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机构调研报告 调研日期:2023-07-05 2023-07-0600:00:00 证券事务代表罗文捷,董事会秘书室工作人员张妍 2023-07-0500:00:00None 特定对象调研公司会议室 高毅资产资产管理公司None 投资者参观了京东方技术创新中心展厅,参观后与公司进行了交流。讨论内容主要为回答投资者提问,问答情况如下: 问题1:如何看待LCD行业竞争格局? 问题1:2022年二季度到2023年一季度,LCD领域的波动幅度较大,本次行业波动与以往行业波动不同的是,除了行业自身的 发展规律外,行业受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是2021年集中的需求释放提前透支了部分消费,导致需求的快速、大幅波动; 二是全球形势的不稳定,导致消费者消费心态趋紧、意愿不足。公司认为,随着上述不确定性因素逐渐被消化,行业自身的发展规律起主导作用的供需关系会逐步恢复,行业也将恢复健康成长。2023年面板行业处于修复过程,大尺寸LCD产品价格自一季度以来持续上 涨。 在行业供给端,随着行业内存量产能逐步退出、新增产能总量有限且产能释放节奏平缓,市场份额逐渐向公司在内的行业头部企业集中,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尤其是2022年二季度末以来,行业内出现相对默契的稼动率调整,供给结构持续改善。 未来,LCD行业将逐步进入成熟期,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将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持续改善。 问题2: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需求及产品价格? 回答2:2023年一季度以来,随外部不确定因素逐渐被消化,市场供需关系逐渐趋向平缓,叠加终端库存整体处于健康状态,根据咨询机构数据,2023年一季度LCDTV面板价格开始上涨,同时,受国内促销备货需求拉动的影响,国内主要品牌厂商采购动力有所 回升,行业平均稼动率在需求恢复及供给侧盈利优先经营策略的背景下谨慎提升。2023年全年,预计TV产品的大尺寸化趋势将恢复 ,并有望推动面板需求面积的增长。长期来看,产品大尺寸化的延续、新技术渗透率的提升、应用场景的拓展等因素将为行业结构升级奠定基础,并拉动面板需求的增长。 产品价格方面,根据咨询机构分析及预计,2023年3月以来,主流尺寸TV面板价格持续全线上涨,三季度将维持上涨趋势;MNT类产品6月起部分尺寸产品价格涨幅逐渐扩大;NB类产品价格保持稳定,7月有望迎来上涨。 问题3:公司柔性AMOLED业务进展? 回答3:2022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近8,000万片,同比增长超三成,基本完成年度出货量目标,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尤 为显着。但受终端消费疲软的影响,行业整体出货增长率不及预期,同时,在部分客户入门级产品中出现明显的低价竞争,入门级柔性A MOLED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受折旧压力影响,公司柔性AMOLED业务短期业绩承压。 2023年,随着公司柔性AMOLED业务的持续成长,以及客户端份额的持续增加,预计公司柔性AMOLED产品的出货量有望继续保持大幅增长。2023年一季度,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接近3000万片,2023年全年公司柔性AMOLED出货量 目标为超过1.2亿片。 未来公司将持续提升柔性AMOLED业务高端产品出货比例,提升产品组合盈利性,推动LTPO、折叠、车载、IT等新技术、新细分领域的加速增长。 问题4:公司的MLED业务发展情况? 回答4:MLED作为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高亮度、高色域、高动态对比度的优势,市场规模将快速发展,不断提高。MLED业务为 京东方为加快物联网转型,落实“屏之物联”战略,优化整合“1+4+N+生态链”业务构架中的重要一环,是京东方布局下一代显示的重要平台。 公司MLED业务的定位是“打造主动式驱动、COG为核心,COB/SMD协同发展的Mini/MicroLED生态群”。 在背光的产品领域,公司产品涵盖了以COG、PCB、FPC、PI为依托的、全应用领域的产品拓展。在直显领域,以COG、COB、SMD三大核心技术为支撑,产品覆盖了教育、会议、影院以及消费电子等一系列的应用场景。 公司MLED业务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超高精度的半导体工艺;第二点是京东方具有高速、巨量的转印技术;第三点是公司独特的AM主动式驱动技术能够实现柔和、平滑的显示效果。公司的MLED业务凭借其优势,能够持续赋能TV、MNT、NB、车载 和VR显示等产品。 2022年,公司已公告拟控股华灿光电事宜,未来公司将基于半导体显示,主动式驱动、高速转印以及LED外延芯片等4大核心技术领域的优势,构建MiniLED直显、MiniLED背光、MicroLED以及以此三大技术延伸出来的智慧终端领域的发展,形 成整体的发展格局。 问题5:公司在供应链方面有哪些优势? 回答5:公司一直注重产业链安全建设和协同发展,致力于与合作伙伴共创共赢,积极推动供应链本地化,扶持产业链共同发展,强化产业链生态共建能力,公司在成本管控体现优势,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力。 除了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外,公司还通过与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共同搭建联合实验平台等措施,共同开发行业领先技术,通过技术迭代来替代部分关键部品,有效降低供应风险。同时,公司在产业链方面持续积极布局,以促进产业链更好地可持续发展。目前 ,公司已通过自身及产业基金助力数十家上游材料、设备伙伴快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