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2023-10-13 产业服务总部 饲料养殖团队 核心观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生猪产业链汇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兽药疫苗、肉制品加工、冷链储藏运输以及餐饮零售等多个环节,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生猪产业规模集约化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环保风险也与日俱增。虽然在养殖技术提升和政策的保驾护航下,生猪产业发展风险有所减弱,但是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却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改善。为了稳定生猪产能,用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生猪期货成功面市。 本文对生猪上市以来的运行情况、产业参与模式进行了介绍,整体生猪期货上市两年多,成交规模逐渐扩大、生猪期货合约的流动性较强、期现关联度越来越强、期现回归较好、产业客户参与度提升,发挥了期货的价格发现与风险规避功能,为生猪产业主体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稳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最后对进一步提高生猪期货服务产业提出了建议和举措。 公司资质 长江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咨询业务资格:鄂证监期货字[2014]1号 饲料养殖团队研究员 韦蕾 :(027)65777092 从业证号:F0244258 投资咨询编号:Z0011781 联系人 叶天 :(027)65777093 从业证号:F03089203 刘汉缘 :(027)65777094 从业证号:F03089203 姚杨 :(027)65777095 从业证号:F03089203 生猪期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一、国内生猪产业发展现状3 二、生猪期货介入机遇与运行情况5 (一)生猪期货成交量稳步上涨,市场承载力在逐步加强5 (二)生猪期现货相关性高,价格发现功能较强6 (三)期现回归情况良好,交割顺畅助力产业套保7 (四)生猪产业客户期货参与度稳步增加9 三、生猪产业期货运用模式多样化10 (一)直接参与方式10 (二)间接参与方式13 四、进一步提高生猪期货服务产业的建议和举措17 (一)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有序活跃市场17 (二)增加品种和服务供给,满足产业企业需求17 (三)加大政策支持和试点推广的力度和范围17 一、国内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和消费国,生猪产业链汇集科研、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种猪扩繁、商品猪饲养、生猪屠宰、兽药疫苗、肉制品加工、冷链储藏运输以及餐饮零售等多个环节,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构建了长效发展机制,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猪产业开始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是生猪养殖规模稳步扩大。尽管受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影响,国内生猪产能大幅去化,2019—2020年生猪产量大幅下滑,但是随着非瘟疫情得到控制叠加政策扶持,整体产能快速扩张,2020年底开始我国生猪产量逐步恢复至常态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量同比增4.27%至7亿头,猪肉产量同比增4.63%至5541万吨,在连续三年回升后已达到近十年间的中等水平。地理分布上,我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华中、西南、华南、华东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前十大猪肉主产省为四川、湖南、河南、云南、山东、湖北、广东、河北、广西、江西,其中四川、湖南和河南三省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24.74%。 图1:各国生猪产量占比图2:各国猪肉产量占比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长江期货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长江期货 图3:国内生猪出栏量与猪肉产量图4:各省猪肉产量与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长江期货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长江期货 二是生猪养殖结构逐步由小散养户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我国生猪行业集中度较低,长期以散户养殖为主要饲养方式。不过随着行业环保要求趋严、国家政策支持规模化和非洲猪瘟淘汰小散户等因素的影响,行业分化加速,目前规模化养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从出栏量来看,2011—2020年期间,国内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出栏量占比从63.40%降至43.00%;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出栏量占比从36.60% 提升至57.00%。同一时间内,年出栏1-49头的户数占比下降了1.76%,而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户数占比上升了0.47%。与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相对应的是头部养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显著增长,定价逐渐从屠宰端向养殖端转移。2019—2022年期间,12家上市生猪企业的年出栏市占率从8.65%涨至18.04%,其中牧原股份占了8.74%。 图5:2000-2020年不同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占比图6:生猪养殖年出栏户数占比 数据来源:同花顺长江期货数据来源:同花顺长江期货 图7:12家上市公司出栏量图8:12家上市公司出栏市占 数据来源:同花顺长江期货数据来源:同花顺长江期货 三是政策关注度增强,为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10年之后国家基本每年都会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主要侧重于产业升级、行业环保、疫情防控及产能恢复等,推动全国生猪行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同步发展,比如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用于提高种猪生产水平、提高养猪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障母猪正常生产能力、提高生猪养 殖效益;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对达到一定规模标准的生猪养殖企业给予一次性临时补贴等方式扶持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通过全国普遍推行环保政策,治理污染、绿色养殖、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升级;为了遏制非洲猪瘟疫情扩散,政策调控以加强生猪调运管理、规范生猪调运、做好生猪扑杀补贴工作;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致力于将非洲猪瘟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启动猪肉收储抛储政策稳价保供等等。通过政府调控和行业监管的有效结合,及时调整政策指导方向和市场制度,确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生猪产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环保 风险也与日俱增。虽然在养殖技术提升和政策的保驾护航下,生猪产业发展风险有所减弱,但是生猪养殖的市场风险却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在生猪供求关系中,需求相对稳定,而供应却因养殖端的非理性逐利呈现周期性波动,导致生猪价格和养殖利润呈现周期性波动,即“猪周期”。目前我国生猪产业中小散户占比仍大,由于信息渠道单一,市场判断能力偏弱,容易出现非理性的趋同行为;叠加资本过度介入生猪养殖行业,猪价波动更为剧烈,因此周而复始的猪周期循环已成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生猪期货介入机遇与运行情况 从2018年年底开始,因受到非洲猪瘟、环保限产、粮食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大幅上涨,进入超级猪周期。为了稳定生猪产能,用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一方面全国各地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生猪产能得以快速恢复,生猪价格回落;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生猪期货产品的上市,在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 (一)生猪期货成交量稳步上涨,市场承载力在逐步加强 从中国期货业协会公布的生猪期货成交量及成交额数据来看,生猪期货自2021年 1月上市600多个交易日以来,成交量及成交额呈现双双增加的趋势。其中2023年月 均成交量约为88.17万手,较2021年增长69.76%,成交活跃度逐年增长;截至2023 年9月,生猪期货累计成交额接近6万亿,日均持仓量已超13万手,分别是上市月份 的3倍、7倍左右。用生猪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的比值来看,上市以来平均达到了8 倍,最高达到12倍,说明生猪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比较强,投资者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整体生猪期货市场承载的资金体量逐渐增厚,流动性逐渐增强。 图9:生猪期货成交量及成交额图10:生猪期货成交量/持仓量比值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长江期货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长江期货 (二)生猪期现货相关性高,价格发现功能较强 生猪期货反映未来某个时间的生猪供求关系变化和价格走势预期,生猪期货与现货走势的关联程度是检验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风向标。从河南的生猪现货价格与生猪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走势图来看,因上市首个合约为远月09合约,离现货时间较远,供需预期与现实差异较大,导致前期两者走势偏差也大,不过随着时间的拉近,期现市场同步性较高。截至2023年10月9日,生猪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性达0.85,两者走势基本趋于一致。 从期限结构来看,期货合约也较好地反映了生猪现货的季节性变化。生猪供需受气温与节日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趋势。全年需求旺季在国庆中秋节的9-10月、12月,年后回落;需求最差的是春节后的3-4月,二季度低谷后随着气温降低而增加。我们可以看到生猪的9、11、1月对应合约的价格相对偏高;3、5月对应合约价格相对偏低。从价格相关性以及期限结构来看,说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进一步增强。 目前上市的2409合约定价17000元/吨附近,表明明年9月的生猪现货预期17元/公斤,反映了市场对当下生猪产能继续去化以及需求较好的供需预判,可以给产业未来一年的生产计划做指引。同时政府主管或宏观决策部门也可以参考生猪期货价格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的预研预判,科学引导生猪相关行业调整生产经营的规模和方向,从而改善行业指导与宏观调控方式,以实现国家稳定生产、保障供给的宏观调控目标。 图11:生猪期货连续合约收盘价与河南生猪现货价图12:2023年10月9日期限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长江期货数据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长江期货 (三)期现回归情况良好,交割顺畅助力产业套保 期货价格反映未来的价格预期,一般距离交割日时间越长,期货价格受干扰的因素也越多,市场对未来的预判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但随着交割日时间临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关性不断提高,期货价格会更加趋近于现货价格。从上市以来的交割合约来看,进入交割月后期现逐渐收敛,最终实现回归,期现价差均值-646元/吨,价差范围在-2690、1510元/吨之间,期货贴水交割概率85%,但2022年5月交易所修订交割升贴水以后,期现价差明显回落,价差范围降至-555、655元/吨之间。其中生猪期货的交割机制促进期现价格的回归,为产业客户套保提供了保障,目前生猪交割库点已从上市之初的14家增加至42家(含集团交割库分库36家及非集团交割库6家),已覆 盖华中、华北、华东、西北、西南等多个生猪主要产区,最大仓单量增加至5.6万吨, 约是上市之初的2.5倍。截至2023年10月生猪累计交割934手,2021年、2022年、 2023年分别为54手、675手、205手,市场从第一年的尝试到大量交割,再到现在的交割减少,说明生猪交割顺畅,不过市场逐步成熟后,期货价格回归更好,产业不需要通过过多的交割就可以达到价格回归的目的。 表1:生猪期货上市以来的交割情况 (四)生猪产业客户期货参与度稳步增加 生猪上市两年多,产业链企业经历建立认知、熟悉理念、掌握方法到运用工具的渐进过程,目前参与期货市场的产业企业越来越多。在生猪养殖前20家龙头企业中,一半以上成为生猪期货交割库。从交割库的设置可以看到,目前的库点背后全都基于养殖业。因此规模集团厂、上市公司等大的养殖企业的套保相对活跃,中小养殖企业慢慢跟随,产业链下游企业少量尝试摸索,还需要培育。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发布开展商品期货套保公告的上市猪企由2021年的13家增至16家,涉及资金超过60亿元。其中中粮家佳康、牧原、德康农牧、唐人神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六和等龙头企业均已参与生猪期货套保,且已成为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带动更多产业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大商所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400余家生猪产业链相关企业申请生猪期货套期保值资格。同时,中小养殖户和养殖企业对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联合推出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也持积极参与态度,2021—2022年大商所共支持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368个,涉及生猪数量112.9万头,累计实现赔付4.23亿元,地点覆盖河南、四川、湖南等养猪大省。今年以来,已有江苏、广西、广州等地政府明确对生猪“保险+期货”继续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