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部证券]:区域经济地理系列之一:九大国家中心城市145个城投主体全面梳理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区域经济地理系列之一:九大国家中心城市145个城投主体全面梳理

2023-09-05西部证券x***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区域经济地理系列之一:九大国家中心城市145个城投主体全面梳理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 九大国家中心城市145个城投主体全面梳理 区域经济地理系列之一 核心结论摘要内容 城投的偿债逻辑聚焦于城市,城市基本面是城投偿债的关键,而国家中心城市往往人口密集、产业兴盛、政策支持、地位特殊,具有特殊的投资挖掘价 分析师 杜渐S0800523040001 18511764250 证券研究报告 2023年09月05日 dujian@xbmail.com.cn 值。本文是《区域经济地理》系列第一篇,旨在从经济地理角度研究城市的 潜在发展机会,并对145个国家中心城市城投进行梳理与对应城市分析。 “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我国城镇化建设。《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2006-2020年)》首次提及国家中心城市,并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即我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 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需具备四大特征,即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以及文化底蕴深厚。从区域位置来看,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是我 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发展格局的核心,位处城市群核心位置,交通区位优越;从经济基础来看,2022年九大国家中心城市GDP合计为22.4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8.67%。其中上海、北京的GDP总量已达到4万亿规模;从人口资源来看,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中,六个属于城区人口超 过1000万人的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成都),三个属 于城区人口在500万至1000万人之间的特大城市(武汉、西安、郑州);此外,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软实力强。 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倾斜度较大,中央明确在五方面予以支持。2016年发改委在《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给予支持指导,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 排、改革试点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债券市场表现有所分化。从存量规模情况来看,债券余额高于5000亿元的城市有重庆、成都,天津仅次于二者,为3814.08亿元, 上海和北京的债券存量规模位于2000-3000亿元,而武汉、广州、西安、郑 州存量规模相对较小,低于2000亿元;从估值情况来看,天津、重庆和西安整体收益率相对较高,而上海、北京和广州行权收益率低于2.70%;从行权剩余期限来看,天津市剩余期限较为突出,呈现出“期限短、估值高”的特征。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较低不及预期、宏观调控引发债券估值波动、统计口径偏误。 相关研究 市场篇:湖北城投债市场核心关注因素与主体分析—城投多空论系列之八2023-09-05 抢筹行情后,还有哪些挖掘机会?—9月信用策略与择券推荐2023-09-05 政策组合拳落地,债市小幅走弱—每周债市复盘2023-09-03 供需改善,经济边际企稳—8月PMI数据点评 2023-09-01 城投“资产荒”起因、演绎与策略选择— 2023-09-01 索引 内容目录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前世今生5 1.1历史沿革:诞生于城镇化,服务于城镇化5 1.2基本条件:集四大优势于一体6 1.2.1区位条件优势6 1.2.2经济基础优势7 1.2.3人口资源优势8 1.2.4文化底蕴优势8 1.3政策层面:倾斜度较大9 二、国家中心城市的城投关注点10 2.1北上广城投平台梳理11 2.2天津市城投平台梳理11 2.3成都市城投平台梳理12 2.4重庆市城投平台梳理13 2.5武汉市城投平台梳理14 2.6西安市城投平台梳理15 2.7郑州市城投平台梳理15 三、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对比16 3.1经济总量与结构情况16 3.2财政债务情况17 3.3人口情况17 3.4产业发展情况19 3.4.1北京:金融业表现较为突出19 3.4.2上海:行业覆盖范围广,多业态齐发展20 3.4.3广州:地产、金融和交通业占比较高20 3.4.4天津:石油石化产业表现好于其它城市21 3.4.5重庆:以摩托车制造产业为特色22 3.4.6成都:电力设备行业占比最高22 3.4.7西安:煤炭、电力和军工占比过半23 3.4.8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23 3.4.9郑州:有色金属业资产规模仅低于北京24 四、风险提示24 图表目录 图1:国家中心城市的由来5 图2:我国七大城市群分布7 图3: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7 图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城区人口情况(万人)8 图5: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债券估值及剩余期限情况10 图6:北京、上海和广州城投平台一览11 图7:天津市城投平台一览12 图8:成都市城投平台一览13 图9:重庆市城投平台一览14 图10:武汉市城投平台一览15 图11:西安市城投平台一览15 图12:郑州市城投平台一览16 图13:2022年九大城市经济情况对比17 图14:2022年九大国家中心城市财政债务情况17 图15:2012-2022年常住人口情况(万人)18 图16:2021年各城市65岁人口占比情况18 图17:2021年九大城市人口情况对比18 图18:九大国家中心城市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19 图19:北京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0 图20:北京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0 图21:上海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0 图22:上海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0 图23:广州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1 图24:广州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1 图25:天津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1 图26:天津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1 图27:重庆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2 图28:重庆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2 图29:成都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2 图30:成都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2 图31:西安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3 图32:西安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3 图33:武汉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3 图34:武汉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3 图35:郑州上市公司行业分布24 图36:郑州净资产前十的上市公司24 表1:发改委关于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6 表2:2022年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中的GDP占比情况7 表3:各省市关于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梳理9 区域基本面是城投长期偿债逻辑的核心。传统对于区域基本面的研究多侧重于中短期,如从经济、财政、债务、金融资源等方面入手考察区域整体实力,而缺少对长期潜在发展 能力的考量。本文是《区域经济地理》系列第一篇,旨在从经济地理角度研究城市的潜在发展机会,从而落脚于投资推荐。 城投的偿债逻辑聚焦于城市,城市基本面是城投偿债的关键,而国家中心城市往往人口密集、产业兴盛、政策支持、地位特殊,具有特殊的投资挖掘价值。具体来看,区位的优越性带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人口流动提供便利性;此外,地 理位置的特殊性也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从而带动经济不断发展;最后,政策及相关资源在支持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中予以倾斜,全国仅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也足见其重要性。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前世今生 1.1历史沿革:诞生于城镇化,服务于城镇化 “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我国城镇化建设,亦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服务。2005年,原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年)》,后于2007年2月上报国务院。该文件首次提及国家中心城市,并指出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城镇体系的核心城市,即我国金融、贸易、管理、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对外门户,同时明确北京、 天津、上海和广州为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至2018年期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发改委先后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支持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且西安之后再无新增,可见其“含金量”之高。 图1:国家中心城市的由来 资料来源:发改委官网,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1.2基本条件:集四大优势于一体 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有了进一步明确。国家中心城市是指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 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此外,虽然官方文件并未指明中央对于国家中心城市的选拔标准,但从发改委对建设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函复及定义表述来看,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需具备四大特征,即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人力资源丰富以及文化底蕴深厚。 日期文件相关内容 表1:发改委关于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 武汉市作为我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人口超千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元的城市,区位优势突出,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2016/12/14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武汉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于增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 强辐射带动功能、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推 动中西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构筑内陆开放平台,纵深拓展国家开放总体格局。 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 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根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 2017/1/22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支持郑州《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推进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利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复函 于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有利 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带动中部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积极服务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1.2.1区位条件优势 九大国家中心城市是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发展格局的核心,极具发展潜力。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重磅发布,其中提到要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 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具体来看,“两横三纵”共包含19个城市群,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均位处核心城市群中,分别对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和关中平原七大城市群。 位处城市群核心位置,交通区位优越。以武汉为例,其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素有“九省通衢”之称。2009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目前,以武汉为中心,已经形成了一个密集的铁路网络,京广铁路和京 广高铁连通南北,沪汉蓉铁路沟通东西。同时,武汉是全国四大路网主枢纽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六大客运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目前已形成一个到全国主要省会城市4小时经济圈。 图2:我国七大城市群分布图3:武汉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星球研究所,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1.2.2经济基础优势 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基础良好,引领城市群协调发展。2022年九大国家中心城市GDP合计为22.4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8.67%。其中上海、北京的GDP总量已达到4万亿规模,西安、郑州经济总量排名相对靠后,在1.2万亿左右。而从国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的互动来看,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均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2022年北京、天津在城市群包含的14个城市中经济总量位居一二,是京津冀城市群中GDP规模突破万亿级别的两座城市,GDP总和占比高达56.55%。 ) 表2:2022年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