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达股份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3-09-10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位于海口市保税区内,是一家专业生产汽车仪表板总成、前后保险杠总成、门内饰板、立柱等汽车塑料零部件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公司集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及制造、注塑、搪塑、阴模成型、振动摩擦焊接、超声波焊接、涂装、装配为一体,专业从事汽车内外饰件研发设计与制造。公司在设计开发和产品制造上采用新技术,并取得了16项专利。公司通过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实现了标准化和现代化管理。公司在国内建立了生产基地,并紧贴汽车产业集群,配套珠三角、长三角、西南汽车产业集群,并可辐射东北、华北、中部汽车产业集群。目前,国内外十几家优质的汽车主机厂均是公司的客户。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技术研发为依托,致力于打造优质的汽车饰件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汽车饰件行业内有着重要影响的大型股份制上市企业。 2023-09-11 钧达股份董事、总经理张满良,钧达股份董事、副总经理郑洪伟,钧达股份董事会秘书郑彤,钧达股份财务总监黄发连,捷泰科技副总经理陈平 2023-09-102023-09-10 电话会议- 招商证券 证券公司 张伟鑫 长城证券 证券公司 于振洋 国盛证券 证券公司 杨润思 国泰君安证券 证券公司 周淼顺 光大证券 证券公司 殷中枢 平安证券 证券公司 皮秀 瑞丰证券 证券公司 毛琼佩 安信资管 资产管理公司 李犁 景顺长城 基金管理公司 刘龙威 银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范昭楠 三峡资本 其它 王彦楠 中信证券 证券公司 张志强 嘉实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谢泽林 中国国际金融 证券公司 严佳 中国平安资管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曹辉 泉果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张希坤 上海君和立成 - 郑逸飞 上海同犇投资 投资公司 林烈雄 天虫资本 资产管理公司 孟兆磊 上海人寿保险 寿险公司 刘俊 前海人寿 寿险公司 陈志新 滁州城投 - 司武水 东吴证券 证券公司 曾朵红 淮安金控 - 吴康 常州投资集团 投资公司 汤浩 富瑞金集團香港公司 - 吴传德 格林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刘冬 FOUNTAINBRIDGE-陆文博 CJKInvestment-弓永峰 IGWTInvestment投资公司-廖克銘 LMRPartnersLimited其它应豪 广发证券 证券公司 张芷菡 中信建投证券 证券公司 任佳玮 长江证券 证券公司 任佳惠 天风证券 证券公司 张欣 国海证券 证券公司 彭若恒 银河证券证券公司葛长征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3年9月10日20:00~21:00通过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公司投资者交流会,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公司副总经理郑洪伟介绍2023年上半年行业变化及公司经营情况(一)行业变化情况 2023年上半年,硅料、硅片产能扩张到位,价格持续下行,带动行业成本迅速下降,光伏发电经济性进一步增强,行业需求保持高增长 。预计今年光伏行业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全球组件出货将达500GW以上。电池环节,N型技术普及和产能扩张较慢,行业电池总产能相对短缺,电池环节利润持续提升。据Iinfolink数据统计,上半年前五名电池供应商TOPCon电池累计出货仅有10.5GW左右,公司N型TOPCon电池出货达 6.56GW,占比62.28%,排名行业第一。今明两年,受制于资 本市场融资政策收紧,还有地方政府因财力原因对光伏产业产能扩张支持力度下降,我们预计行业内的N型扩产将受到较大影响,未来一两年内行业N型产能是主流,需求持续增长,有利于公司保持电池技术及产能规模的领先优势,不断创造更加丰厚的经营业绩,回馈广大投资者。 (二)公司经营情况 产能建设方面,2022年公司率先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并利用技术领先优势不断扩张新产能。2023年上半年,公司滁州基地年产18GW项目、淮安一期年产13GW项目全部投产,淮安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到2023年年底,公司产能规模将达53. 5GW(P型9.5GW,N型44GW)。 技术研发方面,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TOPCon2.0产品的升级迭代。率先实现LPCVD的技术改进和SE技术量产导入,将TOPCon电池量产效率从25%左右提升至25.5%以上(组件功率580W~585W)。通过降低银浆用量、图形优化以及印刷 技术改进,进一步降低TOPCon电池的非硅成本。经中科院电工所质检中心认证,公司TOPCon电池实验室测试效率达26.2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耕光伏电池技术,掌握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双面poly、钙钛矿叠层等技术的研发储备,持续推动N型电池技术进一步升级。 二、交流互动环节 问题一:对于后续的TOPCon电池技术迭代,公司如何保持领先地位? 答:在技术研发层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TOPCon产品的升级迭代。预计9月底10月初,公司将推出新一代的产品,转换率在目前基础上提升0.3%达到25.8%以上,目前已经完成组件厂的验证,组件(182mm72版型)功率提升8W以上达到590W左右。另 外,公司还在TOPCon电池技术持续优化基础上,积极储备0BB、Poly、BC等技术,同时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进行TOPCon/钙钛矿叠层技术的合作开发。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持续通过降低银浆用量、图形优化以及印刷技术改进,进一步降低TOPCon电池的非硅成本。在经营制造方面,公司在现有产能基础上,通过经营提效精细化生产,持续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能利用率,扩大电池供应能力。 问题二:近期TOPCon电池盈利情况,以及未来TOPCon盈利能力展望? 答:N型取代P型为大势所趋。8月初P型盈利略有回升,主要是是由于组件价格下行全球装机需求持续提升,而N型电池产能短缺行业供给不 足,引发P型电池需求加大,P型电池价格阶段性有所上升。 电池转换效率直接影响终端电站投资收益,决定电池价格的最终因素是电池的转换效率和产品性能。N型电池转换效率远优于P型电池,决定了N型电池价格会高于P型电池。随着行业内N型电池供应的增加,将改变当前N型电池和P价电池价差收窄的现象,N型电池取代P型电池的趋势将会形成。 公司认为TOPCon未来的盈利能力与产能释放和技术迭代密切相关。只有具备技术先进性的产品才能在盈利方面保持竞争优势。N型具备技术先进性的产品在盈利方面具备领先性,公司在技术方面的储备很有信心。 问题三:公司BC电池技术的进展及未来展望 答:BC电池因正面无栅线遮挡,具备较高理论效率及美观度,是目前行业内正在研发的电池技术。BC作为平台技术,无排他性,BC类电池包括IBC、TBC、PBC、HPBC等,TOPCon针对单面市场经过工艺优化升级即为TBC,HJT技术与BC结合即为HBC,但均为N型技术。 公司对BC电池技术已有储备。公司自2022年初开始BC电池的开发,公司BC电池研发团队也是行业内较早研究BC电池的团队,公司BC电池研发进展也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公司在TOPCon基础上经过工艺优化升级后的TBC产品,已完成实验线的研究。目前在规划BC电池中试线,预计年底中试线投产,后期量产。另外,公司滁州、淮安基地厂房预留了升级空间,未来TOPCon产线可以升级为TBC产线。 问题四:TOPCon电池的市场定价情况 答:目前TOPCon电池技术处于技术普及和技术迭代,因各厂商在效率、成本、技术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TOPCon定价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基于效率领先,公司的TOPCon电池价格高于第三方的TOPCon电池报价。随着公司对TOPCon技术持续的领先,公司将继续保持价格和盈利的优势。 问题五:公司降本措施有哪些 答:公司将在材料消耗、工艺改进、图形优化等方面持续降低TOPCon电池的非硅成本,不断提升TOPCon电池市场竞争力。问题六:公司目 前TOPCon电池的溢价水平如何。 答:目前TOPCon电池与P型电池的溢价大约在0.06~0.10元,因不同客户和效率水平而异。公司将在9月底至10月初发布最新的TOPCon电池产品,预计效率将提升约0.3%,进一步拉开与P型电池的溢价水平。问题七:公司对比HBC和TBC两种技术路线的看法如何? 答:公司目前更专注于TBC技术,因HJT技术存在多种问题,叠加BC结构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公司将更多精力投入到TBC技术的研发上 。 问题八:针对BC浆料湿重较高的问题,公司考虑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答:目前公司通过传统的图形和电极设计优化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针对铜电镀技术也在进行相应的研究与开发。问题九:公司如何看待电池和组件环节之间的利润分配 答:利润分配的核心问题是供求关系。因电池技术迭代的原因,先进技术的电池产能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使得电池环节具备一定的溢价能力 。高效的产能和高质量的电池产品具有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未来技术的进步和不断提高效率将影响利润分配。公司将持续致力于电池技术创新,以确保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和盈利性。 问题十:一体化企业在电池供应上扩张,未来一体化企业将如何影响第三方电池需求以及盈利率? 答:在硅料、硅片、组件技术相对稳定成熟的前提下,光伏行业的竞争主要聚焦于电池技术,具备先进的电池技术的企业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公司通过电池技术持续的研发创新,保持技术和成本的领先,能够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目前主要一体化企业存在较大的P型产能,在N型技术迭代和N型技术路线多元化的背景下,一体化企业将持续采用自建和外购N型电池相结合的方式保障N型电池的供应。除了一体化企业之外,国内外众多的组件品牌也存在较大的电池采购需求。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海外市场光伏应用持续提升,海外组件品牌也持续发展,提升了对电池供应的需求。公司针对海外组件品牌的销售,从0%提升至上半年的4.18%占比也验证了这一趋势。 公司聚焦于光伏行业核心技术环节,持续加大对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保持技术和成本的领先性,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占率和盈利率,促 进公司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