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勤]: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中国企业低碳转型的趋势、行动方向与实践策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中国企业低碳转型的趋势、行动方向与实践策略

2023-11-15-德勤王***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中国企业低碳转型的趋势、行动方向与实践策略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 中国企业低碳转型的趋势、行动方向与实践策略 一、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中国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 基于工业化的传统发展范式,带来了物质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成功。但是,以扩大生产和促进消费的传统范式往往建立在高碳能源的过度依赖中,导致不可持续的气候变化风险和环境退化。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各国在可持续发展方向上不断深化合作,拥抱“共同的未来”[1]。《巴黎协定》明确了“1.5摄氏度”的全球温控目标及21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实现期限,即提出了“碳中和”的概念。截至2023年10月,全球已有约150个国家以各种方式承诺碳中和[2],中国作为全球碳 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亦承诺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见图表1)。 图表1:全球主要经济体碳排放现状及碳中和承诺 碳排放总量 单位GDP碳排量 人均碳排量 碳达峰时间 碳排放峰值 碳中和 (亿吨,2021) (千克/美元,2021) (吨/人,2021) /目标 (亿吨,2021) 目标 美国 50.1 0.21 14.9 2005年 61.4 2050年 中国 114.7 0.65 8.1 2030年 140(预计) 2060年 日本 10.7 0.22 8.6 2013年 13.2 2050年 德国 6.7 0.16 8.1 1979年 11.2 2045年 英国 3.5 0.11 5.2 1973年 6.6 2050年 数据来源:GlobalCarbonProject(2022),世界银行,德勤研究 事实上,中国面临的碳中和挑战尤为特殊。首先,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大,且考虑到未来40年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因此碳中和的约束性目标意味着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巨大转型;其次,中国的碳排放强度高,中国仍处于工业化的城市化进程中,相较于以服务业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碳中和的目标又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第三,中国的减碳目标面临较大的时间压力,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短,除了绿色增量增长外,必然面临工业基础存量转型的阵痛,而这种阵痛往往会带来成本控制及市场竞争的压力;第四,中国的减碳目标面临较大的空间压力,包括区域间因禀赋不同导致的经济结构多样性、发展阶段不同导致的企业能力层次性、客群认知不同导致的需求偏好复杂性等。 尽管如此,我们仍倾向将碳中和视作中国“弯道超车”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中国政府的战略部署和资源协调能力有助于为各行业低碳转型营造较友好的外部环境,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增长潜力又为新产业、新模式的孵化带来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勇于破局、再创奇迹,碳中和将成为中国式绿色发展新方式,将极大程度上重塑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及生产模式[3]。对于参与其中的广大企业而言,布局低碳转型正当其时。 二、低碳转型不仅是合规要求,也是企业能力部署的机遇 2021年可称为中国“碳中和”元年,绿色低碳经济作为顶层设计得到系统化的部署。从执行主体看,各级政府及部门正加速制定碳中和路径图,即结合空间差异和行业特征的“1+N”政策体系;而从排放主体看,各行业与企业面临的碳减排形势亦有差异,其中电力与热力、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及建筑业等五大行业贡献了超过中国90%以上的碳排量,各行业主管部门亦牵头制定行业碳中和目标及路径图(见图表2)。 图表2:五大行业碳排情况、减碳路径及目标 行业碳排占比主要部门行业重点减碳路径行业减碳目标(部分) 电力与热力 制造业 交通运 40–45% 25–35% 发电、电网部门等 钢铁、水泥、化工等 汽车、公路 提升清洁能源供应及使用占比 通过设备迭代、工艺革新及流程再造实现产业升级 推动新能源在交通运 “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占比超过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翻倍1 力争到2025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确保2030年前达峰2建材工业需在2025年全面实现碳达峰,而水泥等行业 应在2023年前率先达峰3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 输业7–9% 运输等 输领域应用,降低营 运交通的碳排强度 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4 牧、渔业等 农业5-7%种植、畜 建筑建造、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降低碳排强度,提升固碳增汇能力 发展绿色建筑材料和 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提升5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 建筑业3–4% 运营等 建筑能效管理 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6 数据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德勤研究 1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2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实施意见》 4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5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应该说,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减碳已成为各行业的社会共识,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低碳承诺及行动落实持续施加影响。根据德勤2021气候行动调查的结果,监管端和市场端的压力是驱动企业布局低碳转型的两大关键因素[4]。前者包含了强制类政策及支持类政策,体现为自上而下的规范性引导,确保重点行业能满足基本的合规需求,确保整体减排目标的达成;而后者则主要来自于客户及消费者日趋增长的绿色环保诉求,即自下而上的需求驱动,以打造更具韧性的绿色业务组合,形成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并满足资本市场与投资者的长期要求(见图表3)。 图表3: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要素及行业举例 数据来源:世界资源协会(WRI),德勤研究 在德勤的大量客户案例中,我们发现虽然企业低碳转型是一个综合的决策结果,但由于行业的经营环境不同,其背后的主要驱动存在显著差异: •政策驱动型:如电力、钢铁、采矿、化工等行业,其特点在于碳排的总量大、强度高,减碳与环保治理政策存在较高协同作用;另一方面,这些行业中国有企业所占权重较高,在整体利润放缓和供给改革的背景下,聚焦企业内部的能耗双控和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财务决策,同时也是政治任务。 •市场驱动型:对于汽车、消费品、农业、建筑等行业而言,低碳转型的压力则主要来源于市场端需求,尤其是来自终端消费者的诉求。这类行业的碳排强度相对较低,在实现自身运营环节碳中和的同时,会更侧重价值链上下游的减碳延伸,包括可持续化采购、低碳产品创新及多样化的低碳解决方案等,一定程度上其实是企业资源从高碳资产向低碳资产的转移,并成功从市场端同时收获份额及溢价,另一方面也迎合了股东及投资者的预期。 诚然,不同行业及企业的低碳转型步伐有所区别。德勤在2022年开展的一项客户可持续发展需求调研中,总结了常见的低碳转型阻碍:市场需求有限、客户不愿接受溢价;监管压力较小、财政激励偏弱;低碳技术成熟度低、自主脱碳探索成本高;系统性转型复杂度高、难度大等。因此,众多企业倾向采取被动应对的态度。然而,我们认为采取更主动的转型态势有助于在未来的商业情景中赢得先发优势: •一方面,监管端及市场端利益相关者对低碳问题的关注及诉求将不断强化,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的双向推动将加快价值链各环节的转型共识,提前的战略部署有助于赢得未来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反之,如果因没有充分考虑碳中和而错误估计技术、设备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将会带来未来指数级增加的沉没成本,反而陷入碳中和转型的困境。 •另一方面,即使是对于一些减碳压力较小的行业,我们认为在增长情境下,企业亦能够在低碳转型中实现业务的延伸,即作为低碳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低碳产品流通商、绿色金融业务的合作伙伴等;即使是在非增长情境下,我们亦认为立足已有业务的流程优化、能耗节降、数字化转型亦有助于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三、从运营碳中和到价值链降碳,企业低碳转型的六大方向 低碳业务转型的实质是对于企业资源的有效重组,进而实现企业的长期价值。根据德勤《2022年全球首席战略官调研》,有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可持续发展是企业的关注重点[5],另据《2022年德勤高管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落实存仍存在障碍,企业不清楚如何制定自身的降碳目标及路径图,实现科学减碳[6]。德勤认为,企业可采取三步走的方式推进自身碳中和的愿景达成:即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战略与愿景设计、立足脱碳热点分析脱碳方案及路线图制定,以及系统化的脱碳方案执行及改进(见图表4)。 图表4:企业科学减碳三大行动步骤 数据来源:德勤研究 当确定了脱碳战略及目标后,企业需进行减碳方案的体系化设计,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转型方案驱动碳中和目标达成。在德勤的客户服务经验中,我们总结了中国企业低碳转型的六大方向(见表5)。 图表5:企业低碳转型六大方向 数据来源:德勤研究 方向一:低碳产品设计 以研发设计为起点,降低产品在采购、制造、物流、营销、使用及循环等全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是釜底抽薪式的减碳举措,可持续研发能够影响60-80%的生命周期碳排总量。在德勤的服务案例中,我们总结了三大类的常见低碳产品设计方向: •环保化设计。即通过设计提升在产品采购及配方中低碳材料的比例,典型的方向包括以生物基原料替代矿物原料的使用,以低碳材料替代传统塑料的使用,以可再生原料替代原生资源的使用等。 •少量化设计。即通过设计降低产品制造及物流环节中的碳排,典型的方向包括通过产品的轻量化设计提升效能的同时,降低产品制造及物流成本。除此之外,产品包装环节的用量减少及循环使用亦是当下常见的企业减排手段。 •高性能设计。即通过提升产品性能表现、延长生命周期,以减少使用环节的损耗及延缓产品更迭。 为了响应下游交通及工业客户日益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某国际领先润滑油品牌近年来大力布局低碳润滑油的产品组合:在产品侧,该品牌在传统矿物油的基础上,广泛探索生物质基润滑油、废油再生油、可生物降解润滑油等,并率先推出了“碳中和”润滑油产品;在包装侧,该品牌亦积极推动槽罐运输、大包装及现场加注等“减少包装”方案,以替代传统的小型润滑油包装。该品牌的低碳产品方案得到了其客户极大程度的认可与支持,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案例 方向二:加快能源替代 对于广大制造业企业而言,推进能源替代是当前技术最成熟、效益最直接的自主减排手段。能源替代包括提升电气化率以及清洁电力的使用比例,实现范围一、二碳排7的同步降低;而在非电领域中,通过天然气、氢能及生物质能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方式实现范围一环节的低碳转型: •提升电气化率以及清洁电力的使用比例。一方面,通过进一步提升工业、建筑等环节中的电气化率,减少范围一的能源消耗,如推动工业锅炉、燃料燃气炉向电气化方向转型,减少直燃煤及天然气的比例,推动范围一的减排;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外购电力环节中风电、光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能够降低90%以上的度电碳排放,我们观察到推进清洁电力的使用是当前企业应用最广泛的减碳手段之一,领先企业亦加强了在绿电、绿证等广义碳交易机制中的积极探索。 •加快生产环节的清洁能源替代。行业普遍认为2060年中国工业部门电气化率将达到70~80%,而对于非电领域,我们观察到主流的能源替代方案主要包括氢能源替代、天然气替代及生物质能源替代等,减少煤炭的使用比例。当下,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高排放的企业在氢能替代的研发实验中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度,在未来技术成熟和平均时代,氢能凭借其高能量密度、可储存、应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