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环保与公用事业周报:加快油气勘探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升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环保与公用事业周报:加快油气勘探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升级

公用事业2023-03-26郭雪、卢璇德邦证券墨***
环保与公用事业周报:加快油气勘探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升级

行情回顾:本周板块总体下跌,申万(2021)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下跌1.33%,环保行业指数下跌0.51%。公用事业板块节能利用涨幅较大,上涨4.75%,环保板块环境修复涨幅较大,上涨1.14% 行业动态环保: (1)扎实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重大工程,保障多领域重大工程进展。生态环境部召开生态环境部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会议指出,推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是扩大国内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抓手。2022年,生态环境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成立生态环境部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关于扎实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实施的通知》,初步建立重大工程台账系统,牵头实施的大气污染物减排、水污染物减排与水生态修复、土壤污染防治、危险废物处置、核与辐射应急监测等领域5项重大工程进展顺利,重大项目建设环评要素保障有力有效,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关注:环境监测专家【雪迪龙】;水务固废协同发展的【首创环保】;水治理综合服务商【倍杰特】;致力于恢复河湖生态环境的【中建环能】;危废资源化龙头【高能环境】; 大气治理专家【清新环境】。 (2)多地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望显著提升。3月2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西安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日前,抚顺市生态环境局等2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抚顺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抚顺市建设“无废城市”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地无废城市建设持续推动,将带来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重点推荐:再生塑料龙头【英科再生】。建议关注:致力于打造无废城市的固废龙头【瀚蓝环境】;垃圾焚烧龙头【伟明环保】【旺能环境】。 公用: (1)油气勘探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推动能源供应结构升级。国家能源局印发《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行动方案指出,要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大力推进油气企业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推动能源生产供应结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陆上油气勘探开发自消纳风电和光伏发电,风光发电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统筹推进海上风电与油气勘探开发,形成海上风电与油气田区域电力系统互补供电模式,逐步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推荐:新能源运营商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风光火氢协同发展的海上风电建设龙头【华电重工】;水电龙头,水风光储一体化建设的【长江电力】;打造海陆双气源,积极发展能服和工业气体的天然气贸易商【九丰能源】;具备稀缺天然气跨省长输管网的【天壕环境】。 (2)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打造万亿产业。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加大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融合能源电子技术、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发展氢储能等技术、开展储能前瞻技术研究。此外,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支持民营企业投资建设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太阳能发电、风电、充电桩等能源类项目,不得在布局规划、指标安排、资源出让、核准(备案)手续办理、并网运营等方面对民间投资设置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重点推荐:积极拓展储能温控+热泵的【申菱环境】;储能订单不断落地的【林洋能源】;南网旗下、电源清洁化+电网智能化的储能龙头【南网科技】;积极布局火电灵活性调峰储能改造解决方案的【西子洁能】。建议关注:压缩机龙头,空气储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陕鼓动力】。 本周专题:近年来我国氢能产量增速明显加快,2022年产量为4004万吨,同比增长20%。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角色,若要实现大规模应用,液氢是经济性更高的途经。跟高压气态氢相比,液氢能量密度大、储运压力小、汽化纯度高,长距离运输成本低。但液氢的稳定存在对有效温度和压力条件苛刻,且由于存在正仲转化过程,催化剂和能耗均会对液氢大规模生产造成阻碍。在降低能耗方面,新的技术路径为将氢气液化流程中正仲转化过程与换热器相结合,经测算一体化流程的单位能耗降低了6.6%, 效率提高了27.76%, 氢液化率提高48.7%。我们看好该技术路径下深冷设备相关企业未来在液化氢方面的潜力。 投资建议:“十四五”国家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多要求,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积极把握节能环保及再生资源板块的投资机遇。建议关注:冰轮环境、国林科技、高能环境、伟明环保、旺能环境、华宏科技、中国天楹。“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将持续推进,风电和光伏装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水电核电有序推进,同时储能、氢能、抽水蓄能也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关注:南网科技、穗恒运A、科汇股份、中国核电、三峡能源、龙源电力、林洋能源、九丰能源、苏文电能、华能国际、国电电力。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国际政治局势变化;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电价下调风险。 1.行情回顾 1.1.板块指数表现 本周,申万(2021)公用事业行业指数下跌1.33%,环保行业指数下跌0.51%。 图1:申万(2021)各行业周涨跌幅(%) 1.2.细分子板块情况 分板块看,环保板块子板块中,水务板块下跌0.65%,大气治理上涨0.20%,园林下跌1.76%,检测服务板块上涨0.12%,固废处理下跌0.20%,水治理上涨0.59%,环境修复上涨1.14%,环保设备下跌0.85%;公用板块子板块中,水电板块下跌2.33%,电能综合服务下跌0.77%,热电上涨1.23%,新能源发电上涨0.05%,火电下跌3.20%,燃气下跌0.84%,节能利用上涨4.75%。 图2:环保及公用事业各板块上周涨跌幅(%) 1.3.个股表现 上周,环保板块,涨幅靠前的分别为南大环境、浩通科技、中创环保、*ST博天、通源环境、久吾高科、深水海纳、三川智慧、冰轮环境、雪浪环境;跌幅靠前的有路德环境、江南水务、华光环能、国林科技、青达环保、顺控发展、聚光科技、景津装备、祥龙电业、德创环保。 上周,公用板块,涨幅靠前的分别为涪陵电力、双良节能、珈伟新能、恒盛能源、卓越新能、九洲集团、荣晟环保、杭州热电、华通热力、协鑫能科;跌幅靠前的分别为宝新能源、晓程科技、华电国际、通宝能源、惠天热电、申能股份、国电电力、九丰能源、浙能电力。 图3:环保行业周涨幅前十(%) 图4:环保行业周跌幅前十(%) 图5:公用行业周涨幅前十(%) 图6:公用行业周跌幅前十(%) 1.4.碳市场情况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385吨,总成交额7.77万元。 挂牌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385吨,周成交额7.77万元,最高成交价57.00元/吨,最低成交价56.00元/吨,本周五收盘价为56.00元/吨,与上周五(3月17日)下跌1.32%。本周无大宗交易。 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32亿吨,累计成交额106.22亿元。本周福建碳排放权成交量最高,为56.61万吨,上海碳排放权成交量最低,为767吨,北京、重庆没有进行交易。 图7:本周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交情况 图8:本周国内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 1.5.天然气价格 根据Wind发布的数据,国内LNG出厂价格指数为4919元/吨(3月24日),中国LNG到岸价格为12.58美元/百万英热(3月23日),周环比分别下降5.57%、4.41%。 图9:中国LNG出厂价格指数(单位:元/吨) 图10:中国液化天然气(LNG)到岸价(单位:美元/百万英热) 图11:期货结算价(连续):IPE英国天然气(单位:便士/色姆) 图12:期货收盘价(连续):NYMEX(单位: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1.6.煤炭价格 截至3月23日榆林5800大卡指数943元,周环降19元;鄂尔多斯5500大卡指数859元,周环比降24元;大同5500大卡指数927元,周环比降33元。 图13:环渤海港口煤炭库存(吨) 图14:京唐港Q5500混煤价格(元/吨) 1.7.光伏原料价格 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3年3月24日,多晶硅致密料周现货均价为216元/kg,周环比下跌1.82%。单晶硅片-210/单晶硅片-182本周现货均价分别为1.07美元/片、6.45元/片,周环比分别上涨0%、1.10%。单晶PERC-210/单晶PERC-182电池片现货周均价分别为0.15美元/瓦、1.08元/瓦,周环比均保持不变。 图15:多晶硅致密料现货周均价 图16:单晶硅片现货周均价 图17:单晶PERC电池片周均价 2.专题研究 2.1.液氢是实现氢能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 我国氢能产量增速明显提升,仍以灰氢为主。氢气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化石燃料制氢、工业副产制氢和电解水制氢。全球主流的制氢方式是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工艺(SMR),但我国基于“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仍以煤制氢的方式为主。从产量端看,近些年我国氢能产量增速明显加快,2022年为4004万吨,同比增长20%。从产量结构看,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和工业副产氢为主要模式,电解水制氢仅为1%。 图18:2016-2022年我国氢能产量及增速 氢能的大规模普及还需更成熟的大规模液氢技术。液氢是当前储氢密度最大的方式,也是氢能未来能够实现大规模应用的重要途径。相较于高压气态储氢,液氢体积能量密度约为35MPa高压气氢的3倍,为70MPa高压气氢的1.8倍,且储运压力小于1MPa,汽化纯度高,长距离运输成本低。但受限于大规模氢液化技术在我国尚未成熟,我国液氢主要服务于航天火箭发射领域,生产地也集中于文昌基地、西昌基地和航天101所等军工领域。 2.2.催化剂&液冷装置&能耗对液氢大规模应用重要性缺一不可 液氢稳定存在对有效温度和压力条件苛刻,氢液化工艺难度大。氢液化是利用低温深冷技术将常温高压氢气降温得到的液态形式,由于氢的临界温度(33.2K)非常低,对于有效温度和压力要求苛刻,加之液氢汽化潜热小,使得氢液化的技术门槛较高。此外,直接通过降温得到的液态正常氢(n- H2 )无法长时间稳定储存,必须经过正仲转化(氢存在正氢(o- H2 )和仲氢(p- H2 )两种自旋异构体,常温平衡态下正氢仲氢含量为75%和25%),使得液氢中仲氢比例大于95%。制取液氢的降温过程中,液氢会自发进行正仲转化,但这一过程极为缓慢,必须使用催化剂加速正仲转化,实现液氢的长时间稳定储存。 图19:典型正仲氢催化转化形式 图20:10 t/d双压Claude氢液化流程 正仲换热一体化氢液化装置能够有效降低装置能耗,提高大规模应用经济性。 当前我国投入使用的氢液化循环装置存在能耗过高(13kW·h/kg以上)和产量规模小的问题(一般为5-30t/d),无法达到氢能广泛应用的需求。目前新的技术路径为将氢气液化流程中正仲转化过程与换热器相结合,根据赵欣等《正仲转化换热一体化大规模氢液化流程模拟》的测算数据,与设置独立转换器的氢液化系统相比,一体化流程的单位能耗降低了6.6%,效率提高了27.76%,氢液化率提高48.7%。 表1:氢液化系统比较 2.3.我国液态储氢步入民用探索期,投资热度提升 民用端投资加速,政策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