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银行股行情的核心逻辑在于政策底逐步显现,悲观情绪改善。7月24日晚公布的政治局会议通稿,对活跃资本市场、房地产供求关系、制定地方化债方案等内容均有超预期的表述,具体而言:①今年年初以来,A股成交量不断走低,资本市场“存量博弈”、甚至“减量博弈”的特征表现明显,政治局会议提及“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对当前较弱的市场情绪有明显提振,《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期证监会召集部分券商座谈,并就活跃资本市场及提振投资者信心征求意见。 市场期待更多利好政策出台,对银行等金融权重股而言,短期更受资金青睐。 ②政治局会议首次对房地产行业的判断发生重大转变,指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市场预期“限购限贷”、首付比例、房贷利率等抑制购房需求的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对银行而言,房地产政策及时调整有望阻断当前新一轮地产风险的传导,缓解市场对信用风险及银行资产质量的担忧。 ③对于今年市场特别担忧的地方债务风险,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提及“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对银行股的影响中性偏正面,主要逻辑在于缓解投资者对银行在城投敞口方面的违约担忧。 对比去年四季度银行股行情,当前银行板块的核心矛盾仍在于政策转向能否明显提升市场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并吸引增量资金入场。去年11月初,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地产金融16条政策出台,叠加美联储加息预期明显放缓,市场从“弱预期、弱现实”逐步转向“强预期、弱现实”的定价逻辑,整个银行板块行情从2022年11月初持续至2023年1月底,银行板块累计上涨20.4%,最终行情的结束主要是因为美联储加息预期放缓被证伪(反而持续加息)、市场对经济修复的预期转弱,而从估值的逻辑来看,当时领涨的招行、平安、宁波的PB估值分别在2023年1月30日回升至1.28倍、0.81倍、1.48倍,均已经恢复到2022年7月12日(停贷断供事件之前)的估值水平。因此,去年四季度银行股行情核心催化剂在于:经济预期改善+外资增量资金入场。 当前环境下:①Q2实际GDP同比从Q1的4.5%升至6.3%,而Q2名义GDP同比从Q1的5%降至4.8%,Q3宏观经济经济可能仍存在压力,通胀预计在三季度还会下行、青年失业率数据也将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走高,因此Q3名义GDP增速预计承压;而四季度将会有积极变化,人民银行预计全年CPI总体走势呈U型,年底有望向1%靠拢;青年失业率也将逐步好转,我们判断Q4名义GDP增速将有所回升。宏观经济预期有望逐步改善。 ②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在判断何时降息时,需要同时考虑通胀水平和下降速度;我认为今年不会降息,FOMC有几位成员预计明年会降息;降息与否将取决于我们对通胀回落至目标的信心程度。海外仍处在加息进程中,增量资金买入银行股的节奏与力度预计相较去年四季度略偏弱。 总体来看,当前银行股有利的因素是政策底已经显现,宏观经济明显下行的风险在缓解,并且经济预期也将逐步改善; 而增量资金(外资持续流入的意愿)、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尚未显著强于去年四季度,因此我们预判本轮银行股行情可以相对积极一点,但行情未来的空间能否突破上半年的高点仍取决于未来政策落地的效果以及增量资金流入的速度。 重点推荐:房地产政策及经济预期改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城投债务化解(成都银行)、高股息标的(国有大行)。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房地产违约再次大规模蔓延、城投风险大规模暴露、海外需求下行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