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 可持续供应链驱动企业价值回归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绿色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 第二章:绿色供应链5 第三章:可持续计划7 第四章:可持续采购9 第五章:可持续物流11 第六章:可持续生产运营13 结语15 前言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供应链已经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绿色供应链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在1996年正式提出,旨在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优化整个供应链过程,综合考虑资源效率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感。 绿色供应链的出现源于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环保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绿色供应链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也需加强绿色供应链建设,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白皮书旨在探讨中国企业绿色供应链建设的概念和意义,提出打造绿色供应链的实践方法和建议。首先阐述了绿色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其次从绿色供应链、可持续计划、可持续采购、可持续物流以及可持续生产运营五大方面着重分析;此外,还将分享一些具体实践及成效,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为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提供参考,并驱动企业价值回归。 第一章: 绿色供应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推进绿色发展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 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促进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争取在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构建供应链绿色管理体系,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积极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将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政策环境支持: 自“十四五”以来,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部署,绿色供应链相关的政策制定步伐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均围绕绿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各项政策从推进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转型、完善绿色供应链制度等方面入手,形成了以管理制度为引领,推进绿色转型的政策框架体系,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农业农村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 划》,并完成首项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家标准GB/T33635--2017《绿色制造-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导则》等文件。此外,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供应链发展的地方性政策,这些政策文件进一步推动了企业从传统的以成本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向以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为中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转变。 企业责任意识增强: 企业顺应时代要求,纷纷将绿色供应链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的稳定器。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球领先企业相继发布绿色发展报告,从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资源节约、生态文明等方面,敦促企业通过绿色供应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同时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已经开始在设计产品时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零售企业也开始要求供应商提供环保材料和产品,推动整个供应链向环保方向转变。 绿色生产体系数量(截至2021年底) 绿色工厂 2783 绿色工业园区 223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96 来源:2023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 图一:绿色生产体系数量全民环境意识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能和生态价值。同时,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从“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和“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四大方面作出详细部署,为推动绿色消费低碳发展模式和提高环境绩效提供重要支撑。 南方周末联合新零售智库发布的《2021年商场绿色消费报告》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者了解“绿色消费”,其中年轻人对于“绿色消费”概念的知晓度较高。消费者作为市场的终端,其对于绿色消费的认知以及选择绿色消费品意愿的持续增强,也将激励企业推进绿色发展转型。 “绿色消费”知晓度 00后 79% 90后 70% 80后 53% 70后 46% 60后 67% 来源:南方周末联合新零售智库《2021年商场绿色消费报告》 图二:绿色消费知晓度绿色供应链科技创新: 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绿色供应链管理也得到了更好的支持和促进。在绿色供应链领域,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通过物联网,企业可以实时监测能源、水资源和废物排放等环境数据,从而更好地掌握环境状况,制定更加精细化的环保方案;区块链可以确保供应链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帮助消费者和企业更好地了解产品的来源和环保情况;人工智能帮助企业优化物流和运输,降低碳排放量。 中国的绿色供应链发展趋势日益明晰。众多因素,如政策扶持、企业责任感、消费者需求以及技术创新,共同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深化与拓展,从而促进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能够帮助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也能推动其向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 第二章:绿色供应链 2020年9月,我国提出的“3060”目标宣告着中国“双碳”时代的到来。近年来,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各行各业积极响应,许多企业也制定了碳减排目标与相应举措,一系列变化显示出我国正不断向低碳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碳达峰碳中和 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因势而动,明确减碳目标,定位减碳抓手,制定最适合自身的减碳路线与创新性举措,考验着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与战略眼光。在此过程中,供应链作为涵盖从产品研发、计划、采购再到生产与物流五大职能的产品增值网络,也是企业碳排放最大的环节,必然成为企业实现碳减排目标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毫无疑问,陆续出台的政策为企业发展可持续供应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节能减碳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挑战与阻碍。企业只有克服阻碍,化挑战为机遇,才能在竞争中胜利,在变革中发展。 图三:“碳达峰”和“碳中和”图例 安永发现,在设定“双碳”目标并推动减碳措施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面临来自成本与收益、方法与策略、管理能力与基础设施三大挑战。针对以上挑战,安永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思路和方向入手,化挑战为机遇,在变革中实现新的增长: 来源:安永于2022年5月开展的针对企高管的调研 围的战略和实施服务以实施转型 3% 战略管理 IT 财务部门 组织需要从第三方采购大范 供应链与产品研发 ► ► ► ► 购管理服务 关服务来实施转型举措,包括采 11% 组织内部有能力做出战略 决策,但是需要从第三方采购相 技能协助来实施转型举措 26% 举措,但是需要第三方的“总 体战略/指导”支持 组织内部有能力做出战略决策,但是需要第三方专家 75%的受访企业将需要某种形式的外部支持来 实现他们的目标,其中“总体战略与指导”尤为重要。 绝大多数受访企业认为接下来五年70%的转型升级工作会与建立可持续性有关。 可持续性活动并不局限于ESG/CSR部门—它是一项跨组织的活动。组织内需优先进行可持续服 务的职能部门有: 35% 向循环经济迈进 组织内部有能力实施转型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3. 25% 组织内部有所有所需的能力 未来5年内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首要目标 1. 受访企业的观点 组织内部有所有所需的能力 组织内部有能力实施转型举 措,但是需要第三方的“总体战略/指导”支持 组织内部有能力做出战略决 策,但是需要第三方专家技能协助来实施转型举措 组织内部有能力做出战略决 策,但是需要从第三方采购相关服务来实施转型举措,包括采购管理服务 首先,关于成本与收益,企业可以从“轻资产”的解决方案入手,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减碳举措。安永认为,企业在初试“双碳”项目时可以选择资金压力较轻的解决方案,循序渐进,深入变革。在方案选择时,企业可借助由安永大中华区数字化供应链与智能制造咨询团队开发和管理的供应链成熟度评估工具,整合各行业领先实践经验和成熟度评估结果,同时考虑自身发展轨迹以及所处行业特性,在充分分析企业自身优劣的基础上,对备选方案的成本及风险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对目标企业而言收益、成本、风险三者最优的减碳方案。第二,企业也可以在提升运营效率节能减排的同时,利用低碳经济实现差异化竞争,从而获得更高收益。企业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监管、减少浪费来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低碳经济所带来的新技术、新需求与新政策,从而实现财务表现上的新增长。第三,在方法与能力上,企业可以利用外部知识储备与经验优势快速确定“双碳”目标与路线,并建立相应能力。企业在进行低碳化转型时,尤其是在前期规划阶段,可以通过第三方商业服务机构结构化的知识储备以及海内外、跨行业的先进经验快速确定减碳目标与实施路线,同时将外部经验内化为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图四:企业需要外部支持以实现“双碳”目标 组织需要从第三方采购大范 围的战略和实施服务以实施转型 最后,制定减碳策略时,企业可以以自身供应链为中心,利用各部门的协同与优化能力,在产业链上下游寻找优化机会,快速精准控碳。一方面,产品通过价值链不断增值的过程,决定了企业绝大部分的碳排放量。供应链的优化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空间与可能性。因此,对供应链各环节的优化是企业实现低碳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供应链本身就肩负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任务,因此在联动合作伙伴进行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企业应充分利用其供应链协同能力,搭建绿色供应链生态,从而扩大低碳转型的规模,实现最大化协同效应。 第三章: 可持续计划 对于计划可持续的供应链,企业需要将低碳环保等可持续指标纳入考量范围,并借助集成数字规划等解决方案,制定符合可持续目标的计划,以降低浪费和碳排放,并实现库存及物流成本的节约。 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上述环节,在保证产品性能质量达标的同时,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建立可持续的供应链计划体系是实现资源消耗减少的重要手段。综上所述,企业需要从生产源头把握主动权,优化布局,减少浪费从而布局碳排放以助力可持续,并通过“开源”“节流”“监控”这三大抓手去实现供应链计划的可持续性。 一、可持续的客户需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和可持续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需要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全面考虑环保因素,并将其纳入到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在产品设计方面,企业应该注重循环经济原则和绿色设计理念,采用可再生材料、降低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等技术手段,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产品的可持续性;在销售方面,企业需要通过绿色营销策略,宣传产品环保特点、可持续性价值等信息,提升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从而推广环保产品。同时,这些客户需求也会对供应链下游的供应计划、进度安排和材料决策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环保要求,选择环保型材料、优化生产流程、合理规划生产进度等措施,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环保和可持续性水平,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二、优化分销需求计划(DRP) 优化分销需求计划(DRP)通过分析可持续性指标,从而简化产品进入市场的途径。通过优化分销网络,企业可以实现减少碳足迹和排放的可持续性指标。此外,DRP还可以帮助企业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效率。 三、降低库存缺货风险 可持续的供应商包括了各种不同的供应商,使用数字平台集成规划和业务运营的敏捷和自主规划,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供应链,并降低库存缺货风险。同时降低了因供应商短缺而导致库存缺货的风险。 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线的更换 为了减少碳足迹和排放的可持续性指标,企业可以优化供应计划和时间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