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的研究背景,以及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研究对象的目的及意义。在明确城市群、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交通一体化等概念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构建包括工作基础、研究内容及政策支持三部分的研究框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一研究背景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中环绕珠江口分布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和肇庆市等珠三角9座城市,以及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总面积达5.6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之一被纳入了顶层设计;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正式颁布,也给大湾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① 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在短期内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差异不可能消除,以及行政管理上的区隔和不对等难以调和的情况下,从交通网络建设入手,通过实现内部的互联互通,推动人口和要素的自由流动,进而产生消除制度及行政管理障碍的强大内生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370836.htm,2019年2月18日。 动力,是促进其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选择。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既是粤港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与动力支撑点,承载着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战略功能;同时,也是国家借助港澳国际窗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此外,还是构建港澳经济长远发展动力,成功实践“一国两制”、达致港澳长远繁荣稳定和凝聚港澳向心力的重要措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交通建设,不仅要结合大湾区自身的持续发展,还应该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功能,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在对标世界顶级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交通体系的同时,力求在助力国家战略功能实现、探索解决港澳深层次发展问题上有新突破。 二研究对象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在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发展、提升区域国际竞争综合实力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本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立足点,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和交通发展现状,从城市交通、可持续交通、交通区位、交通规划、交通一体化等理论出发,借鉴国内外湾区及城市群的交通发展经验。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和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发展的合理化政策建议。 三概念界定 (一)城市群 本研究认为城市群是在某一经济区域空间内,以一个或多个大都市区为 核心,伴随全球化、城市化与工业化而来的大都市区的集聚与扩散,核心大都市区与其周围区位优势相近、地理位置相邻的较小等级的城镇,以交通网络、生产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网络等为纽带,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的分工与合作,形成的以核心大都市区为龙头,大都市区之间、城乡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区域协同发展并且具有网络化发展特征的城乡一体化区域。大都市区是城市群的基本组成单元,紧密的城际联系与城乡联系是城市群的核心特征。① 城市群是区域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空间组织形式,是一个动态化、网络化的复杂系统。本研究认为城市群具有以下几个核心特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①具有强大的核心大都市区作为增长极。一个或几个经济实力较强、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都市区,发挥增长极的作用,带动城市群内次级大都市区以及非大都市区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分工合作,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共同促进城市群的经济发展。 ②紧密的城际联系与城乡联系。城市群内部各大都市区之间、大都市区与非大都市区之间、大都市区内部都有着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形成合理的社会、经济职能分工,具有较强的一体化倾向,具体表现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经济要素间的关联。 ③集聚与扩散的动态性,包括大都市区的集聚与扩散、城市群的集聚与扩散。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推进,城市群的空间与内容会相应发生变化。 ④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和信息传播网络。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与通信网络是城市群各要素集聚与扩散的通道。 城市群是区域协同发展和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群中的每一个城市通过生产、交流、学习、流通方面的协同和合作,形成域内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域一体化的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有赖于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带动。目前,中国城市群的主体地位已经形成。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 ①毕秀晶:《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多次提到城市群建设,提出推动城市群发展,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五大城市群,着力构建城市群空间组织新格局。本研究以粤港澳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合作潜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湾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湾区是滨海城市特有的一种城市空间,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环境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生态、人文、经济价值。在国际上,“湾区”一词多用于描述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而衍生的经济效应则被称为“湾区经济”。湾区经济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具有世界一流城市的显著特征。根据湾区所包围海面的大小,可以将湾区空间划分为四种尺度。① ①小尺度的湾区空间:指陆地所包围海面面积较小,一般小于5平方公里,最大不超过10平方公里。 ②中等尺度的湾区空间:湾区海面面积宽度适中,海湾两岸有水路和陆路两种交通,通常是城市的一部分,或隶属于某个行政区,如胶州湾、大连湾、英吉利湾等。 ③大尺度的湾区空间:湾区海面面积较大,这类湾区通常周围有多个城市一起构成一个城市群或者经济圈,如渤海湾、东京湾、旧金山湾等。 ④超大尺度的湾区空间:区域内可能包含很多小型和中型的海湾,如孟加拉湾、墨西哥湾等都是面积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超大尺度海湾,这类湾区通常包括很多国家。 我国提出湾区概念,源于粤港合作。20世纪末,时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吴家玮教授最早提出“香港湾区”(亦称“深港湾区”)的概念。之后 ①刘艳霞:《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研究与启示》,《城市观察》2014年第3期。 我国又相继提出建设“港珠澳湾区”、“珠三角湾区”及“珠江口湾区”等。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互动与分配,在海陆空等渠道中,海洋经济成为主流,并逐步形成以湾区为核心的经济集群中心。中国为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接轨,加快建设属于自己的新型世界级经济湾区。2010年4月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山东、浙江、广东和福建、天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三)粤港澳大湾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在官方文件中正式出现,最早是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首次明确提出“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再次提出“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2017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粤港澳大湾区正式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层面概念。2017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的见证下,粤港澳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由此进一步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发展。但是以上文件都没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界定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大部分人认为仍是和“大珠三角”范围一致,即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也有人认为其由香港、澳门、珠海、中山、广州、东莞、深圳全境及其所辖海岛和海域组成。有的人则将粤港澳大湾区分为3个层次:核心层、协同层和辐射层。“核心层”即临近珠江口岸线的滨海地带;“协同层”即广东省沿海地市及港澳2个特别行政区;“辐射层”泛指珠三角区域。 本研究所指的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和“大珠三角”范围重合,即由珠江口两岸的珠三角9座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 州、江门、肇庆,以及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是“9+2”的城市群组合。粤港澳大湾区占地总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湾区内人口6765万; 截至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4万亿美元,是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最高、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群之一。① (四)区域交通一体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通常所说的“一体化交通”是“一体化”和“交通”的组合,“一体化交通”又称综合交通运输,是指在社会化的运输过程中,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各自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比较优势,共同构建形成的布局完善、分工合理、衔接顺畅、技术先进、服务高效的,能够更好满足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要求的有机整体。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指一定范围内彼此相邻的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若干行政个体,为了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跨地区的协调机构,通过一定的协商运作机制,制定和实施一体化的政策和措施,实现区域交通协调发展的过程。通过统筹协调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的规划、建设、运行、组织、管理等工作,使得区域内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交通设施无缝对接、交通建设步调一致、交通运输协同合作、交通管理政策统一,从而实现整个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的最优化,促进交通现代化和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支撑和引导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大发展(见图1-1)。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指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引领下,突破行政界限、部门界限,最合理地统一规划、利用和管理区域内的所有交通资源,最好地满足区域内的各种交通需求,实现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协调发展。而“一体化交通”主要考虑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和均衡发展,是指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节点的各种运输方式通过 ①张廉英:《粤港澳大湾区环境治理中的政府合作研究》,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1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深圳图书馆下载使用 图1-1区域交通一体化框架 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实现“集成整合”、“无缝换乘”和“连续运输”的目的。 区域交通一体化内容涵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和建设、运输市场、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在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方面,重点是做好设施的布局衔接、功能协调;在建设方面,针对建设时序、技术标准、衔接点等实现跨市、跨方式的统一协调,促进政府间、专业间合作是关键所在;在运输市场方面,构建有利于分工合作、信息共享、无障碍的市场环境是重要内容;在管理方面,协调地方之间的利益,从合作共赢的角度为交通运输规划、建设、运营创造有利的政策、制度环境。① 四研究内容 本书共八章,各章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①邓焕彬:《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下交通协调发展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第一章:绪论。简要阐述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本书的研究内容以及整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