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开源证券]:投资策略周报:AI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中长期布局三个方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投资策略周报:AI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中长期布局三个方向

2023-05-14张弛、吴慧敏开源证券墨***
投资策略周报:AI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中长期布局三个方向

2023年05月14日 策略研究团队 AI是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中长期布局三个 方向 ——投资策略周报 张弛(分析师)吴慧敏(分析师) zhangchi1@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020002 wuhuimin@kysec.cn 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1 相关研究报告 《4月社融:经济维持弱复苏,成长仍是当下风格主线—投资策略点评》 -2023.5.11 《传承与创新共振,挖掘底部价值—医药行业2023年度中期策略报告》 -2023.5.10 《弱复苏环境:继续坚定成长主线—A股2023年中期投资策略》-2023.5.9 新基建是中国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基础支撑 何为新基建?中国建设现代产业化体系离不开先进基础设施的支撑。根据发改委 的定义,新基建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为何要推进新基建?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基建不仅是面临经济下 行、稳增长的短期举措,更是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助力国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良好,在稳增长、促经济的同时打造经济新动能。 从细分领域来看,新基建的部分细分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如5G基站建设、数据中心等,均逐步接近“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发展目标;同时部分细分领域仍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经济发展新驱动:数字经济投资的三条脉络梳理 新基建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构建坚实的基础,同时数字经济亦持续获得政策支撑。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提出“2522”的数字中国整体框架布局。我们可将其对应至数字经济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包括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数字化治理共四方面内容。其中,数字产业化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云计算、区块链等,是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产业数字化指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赋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应用场景。 近些年来数字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整体来看,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成为 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50.2万亿元,过去5年CAGR为13%;其占GDP的比重由2017年的32.7%提升至2022年的41.5%。根据艾瑞咨询测算,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有望超60万亿。结构上,产业数字化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2022年其占数字经济结构的比重为81.7%。从三产来看,相比服务业,农业和工业的数字化步伐有望加快且或具备更大空间。 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仍具备发展空间,关注三大投资主线。 伴随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及大国博弈背景下安全重要性提升,数字经济在产业周期及政策的双驱动下有望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围绕产业发展及自主可控方向,重点可关注三大主线:(1)数字产业化,包括半导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信创等方向;(2)产业数字化,包括智能汽车、数字+工业、数字+能源、数字+医疗等;(3)数据价值化,关注数据要素、数据安全等。 配置建议:(一)成长风格具备基本面支撑,且受益于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弹性或将是市场主线,包括:(1)增配硬科技:机械自动化+半导体>电力设备(储能、充电桩、特高压);(2)医药生物:或受益于美国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海外贴现率下行带来相关投资增加;(3)关注计算机、传媒、互联网3.0(数字经济)中“既有业绩,估值亦合理”的方向。(二)关注央国企提估值逻辑,包括:一带一路、纳入永续增长及提高分红等重要投资方向。 风险提示: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美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工业用电未见明显 扭转;政策效果及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策略研 究 投资策略 周报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 告 目录 1、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4 1.1、新基建是中国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基础支撑4 1.2、经济发展新驱动:数字经济投资的三条脉络梳理8 2、市场表现回顾11 2.1、市场回顾:主要指数多数下跌,风险偏好有所回落11 2.2、市场估值:A股主要指数估值多数下跌14 2.3、盈利预期:多数指数盈利预期下调15 3、中观景气度回顾与关注18 4、市场流动性回顾18 4.1、对“价”的跟踪:海外流动性均偏紧,风险偏好有所回升18 4.2、对“量”的跟踪:内资交易情绪边际放缓,而外资则处于回升趋势19 5、下周经济数据及重要事件展望22 6、附录:海内外市场主要指标全景图23 6.1、A股市场主要指标跟踪23 6.2、海外市场主要指标跟踪26 7、风险提示27 图表目录 图1: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好于整体7 图2: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速好于制造业整体7 图3:2020~2022年5G基站建设维持高增速7 图4:IDC市场规模快速增长7 图5:2021年数据中心总机架在用数量为520万架7 图6:2022~2027年预计人工智能规模年均增速25.6%7 图7:2022年工业互联网占GDP比重约为3.7%8 图8: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速为48.4%8 图9:“数字中国”整体战略框架“2522”9 图10:数字经济产业链梳理9 图11: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10 图12:2015~2022年数字经济增速持续高于名义GDP10 图13:产业数字化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11 图14:第三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提升最快且最高11 图15:万得全AERP水平高于均值15 图16:沪深300ERP水平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15 图17:本周(5.8-5.12)融资占成交量比重回落21 图18:本周(5.8-5.12)陆股通近30日合计处于净流入状态21 图19:本周(5.8-5.12)场内基金近30日滚动净流入额处于净流入状态21 图20:下周全球主要国家核心经济数据一览22 图21:上证指数PE略微低于均值水平23 图22:上证指数ERP水平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23 图23:深证成指PE略高于均值23 图24:深证成指ERP处于均值水平附近23 图25:上证50PE低于均值24 图26:上证50ERP水平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24 图27:沪深300PE高于历史均值24 图28:沪深300ERP水平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24 图29:中证500PE高于“1倍标准差下限”24 图30:中证500ERP水平高于“1倍标准差上限”24 图31:中证1000PE高于“1倍标准差下限”25 图32:中证1000ERP水平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25 图33:科创50PE高于“1倍标准差下限”25 图34:科创50ERP水平低于“1倍标准差上限”25 图35:创业板指PE低于“1倍标准差下限”25 图36:创业板指ERP水平高于“2倍标准差上限”25 图37:SPX500指数PE高于历史均值26 图38:纳斯达克指数PE高于历史均值26 图39:恒生指数PE略低于均值水平26 图40:恒生指数ERP水平高于均值26 图41:AH溢价指数高于“1倍标准差上限”26 图42:美股市场恐慌情绪有所回落26 表1:发改委定义下,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4 表2:2018年12月以来,政策持续出台以支持新基建的发展5 表3:2020年以来地方政府逐步发力新基建投资领域6 表4:根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及完成情况10 表5:本周(5.8-5.12)海内外权益市场主要指数多数下跌,商品市场跌多涨少13 表6:本周(5.8-5.12)一级行业多数下跌,公用事业、煤炭、汽车等行业领涨14 表7:本周(5.8-5.12)A股主要指数估值全部下跌,海外权益指数估值跌多涨少14 表8:本周(5.8-5.12)行业估值多数下跌15 表9:本周(5.8-5.12)多数指数盈利预期下调16 表10:本周(5.8-5.12)煤炭、石油石化、纺织服饰、美容护理等行业盈利预期上调17 表11:本周(5.8-5.12)中观行业核心观点和重要信息一览18 表12:本周(5.8-5.12)海外流动性偏紧,风险偏好有所回升19 表13:本周(5.8-5.12)内资交易情绪边际放缓,而外资则处于回升趋势20 表14:下周全球主要国家重要事件一览23 表15:本周(5.8-5.12)美股行业多数下跌27 表16:本周(5.8-5.12)港股行业多数下跌27 表17:本周(5.8-5.12)美股行业估值涨多跌少27 表18:本周(5.8-5.12)港股行业估值全部下跌27 1、策略观点及投资建议 1.1、新基建是中国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的基础支撑 何为新基建?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中国建设现代产业化体系更是离不开先进基础设施的支撑。根据发改委的定义,新基建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认为,当前新型基础设施的一大关键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为核心形成的基础设施,主要包含两部分:第一是信息网络融合创新演进形成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云计算等);第二是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新型经济性基础设施,和智能校园、智慧医院等新型社会 性基础设施)。 为何要推进新基建?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基建不仅是面临经济下行、稳增长的短期举措,更是抓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机遇,助力国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一方面,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台阶,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的时期,人口红利消失、资本回报率逐步下降等因素均将导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这也意味着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提供足够的增长动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或逐步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另一方面,新基建持续获得政策支持,叠加经济新旧动能转变,或具备较大的投资空间。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首次被中央正式提出。2019年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以来新基建逐步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频繁出现在高层级政策会议或 文件中。各地方政府亦加码新基建投资建设,如2021年上海“新基建”完成新增投资913亿元,占全市当年投资总额9.6%,同比增长28.6%,投资拉动效应明显。 类型子类型主要内容 表1:发改委定义下,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新技术基础设施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 融合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 创新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开源证券研究所 时间会议/文件主要内容 表2:2018年12月以来,政策持续出台以支持新基建的发展 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3月《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要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 2019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设。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 2020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 能、绿色制造。 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 2020年2月 会议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 2020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3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