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长城证券]:需求静待复苏,持续深化工业和汽车战略布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需求静待复苏,持续深化工业和汽车战略布局

2023-05-12邹兰兰长城证券偏***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需求静待复苏,持续深化工业和汽车战略布局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6.18亿元,同比下降6.28%;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同比下降97.08%;实现扣非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降138.89%;公司2023年Q1实现营收0.62亿元,同比下降58.60%,环比下降53.27%;实现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转亏,环比亏幅扩大;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转亏,环比亏幅扩大。 需求疲软拖累业绩,采购成本及费用上升导致利润承压:2022年公司业绩同比下滑,主要系受疫情、国际形势动荡和消费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8位MCU、消费电子领域呈现营收及毛利下滑的态势。分产品来看:2022年,公司MCU芯片产品营收2.89亿,同比下降2.09%,营收占比46.79%,毛利率30.90%;模拟信号链芯片产品营收1.71亿元,同比增长40.36%,营收占比27.69%,毛利率49.49%;健康测量AIOT芯片产品营收1.47亿元,同比下降35.99%,营收占比23.73%,毛利率42.44%。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9.19%,同比下降12.99pct;净利率为0.47%,同比下降14.04pct,毛利率和净利率双双承压,主要原因是:(1)市场需求疲软,竞争加剧及上年度行业产能紧张致采购成本增长综合所致,(2)公司营运费用同比增长。 2022年全年公司销售 、 管理 、 研发、 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35%/12.00%/30.13%/-0.41%同比变动分别为+3.23/+0.88/+4.47/+1.04pct。公司研发费用变动主要系22年研发人员规模增加致薪酬费增长,同时研发资产投入、办公场所扩大致折旧摊销等固定费用增加,以及研发辅助材料试制检验检测费增加所致。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的需求高于上半年,需求大概率逐季复苏。公司将继续开拓新产品的增量市场,将于Q3及Q4推出新品,目前正在导入多家细分市场的标杆客户,公司业绩有望得到修复。 完善产品布局,工业+汽车板块双轮驱动:公司围绕着模拟信号链,MCU和健康测量AIOT三大产品线,推出诸多新产品,进一步巩固并保持公司在全信号链领域的领先优势,公司的业务战略布局重心转向高端消费、工业、通信与计算机、汽车等市场。公司在BMS、工业测量与控制、智能仪表、PC、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市场拓展取得重大突破,与客户A、客户B等国内外多家优质客户达成合作,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在工业电子领域:公司应用于工业测量和信号调理的SmartAnalog系列高精度SOC芯片已正式发布,正在拓展品牌工业客户的导入;多颗应用于工业控制的高性能MCU以及应用于工业、汽车领域的高精度SD-ADC计划今年上市;专业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高速高精度SAR-ADC预计将于23年推出。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已有三款通过AEC-Q100的车规芯片,已推出产品覆盖人机交互、智能驾舱、车身电子和车载快充等多个应用场景,并在客户端实现量产出货,导入多家汽车主机厂,同时,23年公司还将陆续推出多个车规芯片,包含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的12-18节BMSAFE芯片和功能安全车规MCU芯片。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信号链产品加速放量:据IC Insights数据,全球信号链模拟芯片的市场规模2020年到2025年,将从88.02亿美元增长至113.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3%,信号链模拟芯片前景广阔。公司深耕20年的高精度ADC及高可靠性MCU核心双平台技术,拥有完整的信号链芯片设计能力。公司在模拟信号链领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拓展新的应用市场。模拟信号链产品主要应用于包含工业测量、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在内的诸多物联网感知领域,包括人体参数测量、人机交互、设备参数测量及环境参数测量等。在生理参数测量方面,公司应用于穿戴设备、BIA测量的模拟前端,支持动态接触阻抗测量,有效提升测量重复性和准确性,已在头部客户批量供货;在人机交互方面,公司不断拓展新的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手机、TWS耳机等市场之外,公司的压力触控芯片进入了笔记本领域,并在头部客户获得量产;在锂电管理领域,公司推出的单节锂电管理BMS芯片,已实现大规模出货,出货量达到数千万颗,同时,公司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领域的2-5节BMS产品顺利推出,并导入头部客户开始小批量验证,预计将于2023年量产。随着下游需求回暖,公司信号链产品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维持“增持”评级:公司产品和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测量与工业控制、通信与计算机、锂电管理、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慧家居、智能仪表、智慧健康等领域。未来,公司的产品布局有望持续优化。我们看好公司在产品线规划上的布局和不断拓展的研发能力。随着公司在汽车、工业领域的不断拓展,下游需求复苏,公司业绩有望更上台阶。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70亿元、2.15亿元,EPS分别为0.71元、1.19元、1.51元,PE分别为48X、28X、22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技术开发和迭代升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