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债券收益率上行,9月公允价值计量的产品有亏损,纯债类理财产品冲击尤其明显。9月我们模拟的相关产品收益情况体现为:纯债类产品收益下降30BP,“纯债+非标”产品收益率下降约10BP,“固收+”产品收益率下滑约50BP,而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获得约10BP正收益。 债券回撤也伤人,理财规模与结构的三重冲击:(1)总体影响:除季末回表效应外,收益因素导致存量理财规模略有下降。9月理财产品存量规模不到26万亿元,环比上月下降0.9万亿元。(2)腾挪效应:收益确定的现金类理财和封闭式理财边际上获得资金腾挪。9月份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773只。从兑付情况来看,大约2/3的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3)新发冲击:募集规模处于低位,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行。9月份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约2480亿元,处较低水平,且以封闭式产品为主。同时,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降低,9月份新发产品平均比较基准约3.46%。 化债博弈,红利策略与择时止盈,利率中枢波动时期头部银行理财的应对举措。(1)短期基于城投打好底仓。随着近2万亿元再融资债的推出,出于短期政策博弈,短久期城投(2年内)确定性最强,随着化债持续,三年后城投主体产业化转型,依赖城投导致理财资产荒加剧,股份行和城商行受冲击最大。(2)红利资产增厚收益。头部理财子探讨通过“红利”策略增厚收益,增加资产多元性,如通过固收资产打底,配置10%-20%的红利资产(包括高股息权益资产、Reits资产),包括直投高分红资产或红利策略公募基金。(3)阶段止盈保住果实。近期多家机构在利率中枢阶段性高点,为投资者提供止盈目标清晰、止盈策略严格的产品。该产品本质是附加了达到止盈目标收益率后提前终止的条款的封闭式产品,同时避免债券收益波动带来的资本利得损失。该类产品一般有止盈目标收益率、最低运作期(一般3个月以上)和止盈观察期(比如12个月)等要素。总体上,寻找增量资产赛道和存量资产适当择时是当前应对资产荒和基础资产波动较大的较好策略。 收益拟合:短期收益有所波动 在经历了2022年底的下跌冲击后,开年以来各类产品收益水平均有较好表现,9月份收益表现略有波动,但整体来看理财投资客户有一定赚钱效应。我们以组合管理的思路拟合了主要类型银行理财产品的业绩表现,9月我们模拟的相关产品收益情况体现为:纯债类产品收益率-0.3%,“纯债+非标”产品收益率-0.1%,“固收+”产品收益率-0.5%,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0.1%。 图1:2021年以来各类理财产品收益拟合情况 (4)现金管理类:按照货币基金指数。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以配置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利率债交易为辅)、权益(以通过委外投资为主)、非标资产(收益水平参考信托产品报价),附录进一步整理相关基础资产收益情况。 存量:规模略有下降 9月份存量规模略有降低。9月理财产品存量规模25.5万亿元,环比上月下降0.9万亿元,距去年十月份约30万亿元的高点还有不小的距离。目前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仍是理财产品的绝对主力,今年以来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震荡,固收类产品规模有所恢复。需要注意的是,普益口径下的理财产品规模与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有所差异,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前者的统计结果,并保持前后口径一致。 图2:2021年以来理财产品存续规模 图3:2022年以来不同投资性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是绝对主力 图4:2022年以来不同投资性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现金管理类产品 图5:2022年以来不同投资性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固收类产品 新发:募集规模处于低位,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行 9月份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2480亿元,处于较低水平。9月份新发行银行理财产品2363只。按照募集规模统计,从产品投资性质来看基本都是固收类产品,从运作模式来看大部分是封闭式产品。 此外,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降低,9月份新发产品业绩平均比较基准3.46%。 图6:2022年至今新发产品初始募集规模 图7:不同投资性质理财产品发行规模 图8:不同运作模式理财产品发行规模 图9:新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情况 到期:大部分产品达到业绩比较基准 9月份到期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773只。从兑付情况来看,大约2/3的产品达到了业绩比较基准。 图10:到期产品兑付情况 附录:银行理财配置主要资产收益表现 银行理财产品基础资产包括债券(以配置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利率债交易为辅)、权益(以通过委外投资为主)、非标资产(收益水平参考信托产品报价)等,相关资产的近一年表现以及近一个月(灰色方框内)表现情况如下。 图11:AAA信用债近一年走势 图12:沪深300近一年走势 图13:公募基金近一年走势 图14:2022年年初至今集合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