会,看好具有大并购项目落地预期,以及估值性价比突出的标的。 推荐标的:CXO:药明康德、诺思格、普蕊斯;科研服务:皓元医药、毕得医药、昊帆生物;制药及生物制品:东诚药业、人福医药、华东医药、九典制药、博雅生物;中药:太极集团、羚锐制药;医疗服务:国际医学、美年健康、锦欣生殖、盈康生命、迪安诊断、希玛眼科;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开立医疗、戴维医疗、采纳股份、华兰股份、可孚医疗、澳华内镜;零售药店:益丰药房、健之佳。 受益标的:CXO:凯莱英、诺泰生物;科研服务:药康生物、诺唯赞;制药及生物制品:恒瑞医药、贝达药业、恩华药业、科伦药业、迈威生物、荣昌生物、科伦药业;中药:片仔癀、康恩贝;零售药店:大参林;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医疗器械:联影医疗、华大智造、微创机器人、润达医疗。 4、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增浆站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