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邮证券]:智算为基,北京数据要素建设新领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智算为基,北京数据要素建设新领军

2023-08-24中邮证券徐***
智算为基,北京数据要素建设新领军

(1)北京算力和国资云主力,卡位京津节点优势明显。铜牛信息由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控股,是北京市国资委旗下唯一一家以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云服务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节点卡位优势明显,存量IDC分别分布在北京天坛/建国门和天津自贸区。公司区位优势能够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已经成功开拓银行和北京国资客户,并成功上线国资云业务,使得开展智算业务具备先天条件。 (2)数据特区先行者,数据资产登记将取得突破。北京着重发展数字经济和数据特区:北京市政府2月发布《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年度任务清单中,提出着力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落实北京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开展数据基础制度先行示范;7月份北京市出台《关于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进一步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旨在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有望充分受益于北京市数据要素产业发展。公司筹备中的数据资产登记中心,可为客户提供数据资产登记服务,协助客户摸清数据资产家底,实现数据资产确权,实现与公司互联网数据中心和国资云服务业务的协同发展。 (3)建设智算中心,北京密云建设增量近2倍。近期中关村科技园区密云园管理委员会、北京方恒云海及北京铜牛进出口公司三方签署《项目入园协议书》,将建设方恒科技超算与金融云计算基地。项目在铜牛进出口完成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改造后,将分二期建设:一期建设超算与金融云平台数据中心机柜3000个; 二期建设云数据中心机柜3000个。预计新增算力建设将近2倍,赛道业务有望腾飞。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EPS分别为0.29/0.62/1.01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S为10.54/7.05/5.13倍。公司算力资源+股东背景卡位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北京市数据要素产业发展;AI催生算力需求爆发,公司积极进行超算中心建设,拓展机柜数量,我们预计今年业绩有较大恢复,明年业绩有望显著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项目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1铜牛信息:北京算力领军代表 1.1提供IDC及增值服务和多样化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铜牛信息是国内少数以自有房产自建数据中心且自主搭建云平台的专业IDC服务商之一,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东侧铜牛国际大厦、天坛南侧的铜牛信息大厦、三元桥国门大厦和天津自贸区分别拥有四大云计算服务和网络安全服务运营中心,为客户提供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网络安全服务、能源电力物联网服务和相关增值服务。在公司总部建有配置中心,为跨国企业和金融行业企业提供从信息系统设计、设备采购、集成配置、安装测试、数据中心部署、接入互联网到日常数据中心运行维护的一站式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铜牛信息基于国际领先的云计算技术,依托公司自建互联网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安全合规、高可靠性的一站式IaaS、PaaS、SaaS各层面云平台服务及云平台相关建设、运维服务。 铜牛信息基于在互联网行业多年的发展经验,赢得了众多知名客户的长期信赖。公司拥有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国新控股、北京市网信办、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银行、阜外医院、新韩银行、友利银行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客户。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清华大学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内著名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 图表1:铜牛信息发展历程 公司在互联网数据中心及相关增值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云服务和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系统服务需求。提供业务如下: 图表2:铜牛信息主营业务产品 1.2 2022年营业收入大幅增加,部分资产处于投运初期致使净利润降低 营收端:公司的主营业务为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和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类经济体信息化需求的增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将影响客户对上述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公司2018-2020年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从2018年的2.0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10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1.8%。2021年营业收入下降到3.04亿元,同比下降1.80%。2022年公司加大前瞻性投资,持续扩大公司基础设施规模,使公司的核心资源储备不断提升,并通过更为灵活的资源获取模式,努力实现轻重资产相结合的资源配置。在此期间,公司在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其它互联网综合服务业务方面增幅较大,全年营业收入增加到4.41亿元,实现同比增速47.33%。2023年1-3月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44.46%,主要系本期内系统集成服务业务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所致。 图表3:营业收入(亿元)及其增速 图表4:单季度营业收入(百万元) 利润端:2018年至2020年归母净利润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增速逐渐降低。2021年归母净利润较2020年减少12.51%。在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537万元,同比降低234.55%。2022年公司按照募投项目投资计划,持续扩大公司云计算平台核心资源储备的规模。这部分资产尚处于投运初期,业绩释放需要时间,加之受国内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不利影响,相关业务发展增速不及预期,而新投资项目对应的资产折旧成本较高,导致净利润下滑。就2023年一季度数据来看,归母净利润暂时没有回正。 图表5: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其增速 图表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盈利能力:2018-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23%、31.59%、30.12%、30.42%,2022年毛利率为16.15%,下降14.27pct。分产品来看,2022年IDC及增值服务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具体来看,IDC及增值服务实毛利率为21.97%;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毛利率为8.18%;其他互联网综合服务实毛利率为30.75%。2022年受整体经济波动的影响,一方面公司IDC及增值服务业务新增需求有所缩减、存量业务资源复用率有所下降,导致公司IDC及增值服务业务的毛利下滑;另一方面公司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因客户成本控制及项目交付延迟等因素,导致公司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 研发费用: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22年研发费用1992万元。研发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升附加值,提升毛利率。 图表7:毛利率变化 图表8:研发投入及其增速 1.3管理团队履历丰富,技术团队专业化程度高 管理团队:董事长兼董事顾伟达先生,本科学历,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纺织工程学院工业管理专业,正高级经济师。总经理兼董事高洪波先生,在职研究生,1999年8月至至今就职于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股份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樊红涛先生,大专学历,就职于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助理、营销总监、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刘毅先生,本科学历,2005年8月至今,就职于北京铜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历任网维中心主任、技术总监、总经理助理、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图表9:铜牛信息管理团队管理团队职务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由北京时尚控股,为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二级企业。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北京市纺织工业局、北京市纺织工业总公司、北京纺织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纺织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的国有独资公司。2016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拥有铜牛集团、雪莲集团、光华集团、京棉集团、京工集团、毛纺集团、大华时尚公司、方恒集团、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纺织党校、新媒体技师学院(北京时尚产业学院)等企事业单位百余家。铜牛信息为北京时尚控股旗下唯一一家科技板块的上市公司,得到重点发展和扶持,卡位优势显著。 图表10:铜牛信息股权结构图 技术研发: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团队,凝聚了一批行业内优秀的年轻技术骨干。 公司所属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对服务质量要求严格,良好的客户体验依赖于营销、技术、研发、客服等部门的通力配合。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技术、市场、管理、运维等各方面积累了一批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公司深耕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和云服务领域多年,形成了公司特有的技术优势,公司的核心技术主要来自于自主研发,在IDC及增值服务、IDC及云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业务中广泛应用。 图表11:铜牛信息员工结构图 2 AI驱动算力需求爆发,数据要素建设加速 2.1 AI大模型迎来风口,算力需求爆发 随着国内外巨头先后投入大模型军备竞赛,以及大模型参数量快速增长、从单模态向多模态升级等发展趋势,叠加垂直行业大模型不断丰富、下游应用层出不穷、用户规模不断攀升,AI算力的需求持续增长。 AI大模型市场需求旺盛,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应用热潮。我国AI大模型产业化发展加速,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截止5月28日,中国和美国研发的大模型数量占全球总数的80%以上。其中,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发布79个。我国大模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在地域和领域分布上相对集中。全国有14个省(市)在开展大模型研发,其中北京、广东两地的大模型产品分别达到38个和20个,居全国前列。在领域分布上,自然语言处理仍是目前大模型研发最为活跃的重点领域,其次是多模态领域,在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语言等领域的大模型还较少。《报告》指出,我国大模型研发与算力发展匹配度高,公共算力发展迅速。北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的大模型数量最多,这四地也是近三年人工智能服务器采购数量最高的地区。AI大模型应用规模呈爆发式增长,算力则体现了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随着国内外厂商加速AI大模型训练,接入用户数量激增,算力需求将迎来井喷。 图表12:全球大模型分布 图表14:中国大模型发展态势 企业加快布局,政策与企业合力推动算力市场发展。目前,全球算力市场供不应求,专家预计未来GPU需求量会增至当前的3-5倍。随着GPU需求水涨船高,供应商开足马力加快生产。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临港新片区加快构建算力产业生态行动方案》,同时中国电信临港算力智算公共服务平台暨国产GPU创新联合基地和新片区智算产业联盟成立,搭建智算产业交流平台。据了解,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商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AIDC)已有接近3万块GPU,可以支持20个千亿参数超大模型同时训练。北京市经信局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积极引导大模型研发企业应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算力供给的国产化率;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分别在海淀区、朝阳区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组织商业算力满足北京市紧迫需求,建设统一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6月5日,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共同发布我国首个实现多元异构算力调度的全国性平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算网调度平台(1.0版)”,可实现跨资源池、跨架构、跨厂商的异构算力资源调度,目前已经接入天翼云、华为云、阿里云等。 图表15:近期关于算力行动方案地方及国家政策 数字化新事物、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应用场景向多元化发展,算力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算力需求持续攀升。据工信部数据披露,2022年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近5年,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当算力在千行百业落地应用时,不同精度的算力需要“适配”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算力结构随之演化,对智能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政策层面看,我国高度重视AI产业发展,智能算力发展的基础逐渐夯实。2022年2月,四部委再次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随着“东数西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