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WWF]: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2021-2022年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2021-2022年报

公用事业2023-09-26WWFM***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2021-2022年报

CHINA WWF CHINAANNUAL REPORT 2021-2022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3目录CONTENTS0405060910121618202331374351636771757678798184859296971: 使命与愿景2: 首席代表寄语3: 我们的工作区域4: 物种保护 ·大熊猫 ·东北虎 ·雪豹 ·长江江豚 ·打击濒危旗舰物种非法贸易5: 气候与能源6: 森林与草原7: 海洋8: 可持续食物消费与绿色供应链9: 淡水与湿地保护10: 国家公园11: “自然向好”政策倡导12: 共建绿色“一带一路”13: 与众同行 ·品牌推广 ·社交媒体矩阵 ·地球一小时 ·国际熊猫日 ·环境教育14: 报告出版15: 政策建议16: 财务报告17: 合作伙伴Cover photography: © Shutterstock / GUDKOV ANDREY / WWF© naturepl.com / Edwin Giesbers /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5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我们致力于:·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的消费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WWF 于 1961 年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WWF 在全世界超过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办公室、拥有 6000 多名全职员工,以及超过 500 万名志愿者。作为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华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非政府组织,WWF 在中国的工作始于 1980 年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使命与愿景首席代表寄语日月双飞箭 , 光阴一掷梭。过去两年是不平凡的两年,在地球上的每个生命都面临的两大挑战——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丧失面前,我们充满了使命感和紧迫感。极端天气所带来的种种损失,警示着人类社会必须作出刻不容缓的有效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 2022》显示,从 1970 年到 2018 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 69%。尽管如此,过去两年,人类社会在携手合作,应对愈加棘手的两大挑战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进展:2022 年 11 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 27 次缔约方大会(COP27)通过了“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设立旨在帮助脆弱国家应对气候灾难的损失和损害基金;一个月后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 15 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上,“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及一揽子配套措施的通过,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蓝图,让我们看到了全球合作带来的曙光。气候危机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两大环境议题,而“自然向好”是有效的解决路径。“自然向好”能造福于我们和后代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为气候、粮食和水资源的安全保障提供帮助,并指引我们转向可持续的消费与发展模式,进而有效支持我国“双碳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实现。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迫在眉睫,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全球议程中从未如此突出。作为全球最大的环境保护组织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也将会继续深耕我们所热爱的事业,用行动引发转变并取得成果,以此将积极的信息不断传递四方。在通往“自然向好”目标的道路上,我们唯有齐心协力,方能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7北京1上海2深圳3武汉4成都5长春6长沙7西安8打击非法野生物贸易森林食物环境政策气候与能源绿色金融淡水资源保护环境教育海洋保护粤港澳大湾区生态保护长江中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濒危物种保护(长江江豚)环境教育濒危物种保护(大熊猫、雪豹)社区可持续发展濒危物种保护(东北虎)淡水资源保护(黑龙江流域生态区)可持续农业和草原保护淡水资源保护濒危物种保护(大熊猫)环境教育我们的工作区域12876354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9© naturepl.com / Klein & Hubert / WWF物种保护· 大熊猫· 东北虎· 雪豹· 长江江豚· 打击濒危旗舰物种非法贸易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11为不断健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促进高效有序的管理和清晰的自然资源产权归属,2022 年初,在 WWF 的支持下,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联合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等科研院校和国际机构,围绕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成效评估这个主题,依托 WWF 和世界银行开发的 METT 工具,开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成效评估标准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大熊猫支持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开发© Fritz Pölking / WWF2022 年 6 月,WWF 在都江堰保护小区推动的大熊猫友好型社区产品中的灵芝,作为国内首个药用作物成功获得欧洲农业可持续评估(FSA)认证;并通过前期市场调研和分析、筛选甄别潜在购买商,帮助社区与美国公司以高于市场 15%的收购价格签订了购销协议,促进了当地社区居民增收。同时,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发展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推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WWF 邀请了相关专家为当地社区居民提供现场技术指导、技能培训和实践大熊猫友好型社区产品灵芝获FSA认证讨论会大熊猫友好产品示范种植基地林芝示范种植基地工作启动后,WWF 与管理局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安排部署任务,建立起工作组,尝试多方合作共同探索建立科学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目前评估指标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在通过与专家组的进一步测试和修改后,计划在 2023 年尝试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范围开展第一次保护管理成效评估。示范,以巩固社区居民对大熊猫友好型产品认证体系、可持续种植技术和工艺知识、栖息地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及保护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其影响覆盖了 100 余户社区居民。数年来,WWF 一直在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区推动建立大熊猫友好型产品示范种植基地,并且积极推广大熊猫友好型产品的种植和认证标准。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的典型代表,大熊猫友好型产品种植和认证示范不仅对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在国家公园建设中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为未来我们能够继续在更多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边社区推广大熊猫友好型的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132021-2022 年,WWF 联合东北林业大学制定了东北虎栖息地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与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合作伙伴对老爷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区域的野生东北虎栖息地质量进行了评估,深入了解了东北虎在此区域的适宜栖息地分布和威胁因素,为东北虎种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和恢复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2021年7月,在整合近10多年东北虎研究的基础上,WWF作为主要作者在《生物保护》(Biological Conservation)期刊上发表了《整合评估呼吁建立东北亚的可持续的东北虎集合种群》(Intergrated Assessments Call for Establishing A Sustainable Meta-population of Amur Tigers in Northeast Asia);8 月 ,在《 自东北虎保护和恢复野生东北虎栖息地2022 年是中国虎年,在上一个虎年——2010 年,全球仅存约 3,200 只野生虎,经过 12 年的保护努力,全球野生虎种群逐渐恢复到目前的约4,000只。WWF 回顾了 12 年的全球野生虎保护之路,从共同推动 13 个老虎分布国达成“TX2”目标的重大承诺到推动的“以人为本”老虎保护方法;从推行 CA|TS 老虎保护地管理标准到管理人兽冲突;从促进连通栖息地到协调跨境保护;从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到反盗猎管理,WWF 和合作伙伴积累了宝贵的保护经验。在多方努力下,长达百年美丽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然保护地》期刊发表了《中国东北虎自然保护地生态廊道空间规划》。研究表明 2013-2018 年在中国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区域共监测到东北虎至少 55 只。这些区域最少可支撑 300 只东北虎的生存,且恢复和管理东北虎分布区间的 4 个国内生态廊道和 4 个中俄跨境区域廊道以及东北虎栖息地修复是中国东北虎种群恢复的重要前提。的野生老虎种群数量衰退的趋势终于得到了扭转。在拯救老虎的同时,我们也拯救了其他很多物种。“经过多年的保护努力,虽然全球老虎数量在增加,但老虎的分布范围却在持续缩减,如今的老虎种群分布在其历史栖息地面积的 5% 以下。在2022 虎年老虎日之际,恢复全球野生虎种群和保护栖息地工作需要加强一切必要的保护行动,以实现长期的老虎保护成果。”——WWF 全球老虎生存计划(TAI)负责人 Stuart Chapman2022 年,WWF 联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和东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开展了东北虎栖息地修复试点工作。该项工作的目标是在试点区域为东北虎营造其偏爱的红松针阔混交林。WWF 和合作伙伴在 14 公顷东北虎的核心栖息地,补植了红松、核桃楸、水曲柳等树种共计 3 万余株,有效地改善了试点区域内东北虎栖息地的完整性。2021-2022 年,WWF 与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等合作伙伴,系统的总结和回顾了过去三十年来中俄两国合作保护老虎的历程,其中包括政府、科研高校、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在促进东北虎、豹种群保护和恢复中所作出的努力。中俄合作保护树立了国际野生虎保护跨境合作的典范,为野生虎、豹种群的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2022 年,WWF 与中国东北虎栖息地的合作伙伴们共同探索和完善反盗猎监督与评估机制(SAMAP),该机制旨在帮助合作伙伴提升日常巡护和管理能力,激发保护团队的工作热情,提升反盗猎成效,以达成“零盗猎”的目标。机制通过网格化及数字化的方法,将巡护员、社区志愿者和执法人员紧密结合,通过管理工具科学评估每位网格员及各管理者的工作成效。项目试点期共有 9 家合作伙伴参与,试点区域位于 3 个主要的东北虎分布景观区: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巡护、社区及执法网格员人数由最初的 105 人升至目前的 285 人,共计巡护 2,903 次,发现并清缴猎套 78 个,有效的提升了约 3,000 平方公里栖息地区域的反盗猎管理成效。中俄东北虎豹跨境保护合作历程加强东北虎家园的日常巡护与管理SAMAP 巡护日常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SAMAP © 巡护日常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树木补植 © 一个地球SAMAP Logo ©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年报 WWF CHINA ANNUAL REPORT 2021-2022 152022 年 12 月 29 日,WWF 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和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在线上成功开展了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培训。WWF 邀请了国内和国外共计 11 位专家,以授课的形式,全面介绍了保护地管理相关的内容:从自然保护地建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世大控股年报 2021-2022

港股财报2022-07-03
hot

2021-2022罗戈物流行业年报

交通运输
罗戈研究2022-09-15
hot

鳄鱼恤2021-2022年报

港股财报2022-11-03
hot

HYPEBEAST年报2021-2022

港股财报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