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行业点评报告:息差环比企稳,关注下阶段存贷利率走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行业点评报告:息差环比企稳,关注下阶段存贷利率走势

金融2023-08-20刘呈祥开源证券棋***
行业点评报告:息差环比企稳,关注下阶段存贷利率走势

盈利增速环比回升,扩表节奏有所放缓,下阶段关注居民信用 8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3H1商业银行经营情况。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2023Q1回升1.3pct,在疫情冲击之后银行业经营体现一定韧性,盈利水平稳中有升。 进入二季度“开门红”效应消退,各类型银行扩表速度均放缓。下阶段对公信贷投放节奏或趋于平稳,叠加增量政策有望推动实体需求回暖,我们认为2023上半年信贷以量补价的状态将告一段落,宽信用的成效需重点关注居民信用的恢复情况。据我们测算,2023年上半年居民按揭贷款的提前偿还规模约有2.8万亿元,存量按揭利率下调进程或加速推进。此外央行也表态“适时优化房地产政策”,8月中下旬或是地产政策密集发布期,地产销售有望得到提振。 息差环比Q1企稳,存款挂牌利率或迎新一轮调降 2023H1商业银行净息差1.74%,环比Q1持平。商业银行已逐渐消化2022年LPR下调带来的重定价影响,息差下行压力最大的阶段或已过去。8月15日1年期MLF利率调降15BP,LPR大概率跟随下调。那么为了缓解息差压力,银行或主动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调整。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下阶段展望乐观 2023H1商业银行不良率1.62%,环比Q1持平;关注率2.14%,环比Q1下降2BP,资产质量运行稳健。从风险抵补能力来看,拨备覆盖率为206.13%,较上季末上升0.9个百分点,仍维持较为充足的状态。表内外涉房敞口压降,以低风险按揭贷款为主。部分股份行如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表内外涉房资产在表内外的占比均逐渐下降,2023Q1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非担险房地产资产占AUM比例分别为2.25%和2.18%,较2021年末下降了1.54pct和1.65pct。城投风险总体可控,近三年城投非标违约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贵州、山东、河南、内蒙古等,但实质性违约仍处于可控范围内,暂不构成系统性压力。据我们测算,2020、2021、2022年上市银行表内外城投敞口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19%、19%,叠加“一揽子化债方案”态度明确,预计城投风险对银行的影响相对有限。 投资建议:经营显韧性,修复动力足 截至8月18日,银行板块PB(LF)仅为0.55x,为历史低位,其中包含了对银行“让利实体”的估值折价。监管明确银行利润合理性,金融让利三年已过,业绩改善预期加码,银行估值底部修复动力更足。基本面逻辑下,更加看好:(1)成长性强、区域优势大的城农商行,受益标的有宁波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瑞丰银行等;(2)地产风险出清、零售需求复苏的优质股份行,受益标的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3)高股息+低估值的国有大行,受益标的如邮储银行、工商银行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监管政策收紧,银行转型不及预期等。 1、盈利增速环比企稳回升,大行、股份、农商均回正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区域性银行景气度领先。2023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较2023Q1回升1.3pct,在疫情冲击之后银行业经营体现一定韧性,盈利水平稳中有升。分机构类型来看,2023H1大行/股份/城商/农商各类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9%/0.6% / 9.3%/5.7%,其中农商行净利润增速环比2023Q1提高8.7pct,改善最为明显;大行、股份行在经历2023Q1优质资产荒+LPR重定价对息差的冲击后,盈利增速重新回正。 图1: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环比改善 表1:农商行净利润增速环比改善最明显 监管近期表态,明确商业银行应保持合理利润增长。8月17日央行发布2023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首次提出“商业银行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并且从资本补充及应对潜在信用风险等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利润增长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当前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充足,较高的拨备覆盖率有望为净利润及资本补充释放一定空间,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有望持续回暖。 优质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更佳,或可强化投资者信心。截至8月18日,已有7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2023H1业绩快报,优质区域性银行展现出更强的业绩高增态势,如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净利润增速达到25%+,且增速环比上季度进一步抬升。小微特色银行如常熟银行,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继续保持低不良、高拨备的运行状态。 虽然2023年银行业经营面临实体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净息差收窄、地产/城投风险扰动等多重压力,但从行业数据与个体上市银行表现来看,目前商业银行正处于经济稳复苏阶段的基本面夯实期,乐观的业绩展望或可进一步强化投资者信心。 表2:部分A股上市银行2023H1业绩亮眼(截至2023.08.18) 2、“开门红”后扩表节奏有所放缓,下阶段关注居民信用 各类型银行资产扩张均有所放缓。年初以来,“稳信贷”政策加码+信贷“开门红”效应,以大型银行为代表的部分银行抢抓信贷投放,使得2023年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规模扩张速度较快,2023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进入二季度“开门红”效应消退,各类型银行扩表速度均放缓,但机构间也存在显著的分化,股份行总资产增速最低,背后也反映出实体需求尚未显著恢复的背景下其存在的资产荒压力。 图2:银行业总资产增速环比下降 图3:各类型银行总资产增速环比均放缓 信贷以量补价或告一段落。由于实体需求偏弱,2023年银行投放信贷仍呈现“对公强、零售弱,政策驱动性贷款为主要支撑”的特点,导致信贷供给远超需求,从而贷款收益率持续下行。我们观察到,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超40%,但同时一般性贷款利率仍在走低。下阶段对公信贷投放节奏或趋于平稳,叠加增量政策有望推动实体需求回暖,我们认为2023上半年信贷以量补价的状态将告一段落,贷款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空间可能有限。 图4:各类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走低(%) 图5:普惠小微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维持高增速(%) 下阶段宽信用成效重点看居民端。7月金融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3459亿元,同比少增超3000亿元,对公端仍依靠票据和非银贷款冲量,居民端则是短贷和中长贷双双负增长。理论上来讲,2023年是“三年疫情扰动”退去后重启经济的第一年,信贷需求应有显著修复,但实际信贷数据偏弱更多反映的是预期问题,即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不佳、居民收入预期偏悲观,我们认为基建、制造业、普惠小微等领域的信贷政策仍将对企业信用形成一定支撑,下阶段“宽信用”是否获得更好成效重点要关注居民端。 图6: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以非银贷款为主(亿元) 图7:7月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负增(亿元) 收入预期偏悲观,居民资产负债表有收缩趋势。2023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减少约2万亿元,同期居民存款仍大幅增长,且有显著定期化,这反映出在理财净值波动下居民风险偏好下降。另外,由于新发房贷价格持续下行,同时存量按揭利率较高,部分客户存在用低息贷款置换或提前偿还房贷的冲动。观察居民按揭贷款的早偿情况,2023年1-6月RMBS早偿率指数持续走高,据我们测算居民按揭贷款的提前偿还规模约有2.8万亿元。 图8:2023年上半年个人按揭贷款当月提前偿还规模提升 地产增量政策值得期待,存量按揭房贷利率调整或在路上。2023Q2货政报告中再次提及促进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除了引导新发生价格下降以外,我们认为存量按揭房贷与新发贷款定价差值过大的问题也亟待解决,存量按揭利率下调进程或加速推进。此外央行也表态“适时优化房地产政策”,8月中下旬或是地产政策密集发布期,地产销售有望得到提振。 表3:2023年二季度以来监管对房地产政策表态积极 3、息差环比企稳,存款挂牌利率或迎新一轮调降 2023H1商业银行净息差1.74%,环比2023Q1企稳。商业银行已逐渐消化2022年LPR下调带来的重定价影响,息差下行压力最大的阶段或已过去。但各类型银行仍表现不一,大行/股份/城商/农商行息差分别环比上季度-2BP/-1BP/持平/+4BP,全国性银行息差仍在收窄通道内,区域性银行已率先企稳。 图9: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企稳(%) MLF降息—LPR下调—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可能是下阶段存贷利率演变路径。 8月15日1年期MLF利率调降15BP,8月LPR大概率跟随下调。那么为了缓解息差压力,银行或主动开启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实际上,在自律机制的引导下存款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6月主要银行主动下调部分期限存款挂牌利率并同步下调了内部利率授权上限,这是继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需要和市场供求状况,第二轮主动调整存款挂牌利率。 表4:存款利率自律机制定价方式调整后利率上限压降 存贷利率双降,银行息差压力整体可控。2023年的利率环境更加利好哪类银行? 我们发现,多家城农商行重定价期限均为“负缺口”,在存贷利率双降背景下更有利,叠加多家城农商行存款挂牌利率下降幅度居前,存款成本减负效果明显,息差有望受益。根据我们测算,存贷利率双降对上市行2023年净息差整体拖累约0.2BP,影响较为有限。(注:暂未考虑8月MLF降息及可能对LPR调降影响) 表5:存贷款利率双降对NIM整体拖累较小(NIM单位为BP,存款成本和利息收入单位均为亿元) 4、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下阶段展望乐观 4.1、商业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风险抵补能力充足 2023H1商业银行不良率1.62%,环比Q1持平;关注率2.14%,环比Q1下降2BP。2023年以来商业银行仍保持较大力度处置不良资产,不良率水平维持平稳。 从潜在的风险指标来看,关注率环比上季度有所下降,资产质量运行稳健。从风险抵补能力来看,拨备覆盖率为206.13%,环比上升0.9个百分点,仍维持较为充足的状态。 图10:商业银行不良率环比持平 4.2、表内外涉房敞口压降,以低风险按揭贷款为主 银行扩张与地产信用逐渐解绑,表内外涉房敞口下降。近年来,伴随房地产行业黄金时代的结束,商业银行依靠房地产盈利的时代亦随之终结,房地产金融从扩张期、管控期走向去化期,商业银行审时度势转变经营思路,逐渐压降涉房信用敞口。2022年末上市银行涉房贷款占比约30%,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24%为低风险按揭贷款,对公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仅6%。分银行类型来看,国有行和股份行涉房贷款占比更高,分别为33%和25%,城商行和农商行服务本土实体客户居多,涉房贷款占比分别为20%和19%。 地产风险扰动下,部分股份行表外涉房敞口亦逐渐压降。从涉房业务敞口较高的股份行来看,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表内外涉房资产在表内外的占比均逐渐下降,2023Q1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非担险房地产资产占AUM比例分别为2.25%和2.18%,较2021年末下降了1.54p Ct 和1.65pct。 图11:上市银行涉房贷款以低风险按揭贷款为主 表6:招商银行表内外涉房资产占比逐渐下降(亿元) 表7:平安银行表内外涉房资产占比逐渐下降(亿元) 4.3、表内外城投敞口占比不足20%,违约风险可控 近三年城投非标违约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贵州、山东、河南、内蒙古等,但实质性违约仍处于可控范围内,暂不构成系统性压力。据我们测算,2020、2021、2022年上市银行表内外城投敞口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19%、19%,其中大部分银行资产质量较为优质,城投风险基本可控。区域分布上,中西部地区政信类资产占比较大的城商行,资产质量可能受城投风险影响小幅波动;但东部地区城投风险本身较小,且中小微客群众多,因此当地城农商行的资产选择余地较大,城投风险波及程度较低。叠加近年监管化解城投风险态度明确,风险传导至银行的影响有限。 表8:近三年上市银行整体城投风险敞口约20%(亿元) 5、投资建议:经营显韧性,修复动力足 截至8月18日,银行板块PB(LF)仅为0.55x,为历史低位,其中包含了对银行“让利实体”的估值折价。监管明确银行利润合理性,金融让利三年已过,业绩改善预期加码,银行估值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