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一季报利润预增71%-85%,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一季报利润预增71%-85%,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2023-04-16唐旭霞国信证券阁***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一季报利润预增71%-85%,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银轮股份2022年业绩实现高增长。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4.80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73.9%。20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9亿元,同比+24.9%,环比+16.2%,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3161%,环比+51.8%。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 , 预计20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 , 同比增长70.8%-85.1%,环比-14.3%至-20.9%。分行业看,2022年商用车、非道路业务收入40亿元,同比下降20%,乘用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60%,工业及民用实现营业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58%。公司业绩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业务的持续放量,以及推动管理模式及考核模式变革,降本增效成果显现。 降本控费有所成效,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9.84%,同比-0.53pct,归母净利率4.52%,同比+1.70pct,扣非归母净利率3.60%,同比+0.94pct。分季度看,公司2022Q4实现归母净利率6.12%,同比+5.89pct,环比+1.44pct。费用端: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9%、5.57%、4.55%、0.35%,同比变化为-1.08pct、-0.23pct、+0.38pct、-0.72pct。 产品谱系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保持高增长,保障公司成长能力。公司新能源业务形成1+4+N的产品布局,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与综合竞争力。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收入1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20%。 报告期内公司陆续获得了比亚迪电池冷却板、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电控芯片冷却系统和某新车型空调箱、国内造车新势力水冷板、零跑前端模块、宇通冷却模块、卡特后处理项目、三一重机超大挖冷却模块、约翰迪尔拖拉机冷却模块项目、中联重科冷却模块、上汽红岩智能模块等新项目。公司预计上述项目达产后新增年收入50.6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约69.6%。 盈利预测与估值: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7/7.71/10.20亿元 , 同比增长47.9%/35.9%/32.4%,每股收益分别为0.72/0.97/1.2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0/15/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原材料上涨的风险,估值的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2022年业绩实现高增长。银轮股份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4.80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归母净利润3.83亿元,同比增长7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46.8%。20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79亿元,同比增长24.9%,环比增长16.2%,实现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3161%,环比增长5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21.2%,环比增长32.2%。同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Q1实现归母净利润1.2-1.3亿元,同比增长70.8%-85.1%,环比-14.3%~-20.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198.1%-225.2%,环比-0.6%~-8.9%。 分产品看,2022年商用车、非道路业务收入40.45亿元,同比下降20%,乘用车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5.89亿元,同比增长60%,工业及民用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增长58%。 公司业绩增长来源:1、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占比提升,保持高增长,规模效应持续释放;2、民用换热业务在家用热泵空调国产替代取得突破,开发了新的增长点;3、公司推动管理模式及考核模式变革,实施承包经营+利润提成的考核机制,运营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降本控费有所成效,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19.84%,同比-0.53pct,归母净利率4.52%,同比+1.70pct,扣非归母净利率3.60%,同比+0.94pct。分季度看,公司2022Q4实现归母净利率6.12%,同比+5.89pct,环比+1.44pct,公司季度间业绩持续改善。 费用端:公司2022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29%、5.57%、4.55%、0.35%,同比变化为-1.08pct、-0.23pct、+0.38pct、-0.72pct。 分季度看,2022Q4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05%、5.02%、4.06%、-0.02%,同比变化为-3.37pct、+1.02pct、-0.38pct、-0.95pct,环比变化为-0.18pct、-0.76pct、-0.99pct、-0.04pct。 图1:公司营业收入(亿元,%) 图2:公司季度营业收入(亿元,%) 图3:公司归母净利润(亿元,%) 图4:公司季度归母净利润(亿元,%) 图5: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 图6:公司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 同时,公司发布了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授予公司董事、高管、核心员工等共计388人,强化对净利润的要求。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对于归母净利润率的考核权重占55%,具体的,对于2022-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不低于90、108、130、1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0、5.4、7.8、10.5亿元。 表1: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 产品谱系拓展,由零部件向集成模块升级,完善产能布局,提高属地化制造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020年公司新能源产品形成了1+4+N的产品体系,其中1为新能源热管理系统,4为前端冷却模块、冷媒冷却液集成模块、空调箱模块、车载电子冷却系统,N为热交换器、水冷板、PTC、泵、阀、管路等零部件。公司从单一换热器零部件供应商逐步向系统集成供应商升级,提升配套价值量与综合竞争力。将热管理部件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划分能够共用通用性高的零部件,可提高零部件利用率与整车生产效率,可以实现单个组件替代多个零部件的作用,集成后的组件产品更加紧凑。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墨西哥工厂完成批产前准备,波兰项目工厂已经结项进入内部装修,国内布局了四川宜宾工厂、上海工厂等。 上海银轮用于投建热泵空调、电池和芯片热管理项目。公司2021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资3.85亿元用于建设70万套新能源乘用车热泵空调系统项目,根据公司的估算,以上热泵空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对应净利润6899万元。公司2022年1月发布变更资金用途公告,拟将“乘用车EGR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变更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和芯片热管理项目”,项目实施主体为上海银轮,预计2025年达产,可形成468万套电池热管理产品产能以及140万套芯片热管理产品产能。 四川银轮用于投建水冷板项目,满足四川时代、成都沃尔沃等客户属地化供货需求,产线可生产满足CTP/CTC/CTB集成下的大尺寸水冷板,且覆盖CTM冷却下的中小尺寸水冷板产品。项目计划于2023年形成水冷板产量79万件,24年形成水冷板产量121万件,分别对应销售收入预估约为2.3亿元、3.1亿元。 图7: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 图8:传统乘用车产品系列 新能源乘用车业务占比提升,保障公司的增长动力。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占比持续提升。根据公司发布的年报以及定点披露报告,公司于2017年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2018年开始获得部分液冷板定点,2019年获得宁德时代的水冷板定点,2020年披露与特斯拉合作,供应换热模块产品,2021年公司获得共141个新项目定点,预计达产后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达49%。2020、2021、2022年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销量分别为291万台、499.79万台、1448万台,收入分别为2.89亿、8.38亿元、17.2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5%、11%、20%。 2022年报告期内公司陆续获得了比亚迪电池冷却板、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电控芯片冷却系统和某新车型空调箱、国内造车新势力水冷板、零跑前端模块、宇通冷却模块、卡特后处理项目、三一重机超大挖冷却模块、约翰迪尔拖拉机冷却模块项目、中联重科冷却模块、上汽红岩智能模块等新项目。上述项目达产后预计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50.6亿元,其中新能源业务占比约69.6%。 发展第三曲线(工业及民用板块),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2021年公司开始发展工业及民用板块热管理产品,围绕特高压输变电、地热发电、储能、风力发电、制氢储氢、化工、中央空调、家用热泵空调、数据中心等领域提前布局和发展:1、在水氟板式换热器、采暖热泵产品水路侧换热器等业务获得了美的、格力等客户批量订单;2、储能领域中已量产电池冷却板、电子风扇、电子水阀,储能客户主要有北美新能源标杆车企和宁德时代;3、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新型铝片换、风力发电变压系统外循环冷却机组等产品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 2022年工业及民用业务实现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58.3%,预计工业及民用产品随着客户的逐步导入保持较高的增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选取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中鼎股份等作为可比公司。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规模效应持续释放,降本增效进展显著。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67/7.71/10.20亿元,同比增长47.9%/35.9%/32.4%,每股收益分别为0.72/0.97/1.29元,对应当前市值,公司23-25年分别为20/15/11倍,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业务持续放量,以及公司降本增效有效实施,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确定性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表2:同类公司估值比较(20230414) 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利润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