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零碳建筑行业词条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3年中国零碳建筑行业词条报告

建筑建材2023-04-17文上头豹研究院机构上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3年中国零碳建筑行业词条报告

2023年中国零碳建筑行业词条报告 作者 摘要 文上 行业头豹分类/综合及概念/双碳/碳中和技术/碳减排技术港股分类法/地产建筑/建筑 关键词零碳建筑节能光伏一体化建筑碳中和 零碳建筑是利用各种手段减少自身产生的污染,还将废物合理利用,使用环保清洁的能源,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零碳建筑包括应用生物气候的建筑、场地内可再生能源、高效设备和照明、建筑围护结构等,从而高能效使用场地内和场外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碳补偿实现总体碳排放为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127个国家提出碳中和承诺,建筑领域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对建筑节能都提出了相关的目标政策。从全球零碳建筑来看,根据美国NBI统计数据,2020年全美共有零能耗建筑项目683个,相较于2015年增幅超过100%,其中已获得零能耗认证的136个,占比较2019年提升至20%,太阳能光电、风能和生物质能是美国实现零碳建筑的主要方式;此外,日本制定了到2030年从标准节能建筑、低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到净零能耗建筑的节能发展战略及其技术路线图,提出到2030年所有新建建筑和住宅平均实现零能耗的战略目标。从中国零碳建筑来看,中国头部企业在技术上从单纯提高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发展到增加提高系统性能提升能源效率、运用被动技术降低能源需求、使用主动技术补充能源供给等方式来达成新标准,使得中国建筑逐步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迈进。 1.零碳建筑行业定义 零碳建筑是指零碳排放的建筑物,可以独立于电网运作,能够依靠太阳能或风能运作。这种建筑在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情况下,全年的能耗全部由场地产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零碳建筑不仅利用各种手段减少自身产生的污染,还将废物合理利用,使用环保清洁的能源,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 零碳建筑行业分类 2. 零碳建筑包括应用生物气候的建筑、场地内可再生能源、高效设备和照明、建筑围护结构等,从而高能效使用场地内和场外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碳补偿实现总体碳排放为零 类型名称 类型说明 应用生物气候建筑 运用生物气候建筑和被动的概念是实现净零建筑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可以有效节省能源,在白天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光,同时平衡热能损失 场地内可再生能源 通过光伏板或水加热板来利用太阳能,或利用当地的风力系统或其他可再生能源 高效设备和照明 选择高效率的设备,如照明、制冷、暖通空调等,以及其他设施、设备、工具、机器等,将减少用电量 建筑围护结构 提高围护结构的能源效率可以减少运行碳,这些碳在建筑使用过程中排放出来 零碳建筑行业特征 3. 数字化 节能潜力大 技术不成熟 零碳建筑的相关信息和技术难以共享,并且经济性问题有待解决 由于建筑物非量产化产品,每栋建筑物有不同的规模,设计方法和技术,成本也各不相同,相关信息和技术难以共享,这是零能耗建筑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此外,目前零能耗建筑经济性也是需要重要解决的问题 零碳建筑节能潜力大,自动化控制技术、集成建筑系统和能源信息管理都能够有效节省能耗 基础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商业建筑中可节省10-15%的能源消耗,如按需控制的通风,可额外再节省5-10%的能源消耗。与基本HVAC(供暖、通风和空调)和照明控制相比,集成的建筑系统可节省8-18%的增量能源。能源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先进的能耗计量设备,监控建筑物中的终端设备使用,平均可节省3%的能耗,而自动故障检测和诊断功能平均可节省9%的能耗 数字化更好地赋能建筑能源效率和需求端灵活性 数字化“智能”建筑拥有先进的传感控制、系统集成、数据分析和能源优化功能,能在主动减少能耗和需求的同时,使居住者更舒适、更健康、生产力更高,并在设施的使用上更灵活弹性 零碳建筑行业主要特征包括数字化、节能潜力大和技术较不成熟,未来碳中和的发展中离不开零碳建筑,经济性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零碳建筑发展历程 4. 中国零碳建筑经历了萌芽期、启动期,目前处于启动期。中国2006年首次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零碳建筑概念出现,近年来中国零碳建筑逐步开始发展,中国“十四五”规划表明预计到2025年零碳建筑达到0.5亿平方米以上 开始时间:1980结束时间:2010阶段:萌芽期 行业动态: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倡节能建筑,《通用规范》开启新标准时代;1986年颁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首次公布建筑节能率为30%,1995年该标准修订,节能率目标提升至50%,此后2001、2003、2005年分别出台了夏热冬冷地区居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0年住建部对95年标准修订,发布《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率目标提升至65%,此后夏热冬冷居建、夏热冬暖居建和公共建筑标准等均进行修订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中国2006年首次发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零碳建筑概念出现 开始时间:2011结束时间:2022阶段:启动期 行业动态:2018年《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再提标至75%,2020年为解决强制性标准数量众多、内容分散等问题,构建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体系,住建部起草40项工程规范,对部分过于老旧落后的行业标准,也进行了补充提升,其中《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自2022年4月1日起执行,将取代原不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公共建筑节能率分别达到65%-75%,节能要求较此前标准显著提升 行业影响/ 阶段特征: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零碳建筑开始逐渐发展 零碳建筑产业链分析 5. 零碳建筑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包括用于零碳建筑的通用产品和专用产品,例如钢筋、水泥、金属管道、水泵、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建筑墙体材料、遮阳卷帘、保温材料等。中游包括零碳建筑制造、二次加工和零碳技术服务等,其中技术服务是零碳建筑制造的关键环节之一,包括技术咨询、新型施工、智慧节能运营管理,其涉及的所有软件设备、研发的新技术、专业化能源服务管理、环境服务管理、能源管理平台、各种宣传媒介等。下游主要为建筑产品维修和材料回收再利用,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而实现可循环建筑材料的再资源化利用和碳中和的实现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阳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纳川管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通用产品指建筑行业所采用的来自社会化的大生产的产品和材料,例如钢筋、水泥、金属管道、水泵;建筑专用产品是指主要为建筑工程生产产品、材料与部件的产业,例如空调设备、给排水设备、建筑墙体材料、遮阳卷帘、保温材料等建筑专用产品 建筑用产品:通用产品、专用产品 上游参与方 上游说明 上游环节 多喜爱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建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先进数通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好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零碳建筑产品二次加工产业主要是指对水泥、砂、石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预拌混凝土,对铝合金型材和玻璃等进行加工制作建筑门窗等的生产活动,这些二次生产涉及的设备、生产线投资、厂房建设等;零碳建筑的技术服务包括咨询、规划、设计、监理、检测等行业以及软件开发、新型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等新型行业 零碳建筑制造、二次加工、技术服务 中游参与方 中游说明 中游环节 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浙富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首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盈峰科技有限公司、景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兴蓉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零碳建筑下游主要为静脉产业链,包括建筑产品维修(机电设备维修等)、产品及旧材料直接回收(钢材、玻璃、木材、砖、砌块等的回收)、旧产品与材料的分拆及再制造等新型行业(废机电设备、废旧管道、电缆、废弃混凝土等分拆及再制造),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筑产品维修、材料回收再利用 下游参与方 下游说明 下游环节 零碳建筑行业规模 6. 中国近零碳建筑行业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70,917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0,241亿元,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31%。近零碳建筑政策挖掘BIPV潜在市 场,在建筑能耗过高背景下,零能耗建筑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预计2030年中国将实现碳达峰,建筑行业对其影响较大;近零碳建筑的建设具有具有节约建材、供电可靠且灵活、节能降耗等优势,预计2025年近零碳建筑市场规模将达到151,092.7亿元,2022-2025年预测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5%。此外,受供给侧改革的影响,房屋竣工面积稳中有降,但零能耗建筑渗透率提升,驱动其市场规模增长 近零碳建筑市场规模,2020-2025年预测 近零碳建筑市场规模==新建建筑面积*近零碳建筑渗透率*近零碳建筑单价头豹研究院 零碳建筑政策梳理 7. 政策名称:《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主体: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效日期:2018影响:6政策性质:指导性政策 政策内容: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必须采取节能设计,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建筑热工和暖通设计应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政策解读:根据建筑节能的需要,确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和新的节能目标;采用度日数作为气候子区的分区指标,确定了建筑围护结构规定性指标的限值要求,并注意与原有标准的衔接;提出了针对不同保温构造的热桥影响的新评价指标,明确了使用适应供热体制改革需求的供热节能措施;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 政策名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主体:国务院生效日期:2019影响:7政策性质:鼓励性政策 政策内容: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同时紧密跟进建筑科技发展,将建筑工业化、海绵城市、健康建筑、建筑信息模型等高新建筑技术和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要求中,同时通过考虑建筑的安全、耐久、服务、健康、宜居、全龄友好等内容而设置技术要求,进一步引导绿色生活、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拓展了绿色建筑的内涵 政策解读:该标准对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了明确阐述,发展零碳建筑,是响应“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完成《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是中国零碳建筑发展新阶段的重点工作 政策名称:《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颁布主体: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生效日期:2020影响:5政策性质:规范类政策 政策内容:标准将近零能耗建筑的评价分为预评价、正式评价和运行评价3个部分,其中,正式评价阶段在建筑竣工验收前进行,要求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整体气密性、热回收新风机组性能和建筑环控一体机性能进行检测 政策解读:重点规范了近零能耗建筑的相关检测与项目评价方法;运行评价不作为必需检测项目,但鼓励对已建成的近零能耗建筑进行运行评价。检测对象宜为投入使用满1年的单栋建筑物,计量时间以1年为1个周期。检测项目包括室内环境参数检测、分项能耗和总能耗、可再生能源检测等 政策名称:《“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颁布主体: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效日期:20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零碳建筑行业报告

建筑建材
头豹研究院2023-04-17
hot

中国建筑行业零碳的途径

建筑建材
IEA2022-09-15
hot

净零碳建筑行业报告:国际趋势和政策创新

建筑建材
国际趋势和政策创新2020-12-11
hot

零碳中国 绿色投资 报告 英文版

公用事业
落基山研究所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