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泰期货]:“我们的有色宏观”系列报告(三):城中村改造对铝需求影响几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我们的有色宏观”系列报告(三):城中村改造对铝需求影响几何?

2023-08-17王蓉国泰期货胡***
“我们的有色宏观”系列报告(三):城中村改造对铝需求影响几何?

期货研究 二〇 二2023年8月17日 三年度 城中村改造对铝需求影响几何? ——“我们的有色宏观”系列报告(三) 国泰君 安报告导读: 期 王蓉投资咨询从业资格号:Z0002529wangrong013179@gtjas.com 货2023年7月,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研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究本篇报告旨在分析本轮城中村改造对铝需求的影响。 所 我们可以重点提炼出2个结论: 1、本轮城中村改造与“棚改”有较大不同。两者差异主要表现在:(1)改造范围不同:城中村改造针对超大特大城市;“棚改”侧重三四线城市。(2)改造目的不同:城中村改造侧重更新改造;“棚改”针对危旧楼房拆除,同时消化库存。(3)改造周期不同:城中村改造节奏缓慢,改造周期长;“棚改”以“快拆快建”为原则,迅速完成拆除重建工作。(4)补偿方式不同:城中村改造补偿方式以房票安置为主,新增建房需求少;“棚改”鼓励货币化安置,刺激新增购房需求。(5)资金来源不同:城中村改造资金市场化程度更高,鼓励民间资本加入;“棚改”资金来源以中央财政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地方专项债等为主。 2、尽管本轮城中村改造对地产需求的提振力度不及“棚改”,但对建筑用铝的需求而言,这依然是一个值得挖掘的增量点,毕竟对于今年的铝需求侧而言,市场更多呈现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式的需求增长。基于对城中村重建面积的分情景假设,我们认为铝需求犹有小幅增量。本轮城中村改造以更新改造为主,对铝的影响或主要体现在铝合金门窗的改善型需求,表现在:(1)原有铝合金型材增宽增厚;(2)改用断桥铝合金替代普通铝合金。根据我们的测算,在乐观估计下,城中村改造每年能够带来9.61-30.90 万吨的新增用铝需求;在中性估计下,城中村改造每年能够带来5.77-18.54万吨的新增用铝需求;在悲观 估计下,城中村改造每年能够带来2.88-9.27万吨的新增用铝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给到的定量测算仅考虑了铝合金门窗的新增需求,如果扩大至其他建筑装饰材料,以及地产关联需求例如五金、家电等耐用品消费的衍生性提振,实际用铝增量的规模应更大。 本篇专题报告非常感谢实习生阮晟佳的深度贡献。 目录 1.城中村改造基本概况:对地产需求的提振力度不及“棚改”3 1.1城中村改造简介:近年来城中村改造发展迅速,2023年以来利好政策频发3 1.2城中村改造不同于“棚改”:城中村改造以改善为主,进程更加缓慢,改造周期更长4 1.3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计划:以广上深为例5 1.3.1广州:2023年推进12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3亿元5 1.3.2上海:2023年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到2025年启动全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6 1.3.3深圳:2023年推进4.9万套(间)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项目6 2.用铝需求测算:分情景假设7 2.1用铝量影响因素分析:新增用铝需求集中在铝合金门窗增宽增厚与断桥铝合金替代7 2.2敏感性分析结果9 2.2.1乐观估计:每年改造建筑面积为3.1亿平方米,年均新增用铝需求为9.61-30.90万吨9 2.2.2中性估计:每年改造建筑面积为1.86亿平方米,年均新增用铝需求为5.77-18.54万吨10 2.2.3悲观估计:每年改造建筑面积为0.93亿平方米,年均新增用铝需求为2.88-9.27万吨10 3.结论:力度不及“棚改”,铝需求犹有小幅增量11 (正文) 1.城中村改造基本概况:对地产需求的提振力度不及“棚改” 1.1城中村改造简介:近年来城中村改造发展迅速,2023年以来利好政策频发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中一种特殊形式的社区。城中村是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原本位于农村地区的村落因为被纳入城市建设范围而失去或基本失去耕地,但仍然保留着村民自治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特征的村庄。这些村庄通常位于城市的核心区域或城市边缘,因城市发展的压力和土地利用变化而逐渐与周围城市建成区融为一体。城中村的概念也可泛指在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滞后于城市发展步伐、脱节于现代城市管理体系之外,并且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的社区或居住区。 城中村一般没有规划,房屋多为简易搭建,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由于基础设施不足,这些地区通常缺乏供水、供电、排水、垃圾处理等基本公共设施,导致居民生活质量低下。此外,由于规划缺失和住房紧张,城中村也容易出现大量人口拥挤和交通混乱的问题。 城中村改造指对上述居住环境较差的地区进行综合改造,以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居民居住质量。近年来,我国城中村改造发展迅速。2019年,多地相继启动城中村改造计划。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同年11月, 北京等21个城市(区)率先开展为期2年的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根据观研数据,2019年 以来,除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导致城中村改造市场略有降温外,其他年份的城中村改造市场规模均保 持在1.2万亿元以上。 图1:2018-2022年中国城中村改造行业市场规模 16000 14000 12000 14030.68 市场规模(亿元) 12367.06 13581.69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78 0 资料来源:观,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2023年以来,有关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密集发布。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7月,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并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坚持稳中求进、积极稳妥,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此后,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及城中村改造,并将表述由“积极稳步推进”进一步调整为“积极推动”,凸显中央对于城中村改造关注度的提升。 表1:城中村改造相关政策梳理 时间 文件名/会议 内容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改造一批城中村。” 2021.11 《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 自2021年11月开始,在北京等21个城市(区)开展为期2年的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 2023.04 中央政治局会议 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2023.07 《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 “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2023.07 中央政治局会议 “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表述由此前的“积极稳步推进”进一步调整为“积极推动”。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泰君安期货研究 1.2城中村改造不同于“棚改”:城中村改造以改善为主,进程更加缓慢,改造周期更长 本轮城中村改造与“棚改”有较大不同。“棚改”指对城市范围内使用年限长久、基础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的房屋进行改造,以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并推动城市化进程。城中村改造与“棚改”在改造范围、改造目的、改造周期、补偿方式、资金来源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两者难以直接划上等号。 改造范围不同:本轮城中村改造的范围限定于超大特大城市中的城中村。2014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将城区常住人口500 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划分为特大城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目前共有超大特大城市 7+14个,其中超大城市有7个,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有14个,分别为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棚改”则主要集中于三四线城市,一方面因为这些城市存在更多亟待改造的危旧房屋。另一方面,开发商在这些地区的库存积压问题较为严重,“棚改”可以帮助消化当地的房地产库存。 改造目的不同:本轮城中村改造是城市更新计划中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改善居住环境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改造过程中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同时根据居民的居住需求增加公共设施。2021年6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强调严格控制城市更新过程中大规模拆除、增建与搬迁的行为,显示本轮城中村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更新和改善。 “棚改”则更加侧重于拆除已有的危旧房屋,实现区域整体的更新和提升,同时通过货币化补偿等方式,引导被拆房屋居民前往邻近城镇购房,从而刺激住房增量需求的产生。 改造周期不同:城中村改造所需时间相比“棚改”更长。2023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优先对群众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隐患多的城中村进行改造,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实施一项做成一项”,显示出本轮城中村改造将采取相对较慢的整体节奏,改造周期更为长久。一方面,本轮城中村改造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且大多数城中村都处于城市核心地区,补偿安置成本较高,项目进度被迫放缓。另一方面,城中村土地多为农村集体所有,确定土地权属需要更多时间,同时还存在是否需要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等问题,进一步拉长改造周期。 而由于涉及“棚改”的房屋多为危旧房屋,其改造迫切性较高,因此“棚改”以“快拆快建”为原则,着重于快速拆除危旧房屋,并建造新的现代化住宅,以满足被拆房屋居民的居住需求。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在短期内释放大量新增住房供应,迅速实现区域的整体更新和提升。此外,由于“棚改”涉及的土地主要为国有土地,土地权属划分明晰,因此在土地方面的处理时间相对较短,与城中村改造相比更加高效。 补偿方式不同:“棚改”的补偿方式相对单一,主要为货币化安置。2015年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城市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对于人口较少、住房供需矛盾不突出、房价不高、市场房源较多的城市,应当积极推行货币化安置方式,将货币安置补偿款发放给被拆迁居民,由被拆迁居民自主到市场购买安置住房”。 而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积极创新改造模式”等。因此,本轮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或将降低货币化安置比例,更多采用房屋安置补偿与保障性住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例如,今年3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管理办法》,强调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对居民的补偿以房屋安置方式为主。这一补偿方式的改变也将会降低新建房屋需求。 资金来源不同:针对城中村改造地资金来源,《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以及“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本轮城中村改造中,城市人民政府将承担主体责任,主要倡导以“政府引导市场参与”为核心的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入。因此,在这一轮城中村改造中,财政资金规模有限,更多的资金支持将依赖于银行信贷等多元资金的投入。 “棚改”的资金来源主要为中央补助资金、政策性金融工具与地方专项债等。2014年4月,央行创立抵押补充贷款(PSL)为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支持“棚改”。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