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营收增速领跑大行,拨备厚度稳中有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营收增速领跑大行,拨备厚度稳中有升

2023-10-30王一峰、董文欣光大证券向***
营收增速领跑大行,拨备厚度稳中有升

10月30日,中国银行发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706亿,YoY+7.1%,归母净利润1749亿,YoY+1.6%。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37%(YoY-0.77pct)。 营收盈利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经营业绩稳健。中行前三季度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1%、4%、1.6%,增速较上半年分别变动-1.8、-1.6、0.8pct。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中行受益境外资产占比高,息差韧性相对更强,营收增速领跑可比大行。营收主要构成上,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2%、20.5%,增速较上半年分别下降1.5、1.6pct。单季业绩指标看,3Q单季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4%、3.3%,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7.7、-1.2pct。 拆分盈利同比增速结构,规模扩张、非息收入为主要拉动分项;从边际变化看,规模扩张正贡献升至19.3pct,人民币息差负向拖累走阔,利息收入延续“以量补价”逻辑;非息收入正贡献小幅降至11.2pct,营业费用、拨备负向拖累收窄。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强度高,扩表速度升至12%。3Q23末,中行生息资产余额同比增长12%至31万亿以上,增速较2Q末提升0.2pct。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同比增速分别为13.4%、9.9%、9%,增速较上季分别变动-0.2、2.2、-1.2pct。 截至3Q末,贷款占生息资产的63.5%,较上季末提升0.1pct。 从贷款投放情况看,前三季度贷款新增贷款2.19万亿,同比多增4985亿;其中,3Q单季新增贷款4813亿,同比多增282亿。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呈现高景气度,民营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普惠小微、绿色等领域贷款较年初增速分别为23.5%、60.4%、35.6%、45.2%;同时,零售信贷持续发力,个人消费贷款较年初新增450亿,增幅29%。 市场化负债吸收力度增强,负债增速环比提升。3Q23末,中行计息负债同比增长11.7%,增速较上季末提升0.9pct;其中,存款、应付债券、同业负债同比增速分别为13.6%、15.4%、0.1%,增速较2Q末分别变动-1.2、26.1、1.8p Ct 。 3Q单季新增计息负债6935亿;其中,存款、应付债券、同业负债分别增加2210亿、3198亿、1526亿,存款受上年同期较高等因素影响,同比少增1785亿,应付债券、同业负债分别同比增加3730、660亿。截至3Q末,存款占计息负债比重较2Q末下降1.3p Ct 至80.7%。 净息差较中期下降3bp至1.64%,受益海外资产占比高,息差韧性较强。前三季度中国银行披露净息差1.64%,环比中期下降3bp,同比下降13bp。在我国银行业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加大,息差持续承压背景下,净息差相较其他大行呈现更强韧性,主要受益公司海外资产占比高,美联储加息背景下,境内外币、境外机构息差得以有效提振。后续看,随着美联储加息进程渐进尾声,境外相对高收益资产对息差的支撑作用或边际趋弱;此外,LPR连续压降、存量按揭利率下调,叠加政策支持城投化债等影响下,存量贷款滚动重定价造成利率下行趋势难改;同时,存款定期化、长久期化趋势下,计息负债成本仍具有一定刚性特征。 预计四季度息差仍面临进一步收窄压力。我们也观察到,9月初公司下调存款挂牌利率,1Y、2Y、3Y、5Y期定期存款分别下调10bp、20bp、25bp、25bp,伴随后续滚动重定价,成本改善红利有望逐步释放。 手续费与净其他非息收入共同提振下,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0.5%。前三季度非息收入同比增长20.5%至1177亿,占营收比重较中期下降1.7pct至25%。其中,(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32亿(YoY+3.7%),增速较中期下降0.6pct; (2)净其他非息收入545亿(YoY+48.4%),增速较中期下降4.8pct。其中,其他业务收入302亿(YoY+16.1%)、投资收益170亿(YoY-2.2%)两项贡献超8成,是主要拉动项;此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亿,同比少减115亿,对同比增速形成有力提振。 不良率较上季末下降1bp至1.27%,拨备覆盖率回升至195%上方。截至3Q末,中行不良贷款额较年初增加185亿至2502亿,不良贷款率1.27%,较2Q下降1bp,较年初下降5bp。中行保持了较强的拨备计提力度,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11亿,同比增长10.1%。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平均总资产为0.4%,较上半年持平。截至3Q末,拨备覆盖率为195.2%,较上季末提升6.8pct,拨贷比2.48%,较上季末提升6bp。 各级资本充足率稳中有升。中行在提升资本内生能力的同时,稳步开展外源资本补充。3Q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较上季度提升0.8pct至10%,3Q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41%、13.64%、17.3%,较上季末分别提升12、8、17bp。此外,新资本管理办法预计将于2024年实施,公司将受益于参数调整和内评高级法优化,各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望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国银行积极发挥大行“头雁”作用,资产端保持较强扩表势能。凭借国际化业务布局较广的独特禀赋优势,境外资产收益率提升对净息差起到有力支撑。结合三季报披露数据,同步考虑息差仍将承压运行、公司维持较强拨备计提力度等因素,维持2023年EPS预测不变;但考虑到城投化债降息展期的持续影响 , 以及海外业务净息差有可能出现的见顶趋势 ,下调2024-2025年EPS预测为0.82元(-2.4%)/0.86元(-3.4%);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B估值分别为0.51/0.47/0.44倍。10月11日,中央汇金增持四大行股份,其中增持中行A股2489万股,增持后约持有该行总股本的64.03%,并表示拟在未来6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股份,彰显对公司发展前景及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中国银行作为“中字头”国有大行,经营基本面稳健,符合“中特估”政策逻辑,后续估值中枢或存在系统性提升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环境愈发错综复杂,可能对中行境外资产形势形成较强扰动。 表1: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 图1:中国银行营收及盈利累计增速 图2:中国银行业绩同比增速拆分(单位:%) 表2:中国银行主要资产负债结构 图3:中国银行净息差走势(公布值) 图4:生息资产收益率及计息负债成本率(测算值) 表3:中国银行资产质量主要指标 表4: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