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业绩增长强劲,在手订单充裕 公司2023H1营收7.71亿元,同增48.6%;归母净利0.91亿元,同增55.9%;其中Q2营收3.83亿元,同增53.4%;归母净利0.45亿元,同增86.0%。公司为国内核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领军企业,报告期内订单充裕,新燃料运输容器批量生产常态化,有望持续受益核电核准加速、乏燃料后处理建设及核工业自主可控。 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1.86/2.72/3.5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9.1/13.1/9.9倍,维持“买入”评级。 规模效应增强,利润率维持高位 公司2023年H1毛利率22.65%,同比下降1.22pct;净利率11.74%,同比提升0.63pct。毛利率小幅下降系由材料价值要求更高的订单增加所致。2023年H1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研发费率分别为1.34%/3.74%/-0.31%/2.45%,同比+0.06/-1.03/-0.24/-0.34pct;其中管理费率下降系受益于规模性效应增强。我们认为,公司新燃料运输容器等核电产品壁垒高企,批量生产常态化后,核电等高利润产品占比或持续提升。募投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打破产能桎梏,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或持续维持高位。 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业务不断推进,化工下游景气持续 公司高温气冷堆业务不断推进,已供货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项目的热气导管和主氦风机冷却器,且签订高温气冷堆CX项目关键设备合同。化工、石油炼化景气持续:公司天然气化工高压核心装置通过国际性工程公司重大项目出口,同比大幅增长;石化领域客户粘性大,老客户对公司技术及持续服务能力认可度高;在煤化工等传统领域持续参与重大项目,积极参与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浓度尿基复合肥等重大项目关键设备制造,实现首台大型煤气化核心设备气化炉成功交付。公司有望持续受益第四代核电机组推广及化工下游景气。 风险提示:核电机组开工并网进度不及预期;新燃料、乏燃料运输容器国产替代不及预期;公司订单交付及产能增长不及预期。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附:财务预测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