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2日 产业链全球化战略积极布局,海风进展持续推进 评级及分析师信息 行业评级: 推荐 行业走势图 分析师:杨睿邮箱:yangrui2@hx168.com.cnSACNO:S1120520050003联系电话:010-59775338分析师:李唯嘉邮箱:liwj1@hx168.com.cnSACNO:S1120520070008联系电话:010-59775349分析师:耿梓瑜邮箱:gengzy@hx168.com.cnSACNO:S1120522120002联系电话:010-59775353分析师:曾杰煌邮箱:zengjh@hx168.com.cnSACNO:S1120523070005联系电话:0755-82539025研究助理:罗静茹邮箱:luojr@hx168.com.cn联系电话:021-50380388研究助理:哈成宸邮箱:hacc@hx168.com.cn联系电话:021-50380388研究助理:王涵邮箱:wanghan@hx168.com.cn联系电话:021-50380388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 报告摘要 1.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披露2023年Q3业绩 1)总体:23Q3营收利润环比下降,毛利率环比降幅收窄。 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实现营业收入233.50亿美元,同比增长8.84%,环比下降6.33%;实现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8.53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下降43.71%、31.45%;实现non-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3.18亿美元,同环比分别下降36.56%、26.37%;实现GAAP毛利率17.9%,同环比分别下降约7.2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环比降幅收窄。2)汽车&电池:产线升级影响Q3产量,Cybertruck预计11月交付。受特斯拉关闭不同工厂的几条生产线以进行升级的影响,汽车产量环比有所下降。Cybertruck已开始在德州超级工厂试生产,并将采用800V高压架构以降低成本,预计于今年11月正式交付。短期看,特斯拉仍旧维持2023年全年约180万辆的交付量目标;中长期看,全球电动化趋势明确叠加自身产能不断上升,特斯拉产销量有望持续增长。此外,特斯拉4680电池生产持续推进。我们预计,4680电池应用规模的扩大将带动产业链的技术持续升级,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新型锂盐以及导电剂等环节有望迎来机遇。3)发电与储能:Q3毛利率环比提升,储能部署量同环比增 长。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发电与储能业务实现收入15.59 亿美元,同环比分别增长39.57%、3.31%;实现毛利率24.4%,同环比分别提升15.1个百分点、6.0个百分点。储能方面,受益于加州Megapack工厂向40GWh的满产产能持续爬坡,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部署储能3.98GWh,同环比分别增长89.52%、8.95%。光伏方面,受持续高利率以及加州净计量电价政策的结束影响,光伏需求存在下行压力;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部署光伏49MW,同环比分别下降47.87%、25.76%。 4)服务与其他:Q3毛利率同比提升,超充站数量同环比增长。随着全球车队规模的增长,特斯拉服务与其他业务同比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其中超充、保险和车身维修厂及零部件销售是利润同比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第三季度,特斯拉服务与其他业务实现收入21.66亿美元,同环比分别增长31.67%、0.74%;实现毛利率6.0%,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8个百分点;部署超充站330个,同环比分别增长5.77%、3.77%;部署超充站连接头3023个,同环比分别增长 11.22%、3.78%。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的通知 我们认为,整车和充电设施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以及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同时,我们预计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将更注重合理布局、高使用效率及更高效的充电时长等方面的优化,一方面将带动重点区域的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将推进快充等技术更新和应用。持续看好:1)设备端,在充电桩需求提升的趋势下,模块、整桩等设备端有望受到直接的带动,实现销量的提升。2)运营端,充电运营属于新能源汽车服务后市场,在设备需求迎来提速的情况下,运营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核心观点: ①短期看,下半年传统旺季下,各环节有望进入排产量增阶段。 ②中长期看,优质供给逻辑为主旋律,随着后续新车型的持续推出,新能源汽车有望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海外电动化决心明确,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实现共振。 国内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速渗透阶段,产业链发展不断完善优化,行业经历需求快速增加、供给大幅扩张再到供需自平衡下行业格局优化,培育出一批在成本、性能上具备优势的相关供应商,全球竞争优势持续夯实。未来,我们重点看好以下投资逻辑:1)【格局】重点关注供给端优化,行业盈利触底以及头部成本优势下带来的落后产能出清,看好盈利水平触底或有望出现拐点环节。 2)【全球化】海外市场提供增量,看好锂电的全球化战略,具备国际化供应实力及率先布局海外产能的厂商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动化发展。 3)【新技术】技术革新为推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有望带来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位的提高。新技术方向包括复合集流体、快充、磷酸锰铁锂、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应用。 4)【补能】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充电模块、整桩、运营等。 5)【氢能、两轮车】在政策以及需求推动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两轮车等环节。 受益标的:宁德时代、璞泰来、天赐材料、科达利、曼恩斯特、鑫宏业、宝明科技、东威科技、天奈科技、鼎胜新材、恩捷股份、星源材质、骄成超声、尚太科技、万顺新材、胜利精密、亿纬锂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德方纳米、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永贵电器、特锐德、斯莱克、炬华科技、盛弘股份、科士达、道通科技、绿能慧充、英杰电气、通合科技、万马股份、欧陆通等。 2.新能源 光伏产能出海中东,全球化布局战略持续推进 我们认为,一方面来看,光伏产能出海将进一步完善中东地区光伏产业链,另一方面来看,中东产能有望辐射中东、北非、欧洲 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光伏装机需求,具备海外产能布局的头部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青洲五、七EPC总承包陆上换流站辅助工程公示中标人 广东省海风推进速度近期以来明显加快。阳江区域海风建设不断推进,海风大省广东后续项目进展值得重点关注。此外,国家能源局提出可再生能源尤其是海上风能发展示范,将利于推进深远海资源开发发展。 我们认为,当前海风核心关注点在于后续需求释放,伴随后续招标及开工建设等系列动作,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当前时点持续看好风电板块后续催化带来的相关机会,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海上+海外增量空间相关环节如海缆/管桩/铸锻件/主机等。 9月储能相关投资备案项目共647个 我们认为,随着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新能源项目落地以及相关政策的持续完善,行业景气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长时储能需求性增强,需要重点关注相关新型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核心观点: (1)光伏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需求结构上,重点看好价格刺激下的集中式电站的需求反弹;2)看好胶膜在需求刺激下的规模放量+盈利修复、关注支架等辅材环节需求提升机遇;3)硅料价格快速下跌,产业链向下传导。①短期看电池片+组件环节受益上游利润释放,具备较高价格交付订单的组件厂商盈利水平有望提升,除头部厂商外,二三线也有望迎来修复机遇;②中长期看,新技术溢价及具备渠道优势的相关一体化组件厂商竞争力显现;4)颗粒硅产能持续释放,在产业链价格下滑的趋势下,颗粒硅将体现其成本及能耗优势;5)逆变器方面,组件价格回落后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被抑制的需求有望释放,集中式逆变器需求有望快速反弹。 受益标的:帝科股份、聚和材料、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琏升科技、帝尔激光、阿特斯、TCL中环、阳光电源、晶澳科技、通威股份、上能电气、晶科能源、仕净科技、钧达股份、东方日升、福斯特、福莱特、天合光能、双良节能、欧晶科技、锦浪科技、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宇邦新材、通灵股份、通润装备、赛伍技术、美畅股份、岱勒新材、芯能科技、林洋能源、晶科科技等。 (2)风电 我们重点看好两条主线,1)受益于结构性改善、单位盈利具备提升空间的导管架和海外单桩供应商,如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2)海外海风装机需求提升,单桩、海缆招标需求前置,具备出海能力的优质供应商将有望受益于海外需求释放带来盈利弹性,如中天科技、东方电缆等。同时关注以下环节的投资机遇: ·海上风电持续降本,加之广东、山东出台地方补贴政策,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海风细分赛道增速更快,壁垒更 高。未来深远海发展趋势明确,看好海工产品(管桩、导管架等)、海缆等相关环节,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区域相关产能有望显著受益于区位优势,同时关注海缆订单旺盛带来的外溢二线厂商机会;另外,塔筒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利于原材料成本顺价,且行业需求向上下利于加工费改善,陆海产能布局完善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共振; ·看好国产部件在大型化趋势下及格局变化下的机会,如主轴、铸件、叶片等环节; ·看好主轴轴承等精密部件的国产替代机会; ·看好新技术变革下的机会,如机器人减速器轴承,滑动轴承环节; ·看好整机环节格局变化及技术变化下的机会; ·看好高压电缆料的国产替代机会; 受益标的:中天科技、泰胜风能、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天能重工、盘古智能、亚星锚链、三一重能、日月股份、金雷股份、通裕重工、亨通光电、广大特材、五洲新春、振江股份、恒润股份、中际联合、宝胜股份、汉缆股份、起帆电缆、新强联、长盛轴承、双飞股份、万马股份、明阳智能、运达股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 (3)储能 多因素共同推动国内储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新能源发展需求扩大;2)政策端持续激励,包括配储要求明确、电力市场更为灵活等;3)成本端压力释放;4)商业模式的不断开拓,预计国内储能规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目前招中标量已经开始显现行业的景气趋势,预计行业规模释放将为储能产业链相关公司带来机遇;同时,持续夯实竞争力、开拓布局海外市场的储能相关公司有望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共振。 电网侧大储 以配储需求为主,独立共享储能需求逐渐提高,国内招中标量也持续向上。储能相关政策持续完善,激发商业模式优化,疏通盈利渠道,国内储能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工商业储能 成本的持续下行叠加电力交易收益的提高,有望推动工商业侧储能需求释放。政策支持下国内峰谷电价差拉大,工商业侧储能需求将迅速增长,未来工商业侧储能有望在更多地区推广。 技术的迭代更新、成本的持续下探、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储能产业的内生增长和外生动力将共同促进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好: 1)储能变流器相关:PCS与光伏逆变器和UPS技术同源性强,国内电力电子技术相关企业广泛涉足UPS、IDC、光伏逆变器业务,此前已具备多年的产品经验,储能PCS产品开发具备优势。同时,大功率逆变器受上游原材料约束,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头部企业具备良好的供应链及库存管理能力,IGBT模块相对紧缺背景下保供能力凸显,我们认为具备规模和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2)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3)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具备成本和效率的双重优势,在电网侧大储和工商业侧储能中有望迎来机遇。 4)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