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工程安全监测“小巨人”,能源、水利等行业驱动增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工程安全监测“小巨人”,能源、水利等行业驱动增长

2023-09-20诸海滨、赵昊开源证券杨***
工程安全监测“小巨人”,能源、水利等行业驱动增长

看点一:扎根行业20余载,打造安全监测仪器龙头供应商 基康仪器从事智能监测终端(精密传感器+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和安全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及服务,2022年分别占比74%/26%,客户主要为能源、水利、交通建筑、智慧城市和地质灾害等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施工局、高校等。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2.99亿元(+15%),归母净利润达6054.98万元(+20%),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1%/20%。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2/0.86/1.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2/0.61/0.7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3.9/11.7/10.0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工程安全监测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以及下游需求的稳定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看点二: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超20%,科学仪器加速国产化之路 从生产总值来看,2022年国内GDP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5.3%。2020-2022年我国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2022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0%,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37.80%,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各行业安全监测发展的政策,推动科学仪器国产替代的加速。公司参与了国内大多数核电站的安全监测项目,对国外振弦式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原理的仪器逐步实现了国产替代,加深拓宽公司业务的“护城河”。 看点三:下游行业稳定增长,工程安全监测产品是基础设施建设的“耳目”能源、水利、交通行业是公司业绩的支柱,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这三个行业工程安全监测领域。2023年前8个月我国新开工水利项目和投资完成额均创新高,公司已在相关领域进行布局。整体来看,预计“十四五”期间能源、水利、交通三个细分行业年均市场空间约31.43亿元,2021年能源、水利、交通行业营收为2.13亿元,占公司营收的82.20%,市场占有率合计6.78%,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智慧城市(公司涉及公共基础设施安全监测部分)、地质灾害行业(公司涉及地质灾害、地下水和矿山地质的安全监测领域)将成为公司的业绩增长点。 风险提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放缓的风险、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1、看点一:扎根行业20余载,打造安全监测仪器龙头供应商 公司成立于1998年,业务为智能监测终端(精密传感器、智能数据采集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安全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及服务。以精密传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为载体,以监测与预警云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为能源、水利、交通、智慧城市、地质灾害行业客户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提供便捷、可靠、专业、智能的数字化服务。 图1:公司成立于1998年,为智能监测终端产品“小巨人”企业 从1998年起聚焦振弦式传感技术研究,2004年逐步研发光电传感技术,并投产了四类光电传感仪器,2007年在行业率先推出了全品类光纤光栅岩土工程监测仪器,2012年着手研究物联网集成应用技术,并开始打造基康G云平台。近年来,公司转移重点至云平台集成技术,推出了G云综合管理平台V6.0、G云三维展示平台V1.0等多种软件,并获得一系列软件著作权。 图2:公司1998年起聚焦振弦式传感技术研究,近年来转移重点至云平台集成技术 从股权来看,截至2023年上半年,蒋小钢直接控制公司28.88%股份,并分别通过新华基康、其一致行动人蒋丹棘间接控制公司5.77%、3.16%股份,蒋小钢先生与蒋丹棘女士为父女关系,蒋小钢直接及间接合计控制公司股份比例为37.81%,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图3:蒋小钢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1.1、业务领域:智能监测终端+安全监测物联网,前者2022年创收74%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监测终端(精密传感器、智能数据采集设备)、安全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以精密传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为基础,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为载体,以监测与预警云服务平台为核心,构建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为能源、水利、交通、智慧城市及地质灾害行业客户在工程安全监测领域提供安全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及服务,包括系统设计、系统集成、施工建设等。 表1:智能监测终端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应用于工程安全监测领域 智能监测终端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18-2022占公司营收80.30%、79.24%、67.95%、75.00%、73.72%,整体保持较高水平。公司智能监测终端包括精密传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设备两类产品,其中精密传感器作为优势产品占据较高比例,且增幅较快。2021年公司智能监测终端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34.72%,其中,精密传感收入为1.58亿元,同比增长40.42%,为公司主要销售增长来源。近年来,随着下游各行业需求的增加,传统精密传感器设备的销售收入稳步上升。 图4:2022年智能监测终端收入2.20亿元(单位:亿元)图5:2021年精密传感器收入1.58亿元(单位:亿元) 安全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主要为系统集成类工程项目,根据项目需求,不仅提供智能监测终端产品的供货,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相关土建、智能监测终端产品安装、埋设、调试、培训,以及项目验收、监测数据整理计算分析与软件系统上线运行、展示、维护升级等工作,为项目建立一套及时反馈建筑物运行工况的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感知层(精密传感器)、传输层(数据采集仪)、应用层(云平台软件)工程监测物联网服务。 图6:公司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工程监测物联网服务 公司基于长期的研究开发,后续推出的物联网数据采集汇集平台——G云平台,提供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G云终端产品,具有性能强、稳定性高、兼容性好等特点。G云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服务于监测行业的开放云平台和数据中心,在用户与各种监测设备之间架起了一座方便、快捷的桥梁。为用户提供传感器数据、视频图像、图片远程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及预警信息发送等多种服务,实现云存储、实时监控、可视化管理、数据预警、风险控制等第三方公共服务。 图7:G云是开启监测行业物联网的重要一步 受下游各行业需求增加影响,2018-2022年公司营收规模由1.53亿元增长至2.99亿元,CAGR18.31%,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由于行业客户资本开支行为多发生在下半年,公司营收存在季节波动性,2022H1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增长28.94%,占2021年全年收入43.46%。安全监测传感器及智能仪器仪表主要用于电力能源、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客户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设计院、科研院所等,通常在每年第一季度制定投资计划,年度资本开支如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等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因此第一季度收入较少,收入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图8:2018-2022年,公司营收CAGR为18.31% 公司高毛利智能监测终端产品销售占比波动较大,导致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有较大起伏。2018-2023H1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1.58%、52.57%、49.39%、51.60%、50.79%、57.06%。公司智能监测终端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品牌知名度良好,因此销售毛利率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22年智能监测终端毛利率为60.92%,占总营收的73.72%,占比同比减少1.28pcts。解决方案类产品不仅涉及设备的供货,还需提供辅材、运输、钻探施工、安装调试等一系列土建工程等服务,因此销售成本较高,毛利贡献来自于自产设备的供货,2022年解决方案类产品毛利率为22.38%,与智能监测终端产品毛利率差距较大。 图9:公司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变化影响而波动 图10:2022年智能监测终端毛利率为60.92% 2020年受疫情影响,当年业务招待费和差旅费用下降较多,销售费用率下降较为明显。2018-2023H1年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166.16万元、2301.14万元、1966.04万元、2892.24万元、2994.52万元、1406.64万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4.20%、13.45%、9.26%、11.16%、10.02%、10.54%。公司整体管理费用率目前维持在10%左右。 2018-2023H1年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1977.44万元、2035.45万元、2057.74万元、2526.93万元、2614.60万元、1249.86万元,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2.96%、11.90%、9.69%、9.75%、8.75%、9.37%。 图11:目前公司销售费用率整体维持11%左右 图12:目前公司管理费用率维持10%左右 由于下游需求增加,公司收入增长,同时费用控制良好,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导致公司净利率逐年攀升,净利率由2018年的9%上升至2023H1的23%。 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1424.87万元上升至6054.98万元,CAGR为43.58%,呈快速增长态势,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17%,增速有所放缓。 图13:公司净利率逐年攀升,2022年为20.26% 图14:2018-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CAGR为43.58% 1.2、客户资源:覆盖能源、水利等5大行业,多为大中型企业及设计院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智能监测终端和安全监测物联网解决方案及服务。公司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工程安全监测领域,最终客户主要为能源、水利、交通、地质灾害、智慧城市等行业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施工局、高校、系统集成商等。公司客户包括终端用户、承包商和贸易商三种类型。 表2:公司客户包括终端用户、承包商和贸易商三种类型 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金额为8535万元,较上一年增加3804万元,销售收入合计占比28.55%,而2021年占比仅为18.25%。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依次为中国电建、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北京SOIL仪器、中油龙慧,其中最大客户中国电建占总营收的14.67%,客户集中度适中。2022年最大客户占总营收11.78%,客户集中度略有降低。下游客户集中在能源、水利、交通、智慧城市及地质灾害等行业领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设计院、施工局、高校、系统集成商等单位。 图15:2022年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增加3804万元 图16: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28.55% 1.3、竞争优势:特有振弦式传感技术,智能数据采集设备扩产翻倍 1.3.1、技术优势:近五年公司研发费用率超7%,2023H1已获得国家专利43项 公司经过多年在工程安全监测传感器行业的持续探索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工艺,在行业通用技术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和创新,逐步形成了公司的特有技术,目前公司已掌握4项行业通用技术、11项特有技术。公司通过申请专利对特有技术进行保护,截至2022年末,获得了国家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公司各年研发投入较为稳定,2022年研发费用2168.31万元。受营收增长影响,研发费用率逐年下降,2018-2022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1.52%、10.69%、8.73%、7.57%、7.26%。 图17:2022年研发费用2168.31万元,研发费用率7.26% 公司通过多年的创新和积累,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包括振弦式传感技术、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光电传感技术、物联网集成应用技术、云服务平台应用技术等5大核心技术。 (1)振弦式传感技术应用于各类振弦式传感器,公司参与了十几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写,研发生产的振弦式传感器具备高耐久性、高精度等特点; (2)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应用于各类光纤光栅式传感器,具备高性能、抗干扰、高稳定性、超远距离传输等优势; (3)光电传感技术利用光电转换效应测量建筑物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公司在光电传感领域已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基于“CIS的光电式位移传感器”发明专利技术开发的产品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