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TMT内部分化明显,市场进入“去伪存真”阶段。本周计算机指数下跌0.02%,跑输沪深300指数-0.20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12,年初至今计算机涨幅排名第3。本周TMT内部分化明显,年初至今涨幅领先的传媒本周跌幅第一,同时电子、通信本周涨幅靠前。年初至今市场以主题驱动为主,但边际已出现钝化。我们认为行业业绩有望呈现逐季向好的态势,快速消化目前暂时“虚高”的估值,个股表现也将遵循“去伪存真”,有产品落地、有业绩释放的公司将走得更远。 电改进一步深化,“管住中间、放开两头”。近期国家发改委先后多次发文,在电价改革、需求响应主体等多方面进行电力改革深化。1)用电价格归并为三类,落实“管住中间”的总体思路,促进终端用户和发电侧企业市场化作用,加速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2)新增“需求响应”章节并拓宽其主体范围,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3)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 电力改革是新能源上网市场化的基石,催生全链条电力信息化需求。放开两头电价让电力市场从计划制走向开放市场,是加速清洁能源发电上网的基石,输配电价将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此轮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各类储能项目加快发展。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以及新的需求响应主体的加入,我国电力信息化需求从发电端到用电端均将大幅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期双碳目标下,电力市场化改革将在近年内加速深化,电力信息化需求持续加大。建议关注:朗新科技(售电、用电信息化)、安科瑞(微电网能耗管控)、东方电子(输变电信息化)、云涌科技(电力安全)、国网信通(电网信息化)、远光软件(电力ERP)、恒华科技(电力设计)、智洋创新(输变电信息化)等。 风险提示: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电力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技术出现重大变革风险;经济下行风险等。 1本周回顾:TMT内部分化明显,市场进入“去伪存真” 本周计算机指数下跌0.02%,跑输沪深300指数-0.20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12,年初至今计算机涨幅排名第3。本周TMT内部分化明显,年初至今涨幅领先的传媒本周跌幅第一,同时电子、通信本周涨幅靠前。年初至今市场以主题驱动为主,但边际已出现钝化。我们认为行业业绩有望呈现逐季向好的态势,快速消化目前暂时“虚高”的估值,个股表现也将遵循“去伪存真”,有产品落地、有业绩释放的公司将走得更远。 图1.计算机板块相对各指数涨跌幅统计(2023.1.9-2023.1.13,单位:%) 图2.本周各行业涨跌幅统计(2023.5.15-2023.5.19,单位:%) 图3.年初至今各行业涨跌幅统计(2023.1.1-2023.5.19,单位:%) 2电改进一步深化,电力信息化转型迫在眉睫 2.1电改进一步深化,“管住中间”、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虚拟电厂发展 发改委发文进一步明确电力改革。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输配电价市场化体制以及“管住中间”的总体思路,并核定在运及2025年底前拟投运的48座抽水蓄能电站容量电价。5月19日,国家发改委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两个《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将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本次几则《通知》及《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为:更加精准地践行“准许成本+合理收益”的输配电价核定原则,落实“管住中间” 用电价格归并为三类,有助于一般工商业用电用户实现与大工业用电同等电价水平,实现输电价格和配电价格的合理区分。《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用户用电价格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及工商业用电(除执行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以外的用电)三类;尚未实现工商业同价的地方,用户用电价格可分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大工业、一般工商业用电(除执行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大工业用电价格以外的用电)四类。除了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用电之外,工商业用电按照电压等级核定输配电价,改变了过去同一电压等级不同用户类型之间的价格差异和交叉补贴问题,有助于一般工商业用电用户实现与大工业用电同等电价水平。 落实“管住中间”的总体思路,有助于终端用户和发电侧企业发挥市场化作用,加速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第三监管周期从政策端明确和落实了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管住中间”的总体思路,从源头上解决了先前两个周期“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的计划体制和输配电价的市场化体制并存的“双轨制”下输配电价成分复杂、核定不清的情况,先前电网公司在发用双方“双重垄断”的局面下的收益模糊区域将逐步被理清。输配电价是指销售电价中包含的输配电成本,是“运电”的费用。在输配电价改革以前,电网企业扮演“统购统销”的角色,其盈利路径主要是赚取“差价”。 即电厂将电力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卖给电网,后者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卖给用户。输配电改革后,电网企业不再以上网和销售电价价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按照政府核定的输配电价收取过网费。对于终端用户和发电侧企业,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和运用电力市场的作用。 新增“需求响应”章节并拓宽其主体范围,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新增需求响应章节,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本次《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我国分别于2010年、2017年发布了两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并在2011年发布《有序用电管理办法》。此次《管理办法》新增了“需求响应”这一章节。需求响应,是指应对短时的电力供需紧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困难等情况,通过经济激励为主的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自愿调整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 推广新型储能、空调负荷等新主体参与需求响应。《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拓宽需求响应主体范围。各类经营性电力用户均可参与需求响应,有序引导具备响应能力的非经营性电力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鼓励推广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主体参与需求响应。 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建立和完善需求侧资源与电力运行调节的衔接机制,逐步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虚拟电厂是将电网中大量散落的、可调节的电力负荷整合起来,加入电网调度,实现有效削峰填谷。与此同时,还可以提供调频、调压、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增强电网安全性,目前我国虚拟电厂整体还处于培育期。 图4.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售电-用电” 2.2电力改革是新能源上网市场化的基石,催生全链条电力信息化需求 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电价改革为加速新能源发电上网的基石,放开两头电价让电力市场从计划制走向开放市场。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发布,部署了单独核定输配电价、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的改革任务。输配电价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 发、输、变、配、售、用电端的信息化需求均将加速。根据每经网的报道,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有利于输配电各方合理分担成本,使电网输配电价更清晰,用户侧储能等环节业务模式也会更加顺畅,此轮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有利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各类储能项目加快发展。伴随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以及新的需求响应主体的加入,我国电力信息化需求从发电端到用电端均将大幅提升。 3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朗新科技(售电、用电信息化)、安科瑞(微电网能耗管控)、东方电子(输变电信息化)、云涌科技(电力安全)、国网信通(电网信息化)、远光软件(电力ERP)、恒华科技(电力设计)、智洋创新(输变电信息化)等。 4风险提示 电力市场化改革不及预期。电力信息化公司的需求依赖政策导向,具有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电力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电力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仍存在竞争格局加剧风险。 技术出现重大变革风险。若行业技术出现重大变革,目前行业格局或发生较大变化,具有一定风险。 经济下行风险。倘若经济下行,电网公司等下游或缩减信息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