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创证券]: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任务榜单公布,加快推进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落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任务榜单公布,加快推进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落地

机械设备2023-09-17范益民、丁祎、胡明柱华创证券M***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人形机器人揭榜挂帅任务榜单公布,加快推进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落地

工信部揭榜挂帅,明确人形机器人核心基础及应用场景。2023年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五大核心技术基础方向明确,侧重感知层和算法层,加速推进旋转、直线电驱动关节、机械臂和灵巧手、高算力主控制器、高能量密度电池等产品的开发。结合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的趋势,我们建议灵巧手重点关注鸣志电器、伟创电气、江苏雷利等;旋转模组重点关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昊志机电、双环传动等;直线模组重点关注鼎智科技、秦川机床、恒立液压、贝斯特等;编码器重点关注奥普光电、汇川技术等;传感器重点关注柯力传感;视觉重点关注奥比中光、凌云光、奥普特;导航重点关注芯动联科、华依科技等。 8月叉车内销稳步回升,随车起重机出口增速放缓。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平地机主要制造企业统计,2023年8月当月销售各类平地机435台,同比下降24.5%,其中国内63台,同比下降26.7%;出口372台,同比下降24.1%。 销售各类汽车起重机1618台,同比下降13.1%,其中国内1077台,同比下降22.4%;出口541台,同比增长13.9%。销售各类履带起重机232台,同比下降11.8%,其中国内93台,同比下降31.1%;出口139台,同比增长8.59%。 销售各类随车起重机1849台,同比增长31.7%,其中国内1453台,同比增长33.1%;出口396台,同比增长26.9%。销售各类塔式起重机1591台,同比下降11.3%,其中国内1418台,同比下降18.6%;出口173台,同比增长239%。 销售各类叉车97657台,同比增长16.6%,其中国内61753台,同比增长15.4%; 出口35904台,同比增长18.7%。销售各类压路机1031台,同比下降13.6%,其中国内436台,同比下降30.8%;出口595台,同比增长5.68%。销售各类摊铺机78台,同比下降37.1%,其中国内64台,同比下降39%;出口14台,同比下降26.3%。销售各类升降工作平台18315台,同比下降12%,其中国内10978台,同比下降19.7%;出口7337台,同比增长2.67%。销售各类高空作业车338台,同比增长16.6%,其中国内334台,同比增长15.2%;出口4台,同比增加4台。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工控行业汇川技术、英威腾、伟创电气、信捷电气等;机器人行业鸣志电器、凯尔达、绿的谐波、埃斯顿等;机床行业海天精工、纽威数控、华中数控、奥普光电等;刀具行业欧科亿、华锐精密等;检测行业华测检测、谱尼测试、苏试试验等;工程机械行业三一重工、徐工机械、恒立液压等;激光行业联赢激光、华曙高科等;物流装备行业法兰泰克、兰剑智能、诺力股份等;工业气体杭氧股份。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景气度不及预期;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重点行业政策实施不及预期;公司推进相关事项存在不确定。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 一、行情回顾 (一)板块行情回顾 上周上证综指涨幅为0.03%,深证成指涨幅为-1.34%,沪深300涨幅为-0.83%。其中,机械(中信)板块涨幅为-2.20%。 机械各子板块油气装备涨幅最大,涨幅为1.76%;锅炉设备涨幅最小,涨幅为-4.93%。 图表1主要指数当周日涨跌幅(%) 图表2机械行业细分板块当周累计涨跌幅(%) 上周涨幅最大的是医药,涨幅为4.29%;涨幅最小的是计算机,涨幅为-4.02%;机械行业涨幅为-2.20%。 图表3全行业当周涨跌幅(%) (一)个股行情回顾 个股方面,上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钢研纳克(16.2%)、必创科技(15.3%)、文一科技(13.6%)、华亚智能(13.1%)、五新隧装(12.4%)。 图表4涨幅前五 上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先锋电子(-21.0%)、昊志机电(-15.3%)、康拓红外(-13.2%)、柯力传感(-13.2%)、慈星股份(-12.9%)。 图表5涨幅后五 二、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一)行业及公司研究报告 1、人形机器人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工信部揭榜挂帅,明确人形机器人核心基础及应用场景 事项:2023年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品、公共支撑、示范应用等创新任务,发掘培育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优势单位,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评论:构建五大核心基础,侧重感知层和算法层。全身动力学控制算法为核心基础首位,到2025年建立可支持不少于28个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高动态行走控制算法,实现平地、斜坡、台阶等环境的高动态行走,平地最大行走速度≥4km/h,最大奔跑速度≥9km/h。 感知层核心基础包括力传感器、MEMS姿态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到2025年完成人形机器人系列化力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满足驱动关节、手指、足底等肢体末端力测量需要,精度达到0.5%FS,响应时间优于0.03s;完成高性能、低成本的MEMS姿态传感器研制,具有较强的抗振动和抖动性能;完成小体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手部触觉传感器研制,实现指尖、指腹和掌面部位传感器阵列密度1mm×1mm(厚度≤0.3mm),力检测范围0.1N/cm2~240N/cm2 (10g/cm2~24kg/cm2)±5%,最小检测力10g。 三大执行器为重点产品,配合高算力主控制器和高能量密度电池。旋转电驱动关节到2025年实现减速器、电机、驱动器的集成,峰值输出功率密度优于600W/kg,峰值力矩密度优于100N.m/kg;直线型电驱动关节实现双向驱动伺服线性致动,推力覆盖500-10000N,推力密度不低于1500 N/kg;灵巧手集成位置、力、触觉等传感器,臂体重量≤9kg(其中灵巧手≤900g)。 围绕工业制造、灾害救援、危险作业、智慧物流、安防巡逻和服务娱乐六大场景,明确下游应用领域。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实现制造业环境中稳定行走速度不低于3km/h,可以操作不低于10种设备或工具,综合工况续航不低于4h;在灾害救援领域,地形攀爬能力不低于 50cm ,移动速度不低于5km/h;在危险作业环境中,准确率达到95%以上; 面向智慧物流,实现自主移动速度≥4km/h;双臂负载能力≥10kg;安防巡逻中,单次运动里程不小于6km,负重不小于5kg;面向服务与娱乐等场景,能够与人类进行比较流畅的沟通,能通过手势、自然语言进行沟通,基础动作单元不少于15种,落地应用场景不少于10个。 行业投资评级与投资策略: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结合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的趋势,我们建议灵巧手重点关注鸣志电器、伟创电气、江苏雷利等;旋转模组重点关注绿的谐波、中大力德、昊志机电、双环传动等;直线模组重点关注鼎智科技、秦川机床、恒立液压、贝斯特等;编码器重点关注奥普光电、汇川技术等;传感器重点关注柯力传感;视觉重点关注奥比中光、凌云光、奥普特;导航重点关注芯动联科、华依科技等。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国内厂商产品开发进度、核心客户导入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成本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等。 2、华锐精密(688059)深度研究报告:刀具高端迈进,产能逐步释放,渠道有序拓展 国内硬质合金刀具制造领先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掌握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全流程研发生产工艺技术,产品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削三大系列数控刀片,并积极拓张整体刀具、刀体、金属陶瓷刀片等业务,产品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2017-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1.34亿元增长至6.02亿元,CAGR达35%;归母净利润由0.31亿元增至1.66亿元,CAGR达39.64%,公司成长迅速。 切削刀具是典型的周期性工业耗材,制造业升级催化国产替代需求。2021年全球刀具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国内市场规模近500亿元。国内刀具市场较为分散,中低端产品竞争混乱,头部国产品牌通过研发和创新发力,向高端刀具市场渗透。根据《从进出口数据看硬质合金刀片发展趋势》数据,进口数控刀片均价为30元/片左右,国产内销均价为7元/片左右,出口均价为9-10元/片,进口与国产刀片单价价差较大。我国机床数控化率提升空间大,需求量保持提升态势,在下游制造业升级背景下,刀具市场结构有望向中高端优化。公司硬质合金刀片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三,营收和盈利能力位于国内行业前列。 把握数控刀具关键工艺,逐步迈向高端。公司重视研发,关键加工工艺自主可控,募投项目提升公司竞争力。1)IPO项目:主要布局数控刀片、金属陶瓷刀片、整体刀具等,助于有效解决数控刀片产能瓶颈,提升刀片的加工精度、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切削性能。 2)可转债项目:主要布局精密数控刀体及各类高效钻削刀具,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公司IPO募投和可转债项目建成达产后,产能将逐步提升、产品种类将逐步丰富、价值量将逐步提升。 国内优化渠道布局,海外扩张销售渠道,逐渐沉淀中高端客户。公司目前采用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2019-2022年,公司直销营收从0.29亿元增长至0.50亿元,复合增长率19.97%,直销规模逐渐扩大,有助于打开中高端客户市场。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19-2022年,公司海外市场营收从0.10亿元增长至0.29亿元,复合增长率40.53%。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收分别为7.77、10.32、13.3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2.67、3.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90、4.34、5.81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基于公司为国内数控刀具领先地位,市场份额提升潜力,制造业景气复苏等因素,给予2024年26倍PE,目标价为112.84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复苏不及预期;扩产进度不及预期;新行业及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3、柯力传感(603662)深度研究报告:力学传感青萍之末,国内龙头微澜之间 深耕应变式传感器领域,开拓工业物联网新空间。柯力传感成立于1995年,作为国内应变式传感器的龙头企业,公司在夯实硬件层多物理量传感器、称重仪表等核心产品的基础上,围绕物联网战略实现转型升级,构建了工业物联网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下游主要覆盖交通、冶金、工程机械等衡器客户,并积极开拓海洋工程、石化、医疗卫生等非衡器领域的新客户。 应变式传感器蓬勃发展,六维力传感器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期。应变式传感器作为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市场规模达到30.57亿元。 六维力传感器作为维度最高的力觉传感器,技术和生产壁垒高;据GGII预计,2023年我国市场六维力传感器销量有望突破6700套,同比增速近40%;叠加下游应用层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需求放量,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ATI、柯力、坤维等厂商正加快布局六维力传感器领域。随着技术路线的多元、产品矩阵的完善、产品成本的下降以及国产化率的提升,六维力传感器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 立足应变式传感器,内生+外延拓宽产品矩阵。在国内市场,公司是多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力学传感器品牌;在国外市场,公司实施差异化的品牌战略,拥有较高的知名度,海外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公司推进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应变式传感器取得了OIML、NTEP、CE等众多计量认证,性能指标领先。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公司横纵向拓宽传感器产品矩阵,横向参股意普兴、驰诚电气,推进气体传感器、光栅传感器等产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