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医药生物2023-05-22张佳博、陈益凌、陈曦炳、彭思宇、周章庆、马千里、张超国信证券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20周):诊疗复苏正当时,样本城市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化学制药板块表现优秀。本周全部 A 股上涨 0.68%(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 300 上涨 0.17%,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 2.2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 3.48%,生物制品上涨 1.12%,医疗服务上涨 1.62%,医疗器械上涨 2.84%,医药商业上涨 0.13%,中药上涨 2.02%。医药板块当前市盈率(TTM)为 28.75x,处于近 5 年历史估值的 29.53%分位数。 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以天津市(华北)、重庆市(西南)、三明市(华南)为样本城市,最新(2023 年 3 月/4 月)诊疗量数据显示,门急诊方面,样本城市门急诊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重庆市公立医院恢复明显,2023 年 4 月门急诊人次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1.79%;住院方面,重庆市、天津市医院出院人数较疫情前明显增长,三明市恢复相对较慢,2023 年 3 月入院人次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95.7%。 我们认为疫情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除,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院诊疗量恢复带来的刚需用药及手术耗材、IVD 检验试剂等的恢复性增长。 医保局介绍 2018 年成立以来医保高质量发展情况,后续集采方向值得关注。 集采工作成效显著,群众用药负担降低、质量提升,2022 年药品采购价格指数较 2018 年下降 19%,患者使用原研药和过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 50%提高到 90%以上。未来集采将继续扩面提质,2023年国家层面已开展第八批药品集采,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人工晶体和骨科运动医学类耗材;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采以外的化药、中成药、干扰素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 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逐年提升,专科建设有待加强。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二级医院能力)的县医院占比超 80%,符合推荐标准(三级医院能力)的不足 50%。近年来县医院诊疗能力不断增强、运营逐步精细化,但专科建设仍有待加强,部分科室设置率和服务能力存在不足,例如精神科等。未来县医院将加快开展相关设置率较低的科室或专业组,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可关注县医院专科建设加强带来的相关设备配套需求的增加。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药耗集采风险 重点事件及国信医药观点 诊疗复苏有望带动刚需用药及手术耗材、IVD检验试剂恢复 医院诊疗量已基本恢复/超过疫情前水平。以天津市(华北)、重庆市(西南)、三明市(华南)为样本城市,最新(2023 年 3 月/4 月)诊疗量数据显示,门急诊方面,样本城市门急诊人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重庆市公立医院恢复明显,2023 年 4 月门急诊人次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11.79%;住院方面,重庆市、天津市医院出院人数较疫情前明显增长,三明市恢复相对较慢,2023 年 3 月入院人次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95.7%。我们认为疫情负面影响已逐步消除,院内诊疗复苏正当时,看好医院诊疗量恢复带来的刚需用药及手术耗材、IVD 检验试剂等的恢复性增长。 表1:样本城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情况 医保局介绍医保高质量发展情况 事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2023 年 5 月 18 日上午 10 时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官员介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着力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点评: 基本医疗保障网不断健全。自 2018 年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持续为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保障。2018-2022 年,全国人口参保率稳定在 95%左右,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 80%和 70%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 99%以上,医保助力近 1000 万户贫困居民成功脱贫。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年度总收入由 2.14 万亿元增长至 3.09 万亿元,年度总支出由 1.78 万亿元增长至 2.46 万亿元,医保基金运行平稳,有所结余。 医保目录实现一年一调,让新药成果切实惠及群众。国家医保局持续优化医保药品目录,群众用药保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一方面,目录内药品数量明显增加,保障范围不断扩大,2018-2022 年,医保目录累计新增 618 种药品;另一方面,鼓励创新研发,让新药成果更快惠及患者,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超过 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两年内纳入医保,医保对新药的支出从2019 年的 59.49 亿元增长到 2022 年的 481.89 亿元(增长 7.1 倍),参与谈判的70 个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药品,有 66 个谈判成功,成功率达 94%。未来医保目录有望持续优化,推动药品价格更加合理化,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在重研发、强研发的道路上持续向前。 集采成效显著,关注下一步集采方向。集采工作推进 5 年来,成效不断显现。一方面,群众用药负担显著降低,2018-2022 年,国家组织集采 333 种药品平均降价超 50%,集采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等 8 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超 80%,叠加地方联盟采购,累计减负约 5000 亿元,2022 年药品采购价格指数较 2018 年下降 19%。 另一方面,群众用药质量提升,例如,患者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等高质量药品比例由集采前的 50%提高到 90%以上,心脏支架集采后,材质性能更好的铬合金支架使用比例由 60%上升到 90%以上,原先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性能一般的不锈钢支架逐步退出市场。未来,集采将继续扩面提质,国家医保局表示,国家层面,2023 年已开展第八批药品集采,还将开展第四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主要针对眼科的人工晶体和骨科的运动医学类耗材,还将适时开展新批次药品集采;地方层面,将重点对国家集采以外的化学药、中成药、干扰素以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 图1:医保局成立近五年来医保各项事业发展情况 2021-2022年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公布 事件:2023 年 5 月 1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通报 2021-2022 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的函》。 点评: 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逐年提升。根据通报,参评的 2116 家县医院,2021 年达到基本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 1837 家(占比 86.81%),达到推荐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 889 家(占比 42.01%),较 2020 年分别增加 17 家和 127 家;2022 年达到基本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 1856 家(占比 87.71%),达到推荐标准合格及以上的有 964家(占比 45.56%),较 2021 年分别增加 19 家和 75 家。县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呈逐年上升趋势,超 80%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二级医院能力),符合推荐标准(三级医院能力)的县医院不足 50%。 图2:全国县医院符合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的占比情况 图3:全国县医院符合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占比情况 县医院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收治病种数量及难度不断提高,2022 年医院收治病种种类亚目平均数为 1489 种,较 2020 年增加 133 种,手术及操作种类亚目平均数为 488 种,较 2020 年增加 134 种。超过 97.49%的医院能够实施心脏骤停、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等急危重症的急诊规范处置; 超过 95.79%的医院能够实施心衰、肾衰和呼衰的诊断与急救。另一方面,服务数量和效率持续提升,2022 年县医院平均诊疗人次为 39.63 万,较 2020 年增长30.96%;手术与操作例数 13783 人次,较 2020 年增长 17.50%。 图4:全国县医院收治病种与手术及操作种类情况 图5:全国县医院诊疗情况 县医院运营模式开始向精细化转变。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22 年已开展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的县医院占比为 93.24%,较 2020 年增长8.46pp,县医院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逐年提高,2022 年 87.28%的县医院达到电子病历 3 级及以上水平,较 2020 年增加 9.38pp。另一方面,收入结构逐步优化,2022 年全国县医院 79.51%的收入来自医疗收入,其中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为 31.30%,较 2020 年提升 0.78pp,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为 27.62%,较 2020年下降 1.69pp,“以药养医”问题得到缓解,未来医疗服务的附加值有望进一步体现。 图6:全国县医院开展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情况 图7:全国县医院收入结构情况 县医院专科建设仍有待加强。近年来,县医院专科建设逐步完善,但与目标要求还有差距。根据 2022 年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调查评估结果,一级科室中,精神科、耳鼻咽喉科、眼科、输血科等设置率仍不足 80%。从科室标准来看,一级科室中,精神科、病理科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占比不足 60%,二级科室中,血液内科、胸外科服务能力符合基本标准的医院占比不足 60%,仅产科、妇科、呼吸内科服务能力符合推荐标准的医院占比达到 60%。针对部分科室设置率和服务能力不足的情况,通报中指出,县医院要加快开展相关设置率较低的科室或专业组,开展相关诊疗项目及技术,逐步推广适宜技术,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诊疗能力,可关注县医院专科建设加强带来的相关设备配套需求的增加。 表2:2022 年县医院各一级科室设置情况 表3:2022 年县医院各科室服务能力符合情况 新股上市跟踪 近期A股/H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跟踪 表4:近期 A 股/H 股医药板块新股上市情况跟踪 本周行情回顾 本周全部 A 股上涨 0.68%(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 300 上涨 0.17%,中小板指上涨0.87%,创业板指上涨 1.16%,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 2.26%,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强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 3.48%,生物制品上涨 1.12%,医疗服务上涨1.62%,医疗器械上涨 2.84%,医药商业上涨 0.13%,中药上涨 2.02%。 个股方面,涨幅居前的是三博脑科(36.97%)、太极集团(23.79%)、兴齐眼药(20.81%)、微电生理-U(18.52%)、圣诺生物(16.95%)、金迪克(15.71%)、贵州三力(14.96%)、数字人(14.74%)、亨迪药业(14.58%)、悦康药业(14.14%)。 跌幅居前的是*ST 紫鑫(-22.58%)、未名医药(-8.55%)、海尔生物(-8.55%)、江中药业(-7.73%)、*ST 太安(-7.69%)、兰卫医学(-7.13%)、美年健康(-6.52%)、祥生医疗(-6.41%)、华大智造(-5.67%)、ST 康美(-5.65%)。 本周恒生指数下跌 0.90%,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下跌 4.67%,板块相对表现弱于恒生指数。分子板块来看,制药板块下跌 1.92%,生物科技下跌 7.50%,医疗保健设备下跌 2.48%,医疗服务下跌 0.73%。 市场表现居前的是(仅统计市值 50 亿港币以上)3D MEDICINES(4.45%)、凯莱英(4.31%)、H&H 国际控股(3.97%)、艾美疫苗(3.85%)、金斯瑞生物科技(3.57%); 跌幅居前的是康宁杰瑞制药-B(-34.00%)、爱康医疗(-15.47%)、诺诚健华(-12.53%)、诺辉健康(-11.83%)、康方生物(-11.63%)。 图 8:申万一级行业一周涨跌幅(%) 表5:本周A股涨跌幅前十的个股情况 板块估值情况 医药生物市盈率(TTM,整体法,剔除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