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MF]: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区域模式以及掉期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的作用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区域模式以及掉期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的作用

2023-03-31IMF秋***
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区域模式以及掉期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的作用

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区域模式以及掉期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的作用 赫克托耳Perez-SaizLongmei张 WP/23/77 基金组织工作文件描述了作者正在进行的研究,并发表这些研究以征求意见并鼓励辩论。 基金组织工作文件中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基金组织、其执董会或基金组织管理层的观点。 2023 3月 国际货币基金2 ©202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wp/23/7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论文 战略、政策和审查部门 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区域模式以及掉期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的作用由赫克托耳Perez-Saiz和Longmei张* 授权供马丁Čihak分布 2023年3月 基金组织工作文件描述了作者正在进行的研究,并发表这些研究以征求意见并鼓励辩论。基金组织工作文件中表达的观点是作者的观点,不一定代表基金组织、其执董会或基金组织管理层的观点。 文摘:本文研究了人民币(RMB)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使用情况。在全球范围内,人民币的使用量仍然很小,占跨境交易总额的2%。根据Swift**2010-21年的国家级交易数据,我们发现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虽然人民币在某些地区很少使用,但在其他地区却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这些跨国差异多年来一直在扩大。这种差异可以部分解释为一个经济体的地理距离、政治距离和与中国的贸易联系。然而,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措施的影响,包括建立双边互换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鉴于中国的整体资本账户限制,这两项政策措施都有助于解决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短缺问题,其中离岸清算银行的影响在数量上更大。我们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建议引用:Perez-Saiz、张(2023) 冻胶分类数字: E42;F33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迅速;交换线;离岸清算银行 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HPerez-Saiz@imf.org;LZhang2@imf.org *作者要感谢RoshanIyer的杰出研究协助,以及HelgeBerge,MartinČihák,DongHe,Astrid 索尔森和法比安·瓦伦西亚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评论。 **与Swift消息传递流相关的数据是在“BI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下经S.W.I.F.T.SCRLSWIFT©2023许可发布的。由于金融机构有多种方式来交换有关其金融交易的信息,因此Swift统计数据并不代表完整的市场或行业统计数据。对于全部或部分基于Swift统计数据的任何决定及其后果,Swift不承担任何责任。 工作底稿 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区域模式以及掉期额度和离岸清算银行的作用 由赫克托耳Perez-Saiz和LongmeiZhang1 1作者要感谢RoshanIyer的杰出研究协助,以及HelgeBerge,MartinČihák,DongHe,AstridThorsen和FabiánValencia的非常有益的评论。 内容 .........................................................................................................................................................................................11 数据 1.中国的快速整合与有限的金融整合3 2.资本账户开放的收入水平4 3.人民币跨境支付7的进化 4.地理分布的人民币支付(2021)8 6.杰出的双边互换协议(2021)10 7.中央银行双边互换额度的功能示例11 8.离岸人民币清算银行12 表 1.一种国际货币的角色5 2.传输的回归结果(消息MT103和MT202)15 3.贸易相关付款的回归结果(消息MT400和MT700)16 介绍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快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转变为占全球增长三分之一的第二大经济体(IMF,2018)。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刺激了中国贸易的快速一体化,重塑了全球供应链。然而,尽管中国在经济上取得了成功,并与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但中国的金融一体化却要有限得多。其国际资产和负债仅占世界对外资产和负债的4%,而在全球贸易中这一比例为13%1。在此背景下,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也微乎其微,占全球跨境支付总额的2%2和央行储备资产的3%3(图1)。 图1.中国的快速整合与有限的金融整合 中国金融一体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决定维持封闭的资本账户。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以来,许多国家已转向灵活的汇率和开放的资本账户,导致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波动性增加。今天,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已经完全开放了资本账户,而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尽管部分自由化,但仍保留了某些限制。相比之下,中国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严格的资本账户限额,对资本流动的控制比同行严格得多(图2)。Zhang(2023)表明,基于跨国经验,开放的资本账户可能导致中国全球金融足迹的显着扩张。 1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 2基于快速数据。 3基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COFFER数据集(https://data.imf.org/regular.aspx?key=41175)。 图2.按收入水平划分的资本账户开立情况 尽管存在资本账户限制,中国人民银行(PBC)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时任总督周小川呼吁改革全球金融架构(周,2009年),随后的20国集团会议(G20,2009年)对此表示赞同。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允许人民币跨境结算,最初是在部分省份试点,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由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严格控制,中国境外的人民币流动性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引入了双边互换额度(附件二)和离岸清算银行,以促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2015年,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自2017年以来,中国的金融自由化也加速,向外国投资者开放了国内资本市场和更广泛的金融部门 ,人民币债券已被纳入全球主要指数(Schipke等p(2019))。如果这些趋势继续下去,将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一体化,并减少全球使用人民币的障碍。 人民币作为国际化货币的崛起对国际货币体系(IMS)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历史上看,IMS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从战前时期金本位制下的英镑主导地位,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镑和美元的平等地位,再到美元的主导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制度化,并在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根深蒂固。自1999年诞生以来,欧元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货币,尽管它在欧洲的使用比全球更广泛。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足迹不断扩大,一些人认为人民币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作用将会增加。Subramanian(2011)甚至预测人民币可能在未来十年成为主导储备货币。Prasad和Ye(2012)预计人民币将在十年内成为储备货币,侵蚀但不会取代美元的主导地位。其他人则表示更加谨慎。例如,Frankel(2012)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更长的时间,反映出金融发展和资本流动的流动性不足。 与传统观点(Krugman,1980)相反,IMS将始终由单一货币主导,反映网络回报的增加,Eichengreen(2011,2012)设想了多极的新观点。 人民币、欧元和美元扮演国际货币角色的货币体系。Farhi,Gourinchas,andRey(2011)强调了现有(主要)以美元为基础的体系的结构性缺陷,该体系面临“新Triffin的困境”,因为鉴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下降,美国最终将耗尽提供全球安全资产的财政能力。储备货币多样化,例如纳入人民币资产,有助于解决安全资产供应不足的问题。 关于美元霸权如何对全球贸易、金融和资本流动周期产生影响,以及对宏观政策管理的挑战,也有大量的文献。(Boz等人,(2018年)、古林查斯(2021年)、戈皮纳特等人(2010年)、戈皮纳特等人(2020年)等)。美元汇率反映了美元在全球贸易发票中的主导作用,对非美国货币具有重大影响。相关贸易,升值1%导致美国以外的全球贸易额下降0.6%份额越高 美元发票,一个国家的贸易对美元估值越敏感(Gopinathetal(2020))。作为全球银行业的工具货币,美国的货币政策也主导着全球金融周期和资本流动(Agrippino和Rey(2020))。在一国与中国的交易中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可能会降低其贸易量对美元汇率的敏感性。人民币的广泛采用也可能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更强。 从广义上讲,国际货币具有三种不同的功能:记账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存。更具体地说,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它的使用可以用表 1来概括,表1是由Cohen(1971)和Kenen(1983)介绍的。国际货币的多种功能通常是密切相关的。正如Gopinath和Stein( 2021)所示,货币作为发票决策记账单位的作用与其作为安全价值储存的作用相辅相成,这种互补性可能导致贸易发票和全球银行业务中出现单一主导货币,正如今天的美元的作用所说明的那样。 表1。一种国际货币的角色 钱的功能 公共部门 私营部门 单位账户 汇率挂钩/锚货币 贸易发票/金融证券定价 交换媒介 外汇干预/银行最后的手段 跨境贸易和支付金融交易 价值储存手段 国际储备 金融证券面值/现金 资料来源:改编自科恩(1971)和凯南(1983)。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文献众多。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根据外汇储备数据使用人民币作为官方部门的价值储存手段上。文献中确定的储备货币份额的关键决定因素包括经济规模、贸易规模、资本账户开放性和金融市场深度(Subramanian,2011年;弗兰克尔,2012) 。Arslanalp、Eichengreen和Simpson-Bell(2022)回顾了储备货币份额的变化,发现人民币和其他较小国家货币的升值削弱了美元的主导地位。欧元仍然是第二大储备货币,尽管其份额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也有所下降。另一组文献研究了人民币作为汇率锚的作用,发现人民币已成为一种锚货币,特别是在东亚和 其他新兴市场(Subramanian和Kessler2013;莫拉和诺尔,2018年)。Yu(2012)和Cheun(2019)概述了人民币国际化。 与大量关于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文献相比,关于人民币作为支付和定价货币的研究却很少。由于数据限制,近年来才出现人民币支付和发票的研究。Bahaj和Reis(2020)开发了一个小型经济模型来说明金融政策对货币使用的影响,并发现根据Swift数据,从经验上讲,PBC互换额度在推动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使用方面是有效的。LaiandYan(2020)利用Swift数据研究了全球支付中货币份额的决定因素,发现中国缺乏金融市场发展和资本账户限制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的主要障碍。Song和Xia(2020)使用截至2015年的SWIFT数据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掉期额度对跨境人民币支付的影响。CheyandHsu(2020)还发现,根据国际清算银行三年一度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掉期额度对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产生了积极影响。Georgiadis等人(2021)研究了部分国家的人民币贸易发票,发现中国的贸易一体化以牺牲欧元为代价加强了美元发票,中国人民银行互换额度对人民币发票产生了积极影响。Perez-Saiz,Zhang和Iyer(2023)研究了跨境支付中的货币使用,发现货币采用具有高度的惯性,法定货币地位,地理和政治距离在解释货币使用的跨国差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新兴货币,如人民币。 本文通过研究跨境人民币支付的区域模式为文献做出了贡献。我们介绍了人民币使用的地理异质性,并探讨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因素 ,如贸易联系、地理距离以及重要的政策举措,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央行之间建立的双边互换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