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普信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3-04-27 深圳诺普信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9年9月,于2008年A股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9.83亿元,致力于植物保护及品质农业的产业链经营,专注于广大农民的增收致富,致力于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经过近三年多的创新变革与探索实践,公司已逐步形成了“农资研产销、农业综合服务与特色作物产业链”三大战略三块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公司通过打磨高品质的农药制剂、植物营养等产品,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多方位地满足农业种植的市场需求,全力培灌“田田圈”的发展,打造出一个个区域性领先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并积极探索单一特色作物产业链经营,将一种作物视为一个产业,创新建立了“公司+政府+农户(合作社)+合作伙伴”的产业园发展新模式。此外,公司还成立了“特色作物产业科技研究院”、“致良知农学院”等机构,通过产业科技示范园模式将选定的特色作物逐一落地实施。诺普信多年来深耕农业种植领域、生物技术及化学化工行业,聚集的众多行业顶尖人才、积累的技术资源和宝贵经验,现赋能于作物产业链的发展,既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又可推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切实符合公司三大战略同步发展。 2023-04-28 董秘、董办主任莫谋钧,财务总监袁庆鸿,光筑农业副总黄为民 2023-04-272023-04-27 2022年报&2023年一季报交流会线上会议 天风证券 证券公司 - 银河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红土创新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融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中庚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扬子江基金 - - 众安在线财产保险 财险公司 - 中信建投 证券公司 - 中泰证券 证券公司 - 招商证券 证券公司 - 兴业证券 证券公司 - 国信证券 证券公司 - 深圳展博投资 投资公司 - 深圳悟空投资 投资公司 - 深圳市鹏城基石投资 投资公司 - 深圳市凯丰投资 投资公司 - 深圳市金友创智资产 基金管理公司 - 深圳前海精至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深圳架桥资本 - - 深圳汇升同道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深圳旦恩先锋投资 投资公司 - 上海自然拾贝投资 投资公司 - 华西农业 - - 上海斯诺波投资 投资公司 - 上海睿扬投资 投资公司 - 上海筌笠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上海弘润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昆仑健康保险 寿险公司 - 金百镕投资 投资公司 - 华能贵诚信托 信托公司 - 湖南财信经济投资 - - 禾永投资 投资公司 - 杭州拾年投资 投资公司 - 博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广东凡德投资 投资公司 - 工行理财 - - 高腾国际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东证融汇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东吴证券 证券公司 - 博泽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北京匀丰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北京润晖资产 资产管理公司 - 北京睿谷投资 投资公司 - 恒泰证券 证券公司 - 易方达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汇添富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长城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万家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永赢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 - 一、年报及一季报简要分析 2022年总收入有所下滑,这个跟田田圈并表数量缩减有关,利润3.2亿,和年初制定的目标匹配。公司经过2022年跑下来两块业务非常清晰。 1、农药制剂和农业服务。2022年公司尽最大努力推动营销队伍服务大农户能力的转型,构建系统服务能力,逐步摆脱传统农药制剂渠 道的依赖性。为此公司做了系列的工作,包括大品发力、渠道融合和队伍人员的扩张等。2、现代特色生鲜消费领域。以农业为原点,主打蓝莓,从研发、生产、销售出发,进一步延展到渠道、品牌。蓝莓2022年全年约四千万销售额,主要的工作是践行公司战略,首先是公司 独创的四大体系,在科研、培训、合伙和采后运营体系做了全面的展开落地;打赢三大战役包括人才战役、土地战役和供应链战役。现在公司在云南布局超过400人的组织队伍,蓝莓流转土地约3万亩。2022年底完成1.1万亩建园、在建园区八九千亩。 2023年蓝莓正式投产有6000亩左右,到4月底已经采摘超过4000吨,年初的工作部署在一步一步落地,具体数据在Q1也有所体现。二季度工作主题还是两手抓,一个是农药制剂的生产销售旺季,第二个是蓝莓的4、5月份销售以及第四批建园在推动落实。 二、投资者提问交流1、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农药板块、蓝莓板块的具体利润情况? 2023一季度农药1.3亿多的利润;蓝莓销售1.37亿,利润8000多万元。 2022年,农药销售42亿,其中农药制剂27亿,田田圈并表14亿,种植模块1.6亿营收,其中蓝莓3900多万。 2、一季度蓝莓业绩超预期的原因? 最重要是产季提前,通过科研落地,公司产能绕开了竞争比较激烈的后端市场,前期产能增加了20%-30%,明年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今年品牌规划上分了高端和中坚力量,通过品种、品牌的规划,在市场价格的保障上,做好的切分,使不同的产品获得了不同的市场竞争机会 。综合价格来讲,产量稳定的同时也保证了价格,Q1达到85元/kg左右均价。3、刚才讲了售价和销量,成本和净利角度可以做一下分享吗? 今年规模变大,综合成本比去年好,目前32-35元/kg成本。现在建园标准化程度、内部运营管理体系包括长期工人均20到25亩的管理模式比以前更成熟,比如采摘成本和效率比去年提高30-40%。 4、蓝莓板块,蓝莓种植的面积全国大概是什么样的数量? 重点说说云南的情况,2021年国家逐步推动非农化,特别是非粮化的事情,公司团队在这两年期间拿到了云南最多的机会和土地,战略签约面积约3万亩,还有几千亩正在推动中,希望做进一步的深耕蓝莓。现阶段能用于蓝莓设施农业的土地,连片并超过七八百亩的土地几乎是非常艰难。 公司目前评估云南2023年可增加种植蓝莓的面积,涉及到土地红线的,都要持续推动整改,后续合适的土地会越来越少。5、行业各地区和各品类蓝莓竞争情况如何? 北方有一部分是暖棚为主,但种植出来的果易酸。地栽蓝莓产量只有基质蓝莓产量30%-40%左右,受气温影响非常大。据悉,今年云 南楚雄地栽露天蓝莓面积约两三万亩左右,但产量小、品质也一般,今年几次冻害对其损失很大。上市的季节比较晚,跟山东、东北蓝莓上市季节重合,品质也比较接近地栽。基质蓝莓最好上市时间是11、12月开始到次年4月, 11、12月价格会非常好,以往此时市场上只有进口蓝莓,但进口蓝莓口感也受影响(海上船期长,影响新鲜度)。云南冬春基质蓝莓优势就是优质鲜食口感。 6、公司有没有高端水果的种植布局,其他的水果有没有产量上的指引? 当前蓝莓是很好的单品,时间窗口机会很大。海南的燕窝果也叫麒麟果,定位和市场的稀缺性比蓝莓更强,眼前在海南有3000亩土地,2023年燕窝果到了试产阶段,明年会逐渐投产。还布局有反季节三亚火龙果。广西澳洲坚果有七八千亩,2025年左右放量投产。眼前做了很好的梯度布局,仍然以基质蓝莓主打,其他的随着时间、节奏陆续形成递进的产出关系。 7、农药板块下滑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二季度会不会有修复? 一季度上游原料价格在持续下滑,农药经销商看到上游原料价格在下滑,进货不积极,担心进货后原材料价格继续下滑会影响成本。农药同 比销售额下滑不到1个亿。目前公司一直在打造技术服务和推广的营销能力,协助客户把货卖出去再进行补货,预计二季度比一季度情况缓解很多。 8、公司这边的蓝莓种植是否会受到高温、雨雪的影响更小,品质是否更加稳定? 公司是大棚无土盆栽滴灌管理,很好的保护棚内蓝莓的生产和花果。年初在文山区域有一些低温天气,但我们在棚内有准备热风机等升温措施;如果高温,也配置了喷淋等降温设置,所以棚内几乎不受天气影响。但地栽蓝莓遇到霜冻会导致花和果都掉落。 9、公司有没有考虑和C端合作?销售渠道的规划是怎样的? 公司目前是第一年把品牌推向市场,先运用社会上已有的分销资源和渠道。蓝莓是生鲜,送达的时效性最重要。品牌端来讲,去年和今年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做了一些线上C端的互动和销售,但发现最终品质保证很难,快递时大部分处于脱冷状态,品质损耗比较高。 目前公司已经构建了近60人的销售队伍,已经开始服务于小B端比如零售连锁超市,公司在华南地区永辉、盒马、西南的雨润联合一起在做终端的服务工作,配送主要由大B端分销客户配送。 公司也在构建分销能力,短期两三年内以区域的小B端为主。公司目前第一轮向全国的省会城市开发批发客户,直接供应到省会城市。省会城市会覆盖当地零售端,缩短供应的时间和响应速度、辐射面。在消费层次比较高、GDP比较高的二线、三线城市同样构建分销渠道,未来通过分销通路实现批零体系,同时构建大的零售服务能力,通过低成本的物流冷链仓储实现销售,将来肯定面向C端。 线上也在跟一些服务商接洽,抖音明年也会构建,公司认为C端客户的体验一定要好品质,品质保证没有完整地解决方案前,公司还是以综合的推广和互动为主、区域配送为辅的模式。 10、佳沃、怡颗莓和京东这边有线上旗舰店销售合作,咱们后面也会往这方面做吗? 友商用好几年的时间在北京、广州、上海构建了前置仓模式,公司正在研究这个模式的综合效率。区域经销商给盒马做日配时是销售多种水果,现阶段只是一个蓝莓单品做日配,直接向京东仓、盒马分仓送货,可能成本效益不那么合理。我们也在做试点,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综合成本会更低一些的社会化配套服务。目前公司还是专注种植技术和规模化产品的研发。 11、攀枝花跟云南也比较靠近,那边种植蓝莓情况怎么样? 攀枝花也有一些机会,但攀枝花特色水果的种植已经把地租炒上去了,攀枝花的地租成本在3000-5000元/亩/年,比云南贵了50%到100%甚至更多,而且攀枝花那边上市时间偏晚,大概在4月以后。 12、公司是否有信心成为具有消费属性的企业? 我们会坚定往这个方向做!公司的基质蓝莓,开拓性布局了生鲜消费的战略定位,最终交付的是高品质和客户黏性很强的生鲜产品,逐步沉 淀品牌的过程。未来下沉到二线、三线城市、到主要的商超,最后交付给消费者以消费体验、消费单品的概念。公司有基地,有很好的种植模式创新,以及做了近三十年植保水肥的管控能力,所以公司才有底气铺设到城市端、消费端的战略规划。整体逻辑非常明了,坚定不移的往生鲜消费方向前行,需要花2-3年的时间逐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