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吴证券]:2022年报点评:电动两轮车加速放量,2023年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2022年报点评:电动两轮车加速放量,2023年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3-04-02东吴证券别***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2年报点评:电动两轮车加速放量,2023年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 电动两轮车&服务机器人快速放量,Q4收入端增长明显提速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4亿元,同比+10.70%,其中Q4营业收入为24.92亿元,同比+28.23%。分产品来看:1)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2022年实现收入55.37亿元,同比-13.56%,收入占比为54.69%,同比-15.35pct;2)电动两轮车&电踏车:2022年实现收入26.63亿元,同比+99.58%,收入占比为26.30%,同比+11.71pct,主要系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3)机器人:2022年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466.72%,收入占比达到1.19%,主要系服务机器人通过新品的持续推进,积极开拓市场; 4)其他产品:2022年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30.23%,其中全地形车实现收入5.87亿元,同比+4.82%。分地区来看,2022年公司境内和境外收入分别为43.85和57.39亿元,分别同比-6.71%和+29.09%,境外收入明显增长,收入占比达到56.69%,同比+8.08pct,主要系自有渠道电动滑板车产品快速增长。分渠道来看,2022年定制和自主产品分别实现收入38.90和62.34亿元,分别同比-18.58%和+42.73%,自主产品销售快速放量。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后消费链复苏,叠加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服务机器人等产品放量,公司收入有望加速增长。 各项产品毛利率均有明显提升,投资收益&减值损失压制利润端表现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和3.80亿元,分别同比+9.73%和+48.21%,其中Q4分别为0.57和-0.18亿元,分别同比+155.20%和+81.22%。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和扣非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43%和3.75%,分别同比-0.03pct和+0.95pct,真实盈利水平有所提升。1)毛利端:2022年销售毛利率为25.97%,同比+2.74pct,其中电动平衡车&滑板车、电动两轮车&电踏车、机器人毛利率分别为29.44%、16.16%、49.07%,分别同比+4.35pct、+4.97pct、+12.88pct,均实现明显提升。电动平衡车&滑板车毛利率提升主要系客户结构改变。对于电动两轮车系列,由于存在建店补贴冲减营业收入1.00亿元,剔除建店补贴影响后,毛利率达到20.5%。2)费用端:2022年期间费用率为19.14%,同比+0.3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2.66pct、+0.24pct、+0.25pct和-2.78pct,2022年公司股份支付费用为1.02亿元,除此之外销售费用率明显提升主要系加大业务宣传力度,宣传与广告费相应上涨导致,财务费用率下降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3)2022年投资净收益为-2440万元,2021年为9002万元,同时2022年资产减值损失达到-1.52亿元,2021年为-5101万元,均明显压制2022年利润端表现。 新产品持续落地,公司的成长空间不断打开 公司在巩固电动滑板车、平衡车等传统优势同时,不断布局新品,成长空间不断打开:①两轮车是天然的大市场,用户对智能电动两轮车的需求逐渐提高。公司中国区专卖门近3000家,覆盖700余个县市;并发布Bmax、F、A+和MMAX系列等多款战略级产品,E系列和B系列进军海外市场,已陆续在英国、日本、墨西哥等十余个国家上市;②全球全地形车是千亿元级市场,公司已形成一定规模销售,2022年产品现已劲销全球3000余个经销网点,全系列产品已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其中UTV和SSV已顺利进入美国市场,产品迅速获得用户和经销商的认可,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③在机器人领域,2022年公司割草机器人在家用无边界割草机领域内率先实现批量交付,产品已成功登陆10多个欧盟国家,覆盖德语区,比荷卢,北欧,意大利等核心国家和地区,成功进驻300多经销商门店,产业化快速推进。此外,2022年公司发布两款全新的服务机器人-九号飞碟送物机器人和九号饱饱送餐机器人,其中饱饱送餐机器人已成功出口韩国、日本、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消费复苏及公司销售投入力度加大,我们调整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7.35和12.05亿元(原值10.14、15.70亿元),并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7.9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动态PE分别为37、22、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海外市场销量下滑,盈利能力下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