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证券]:一体化经营能源巨头,高分红高现金优质标的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一体化经营能源巨头,高分红高现金优质标的

2023-06-19长城证券枕***
一体化经营能源巨头,高分红高现金优质标的

煤电一体化经营模式平抑周期影响。根据公司2023年一季报披露,2023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70.4亿元,同比增长3.7%。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185.3亿元,同比减少0.6%,基本每股收益0.94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0%,同比减少0.3pct。煤炭方面,2023Q1煤炭销售量为1.08亿吨,同比增长1.8%,主要是外购煤销售量明显增长。受煤炭供给充足而导致煤价承压的影响,公司平均销售价格为638(-24)元/吨,自产煤单位成本为169.4元/吨,同比增长12.9%,煤炭分部实现利润174.2亿元,同比减少6.9%。发电方面,公司售电量为487.5亿度,同比增长10.8%,售电价为0.42元/度,同比增长2.2%,发电分部实现利润为28.7亿元,同比增长12.0%。运输方面,受成本抬升和海路运费下降的影响,铁路分部、港口分部、航运分部分别实现利润为32.4(-25%)亿元、5.7(-17%)亿元和0.46(-86.8%)亿元。 集团未上市资产有望进一步注入,煤炭产能稳步增长。根据公司2022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内蒙古新街台格庙矿区总体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北勘查区探矿权完成延续、分立,新街一井、二井取得探矿权证,产能置换方案获得国家能源局批复;上湾矿、补连塔矿空白区及深部资源获取工作有序推进;黑岱沟、哈尔乌素露天矿合计811公顷生产接续用地获得国家自然资源部批复;黄玉川、青龙寺、神山等三处煤矿合计核增产能460万吨/年,获得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批复;李家壕煤矿产能核增前期准备工作有序开展。 2023年4月29日,公司公告准备启动收购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约1600万吨/年产能的煤矿资产,剩余可采储量为13亿吨。受集团未上市资产注入的影响,公司未来产量在增产保供的背景下会持续增长。 中国神华目前拥有六大矿区,资源分布集中且煤炭禀赋优质。根据公司2022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公司国内矿井资产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陕西两个产煤大省,目前拥有六大生产矿区:神东矿区、准格尔矿区、胜利矿区、宝日希勒矿区、包头矿区和新街矿区。一方面,公司煤矿资源分布较为集中:截至2022年末,六大矿区中国标准下保有资源量达329亿吨,其中神东、准格尔和包头三个矿区分布在内蒙古和陕西两省交界,其中大部分煤矿分布在直径500公里的范围内,三个矿区资源保有量总和达188.5亿吨,占总资源比重的57.3%。另一方面,公司煤矿资源禀赋优质。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以神东矿区为例,该矿区煤炭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值,是优质的动力、化工和冶金用煤,此外,公司众多煤矿埋藏浅、煤层较厚、地质构造简单,故开采成本较低。 公司管理模式成熟专业,费用控制稳健。根据公司2023年一季报披露,2023年一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11%,同比下降0.06%。管理费用率为2.45%,同比上升0.15%,主要系人工成本的增长。财务费用率为0.05%,同比上升0.03%。研发费用率为0.28%,同比下降0.12%。公司管理团队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管理经验,重视提升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发电业务资本开支显著增长。根据公司2022年报披露,2023年总资本开支计划为361.5亿元,同比增长13.2%。其中公司发电业务资本开支计划为180.8亿元,同比增长62.9%。其中新建项目包括湖南岳阳电厂项目、广东清远电厂一期项目等为155.6亿元,占发电业务资本开支比重86.1%。 高现金高分红优质标的彰显投资价值。2023年一季度,公司货币资金为1857.7亿元,环比增长9.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92.0亿元,同比增长2.7%,公司流动性充裕,持续高分红可期。公司在2022年年报承诺2022-2024年度分红率不低于60%,其中2022年分红率为73%。2022年,公司拟以198.7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股息2.55元/股(含税),以2023年6月16日收盘价29.96元计算得股息率为8.51%。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中国神华营业收入为3503.29亿元、3479.28亿元、3529.3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676.73亿元、666.43亿元、636.48亿元,EPS(摊薄)为3.41元、3.35元、3.20元。以2023年6月16日收盘价29.96元对应P/E为8.8/9.0/9.4x,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价超预期下跌,所属煤矿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双碳政策进一步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