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营收同比增长24.6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82%。公司2022年积极应对疫情等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好地完成各项经营业绩指标,实现营业收入50.14亿元,同比+24.65%; 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同比+21.82%;扣非后净利润9.51亿元,同比+17.00%;基本每股收益为22.48元,去年同期为2.12元。分季度来看,公司2022Q4实现营业收入21.18亿元,同比+10.93%;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5.17%;扣非后净利润5.00亿元,同比+4.16%;基本每股收益为1.26元,去年同期为1.24元。 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管理、研发费用率提升。公司2022年毛利率为75.21%,同比-0.80pct, 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费用端,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52.48%,同比+2.0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 40.84%/6.84%/5.08%/-0.29% , 分 别 同 比 -0.94pct/+0.74pct/+2.27pct/-0.04pct。销售费用同比+21.84%,主要系随着销售规模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形象推广宣传费用、人员费用以及仓储物流投入所致。管理费用同比+39.73%,主要系随公司规模增长,管理人员薪酬成本和其他行政费用支出同向匹配增加所致。由于公司依托云南省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平台的资源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植物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原料研发、原料筛选研发、功效性化妆品研发、功能性食品研发、医疗器械研发以及包装开发研究等多维度深层次研发项目,研发费用同比+124.96%。公司实现净利率20.95%,同比-0.53pct。 主品牌持续完善产品功效矩阵,新品牌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在产品方面,护肤品/医疗器械/彩妆/服务及其他分别实现营收45.57亿元/3.87亿元/0.53亿元/0.16亿元 , 占比90.89%/7.73%/1.06%/0.32%, 同比+25.58%/+18.91%/+0.14%/10.14%; 毛利率分别为74.81%/81.53%/72.61%/44.14%,分别同比-0.56pct/-3.16pct/+1.86pct/-15.23pct。公司主品牌“薇诺娜”深耕敏感肌护肤领域,始终保持标杆品牌的形象,2022年“双11”“薇诺娜”品牌荣登天猫美妆类目排名第6,是唯一连续5年“双11”上榜天猫美容护肤类目TOP10的国货品牌。报告期内,“薇诺娜”品牌核心大单品强势依旧,“面霜乳液+防晒”两大超级爆款表现稳定,积极推出“赋活修护精华液”、“蓝铜胜肽修护精华液”、“舒缓保湿特护精华液”等系列产品,不断完善功效矩阵。同时,公司积极孵化新品牌:婴幼儿肌肤健康的专业皮肤学级护肤品牌——“薇诺娜宝贝”推出了“分阶护肤”产品理念,目前已形成0-3岁、3岁+的产品分类;孵化了国货首个高端专业抗老科技品牌——“瑷科缦”,品牌官网已正式上线,并入驻线下专业机构进行销售。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33.25%,存货大幅增加44.79%。现金流方面,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7.69亿,同比下降33.25%,主要系报告期内随销售收入持续和预期增长,公司生产性资料和服务采购规模同向增长,以及品牌形象推广宣传费用、人员费用以及电商渠道费用投入增加所致。由于公司主动为2023年上半年多个大促活动的热销产品进行提前规划、生产以及备货采购,2022年公司存货6.71亿元,同比增加44.79%。 存货周转天数为164.21天,同比上升30.49天,存货周转速度减慢。 拟实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彰显发展信心。本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635.40万股,约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1.50%。其中首次约占84.83%,预留约占15.17%。授予价格为62.10元/股,激励对象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计298人。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各年度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为基数,分别实现2023-2025年营收/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8%、61.28%和100%,对应年增长率分别为28%、26%和24%。 投资建议:公司是皮肤学级护肤品行业的龙头,布局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并且依托先进的研发技术以及外延式并购打造差异化品牌品类矩阵。公司所在的功效性护肤品赛道优秀,未来行业有望保持高速增长,主品牌薇诺娜占据先机,在皮肤学级护肤品国内市场排名稳居第一,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随着优秀管理经验的应用、完善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公司盈利能力仍有提升空间。预测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3.20元、4.07元、5.08元,对应PE分别为38X、30X、24X,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营销模式无法顺应市场变化的风险,销售平台相对集中的风险,销售季节性波动的风险,委托加工的风险,品牌相对集中的风险,产品质量控制的风险,获客成本快速增长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