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医药生物2023-06-06罗潘林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2023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1.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定义 2023年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词条报告 作者:罗潘林 行业:头豹分类/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港股分类法/消费品制造/医疗保健关键词:自身免疫药物、SLE、RA、NMOSD、TNF-α 摘要: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错误地攻击机体的疾病,自身抗体大量产生,多系统多器官广泛损害为其基本特征。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包含生物药与化学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如融合蛋白、ADC、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具有靶向性、特异性的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指定抗原,在治疗过去无有效治疗方法的多种疾病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从全球市场的角度,靶向生物制剂已经取代小分子药物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错误地攻击机体的疾病,自身抗体大量产生,多系统多器官广泛损害为其基本特征。目前,约有100种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视神经脊髓炎(NMOSD)、强直性脊柱炎(AS)、干燥综合征(SS)等,几乎可以影响身体的任何部位。遗传及环境因素均可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器官衰竭,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2.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分类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包含生物药与化学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如融合蛋白、ADC、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具有靶向性、特异性的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指定抗原,在治疗过去无有效治疗方法的多种疾病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从全球市场的角度,靶向生物制剂已经取代小分子药物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根据药物类型,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可分为:小分子药、生物药。 类型名称 类型说明 自身免疫疾病小分子药 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化学药物,小分子药的分子量一般在900道尔顿以下,分子结构较为单一,一般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小分子药主要包括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等,如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泼尼松、羟氯喹、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甲氨蝶呤。 自身免疫疾病生物药 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药物,生物药的分子量往往是小分子药的数百倍,例如单克隆抗体的分子量约为15万道尔顿,且一般具备复杂的多级结构。生物药的研发涉及蛋白质结构设计、表达载体构建、抗体亲和力筛选、细胞株工艺开发等多个环节,研发难度大,且生产质量监管要求严格。 3.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特征 小分子药物为主 中国市场以小分子药物为主,与全球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从全球市场的角度,靶向生物制剂已经取代小分子药物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但中国与全球市场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目前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仍以小分子药物为主,2020年小分子药物占据整体市场超3/4的份额。 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特征包括:小分子药物为主、高技术壁垒、监管严格。 高技术壁垒 知识密集、长期而复杂的开发过程确立高准入壁垒 药物开发需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专业技能,创新药物一般具有大型复杂的分子结构,其的研发涉及蛋白质结构设计、表达载体构建、抗体亲和力筛选、细胞株工艺开发等多个环节,研发难度大,且生产工艺细节复杂,各环节投入成本高,行业具有高技术壁垒。 监管严格 药物研发生产各环节监管严格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质量监管严格,尤其是生物药。中国GMP对生物药的质量管理涵盖了从种子批和细胞库、培养基或培养液、原辅料、中间产品、原液到成品等多个环节,对于企业质量管理的能力有着高要求,且随着行业相关政策的不断推出,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标准趋于完善。 4.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发展历程 1950-1999年为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发展萌芽期,甲氨蝶呤、羟氯喹、柳氮磺吡啶等小分子药物相继获FDA批准,此阶段自身免疫疾病的诊疗方法主要为非生物DMARD,但疗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对于某些疾病甚至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监管体系及专利保护制度不健全,全球范围内有低劣仿制药亦萌生,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2000-2018年,随着传统DMARD的临床应用以及对生物学基础、生物技术研究加深,生物药具有潜在更佳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特征显现,陆续有各类创新生物药在中国批准上市。2019年至今,新靶点、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促进生物药行业的繁荣发展。其中,PD-1、PD-L1、FGFR、HER2等为当前高研发热度靶点。 开始时间:1950结束时间:1999阶段:萌芽期行业动态:1950年,甲氨蝶呤、羟氯喹首次获FDA批准。 1953年,柳氮磺吡啶首次获FDA批准。 1998年,来氟米特首次获FDA批准。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此阶段自身免疫疾病的诊疗方法主要为非生物DMARD,但疗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对于某些疾病甚至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行业内有众多小分子药物诞生,同时由于监管体系及专利保护制度不健全,全球范围内有低劣仿制药亦萌生,市场参与者逐渐增多。 开始时间:2000结束时间:2018阶段:启动期行业动态:2007年,杨森的英夫利昔单抗获NMPA批准。 2010年,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获NMPA批准。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此阶段大多小分子药物的原研专利已过期,并被多家制药公司以仿制药形式上市。随着传统DMARD的临床应用以及对生物学基础、生物技术研究加深,生物药具有潜在更佳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特征显现,陆续有各类创新生物药获NMPA批准上市。 开始时间:2019结束时间:2023阶段:高速发展期 行业动态:2019年7月葛兰素史克的贝利尤单抗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药。 2021年罗氏的萨特利珠单抗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为中国唯一获批上市用于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生物药。 行业影响/ 5.自身免疫疾病药物产业链分析 阶段特征:此阶段新靶点、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促进生物药行业的繁荣发展。新靶点方面,PD-1、PD-L1、FGFR、HER2等为当前高研发热度靶点;新技术方面,随着基因工程、抗体工程、结构生物学、抗体修饰、偶联技术和连接子-毒素组合平台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以融合蛋白、ADC和双特异性抗体等为代表的创新生物药技术平台快速发展;新工艺方面,一次性生产设备及连续生产等生产工艺的进步,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产业链上游为生物医用原材料与CRO服务供应商。原材料主要为原辅料、试剂、耗材,国内前端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核心原材料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厂商,其余材料价格较为稳定。CRO服务商主要提供动物药效、药代及毒理安评实验、项目管理、监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医学监察、药物警戒、稽查、报告撰写等服务,据服务阶段收费。 产业链中游为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厂商,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主要市场由小分子药物占据,份额占比超3/4,但随技术发展及临床验证,生物药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本土药企的竞争核心。中国目前仅有10余款已上市的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剂,靶点主要集中在TNF-α,自身免疫领域在研药物约数十种。受自身免疫疾病药物需求持续增长、生物技术突破、创新药物政策等因素推动,未来行业参与者增多竞争加剧。 产业链下游为各级医疗机构,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污染、社会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中国慢性病病人群体不断扩大,药物需求不断扩增,且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医疗卫生支出规模逐步提升,下游端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上游环节 上游分析 上游参与方 生物医用原材料供应商、C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产业链上游为生物医用原材料与CRO服务供应商。原材料主要为原辅 默克、赛默飞、Catalent、国药控股、上 RO服务供应商 料、试剂、耗材,国内前端企业为保证产品质量,核心原材料大部分依赖于进口厂商, 海怡成生物、上海医药集团、北京中源合 其余材料价格较为稳定。 聚生物、烟台宝博生物、烟台迈百瑞、青 原辅料:包含多肽类、无机化合物等,如谷胱甘肽平均单价约为55元/克,硫酸铵平均单 岛天泽生物、奥星设备有限公司、青岛逸 价约为13-14元/千克,无水乙醇平均单价约为12元/千克。 鸿生物、上海皓元生物、青岛浩赛科技 试剂:残留DNA定量检测试剂盒平均单价约为20,000元/盒,PL2000血气试剂包平均单价约为3,000元/盒,液态二氧化碳平均单价约为1.4元/千克。耗材:纳滤膜平均单价约为17,000元/个,TOC瓶平均单价约为2,400元/盒。CRO服务商主要提供动物药效、药代及毒理安评实验、项目管理、监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医学监察、药物警戒、稽查、报告撰写等服务。 中游环节 中游分析 中游参与方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厂商 产业链中游为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厂商。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主要市场由小分子药物占 中国抗体、嘉和生物、百奥泰、和铂医 据,份额占比超3/4,但随技术发展及临床验证,生物药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本土药企 药、康诺亚、三生国建、恒瑞医药、康方 的竞争核心。中国目前仅有10余款已上市的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剂,靶 生物、先声药业、再鼎医药、诺诚健华、 点主要集中在TNF-α,自身免疫领域在研药物约数十种。受自身免疫疾病药物需求持续 荣昌生物、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复宏汉 增长、生物技术突破、创新药物政策等因素推动,未来行业参与者增多竞争加剧。 霖 下游环节 下游分析 下游参与方 医疗机构 产业链下游为各级医疗机构。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污染、社会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 中国慢性病病人群体不断扩大,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约为为30-70/10万,2016-2 机构、其他机构 020年,SLE患者人数从100.21万增长至103.49万;2018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为0.42%,2018-2020年,RA患者人数从500万增长至600万,药物需求不断扩增。据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03.1万个,医疗卫生总费用预计为7.6万亿元,占GDP的6.5%,人均卫生总费用5348元。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医疗卫生支出规模逐步提升。下游端将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6.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规模 中国自身免疫疾病药物行业近年来呈稳步增长趋势,2017-2022年,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市场规模由17亿美元增长到4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8.7%。 行业主要受到以下三点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1)存量市场大,临床需求的持续增加。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污染、社会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中国慢性病病人群体不断扩大,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率约为为30-70/10万,2016-2020年,SLE患者人数从100.21万增长至103.49万;2018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率为0.42%,2018-2020年,RA患者人数从500万增长至600万。中国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基数大且正逐步增加。(2)生物技术突破带动抗体药物产业的增长。融合蛋白、ADC、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具有靶向性、特异性的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指定抗原,在治疗过去无有效治疗方法的多种疾病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3)鼓励性政策出台提升药物放量。国家陆续出台如《中国制造2025》《“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等支持鼓励性政策,大力推进生物药进行研发创新,同时,自2017年2月新版医保目录出台以来,愈多药物通过医保谈判形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如本维莫德乳膏(治疗银屑病小分子药物)医保支付标准为138元/10g,注射用贝利尤单抗及泰它西普(SLE生物药)按不同地区报销政策落实价格,有利于降低国内自身免疫疾病药物价格、提升药物可及性,进一步推进行业药物持续放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自身免疫疾病患病率逐年提升及医保政策推进,患者基数逐渐增长,医保覆盖率不断提升,预计2025年RA、SLE患者数量分别达620万人、106.95万人,行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