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推荐:TCL中环、天顺风能、宁德时代、中来股份、东方日升、祥鑫科技。 光伏:1-2月份光伏新增装机超预期,硅料价格下行刺激装机需求高增。国家能源局3月21号发布1-2月份光伏新增装机数据,2023年1-2月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37GW,相比2022年的10.86GW,同比新增9.51GW,同比增长87.6%。2023年1-2月份新增装机量已接近2022年1-5月累计装机容量。2022年硅料价格过高抑制了光伏下游装机需求和规划项目推进。2023年随硅片价格下滑,带动电池组件端盈利改善和价格下行,预计将刺激下游需求释放。2023年1月虽出现硅料价格震荡上行,但随硅料产能进一步释放,硅料价格下滑趋势仍将持续。据硅业分会预测,保守预计2023年全年国内硅料产量在135万吨左右,硅片约525GW,与终端350GW需求相比,硅料和硅片两个环节整体供大于求,预计刺激硅料价格下滑。硅料价格下滑背景下,组件端盈利将进一步修复,持续推荐一体化组件龙头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股份、东方日升等。首推直接受益的辅材环节,胶膜福斯特、赛伍技术、海优新材,天宜上佳等。组件需求提升+硅片率先让利,优选电池+组件环节。组件推荐顺序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关注电池片钧达股份。地面电站放量利好逆变器阳光电源,支架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 风电:天顺风能海上管桩基地再下2城,广东区位优势明显。3月14日,揭阳市惠来县签约天顺风能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3月17日,总投资15亿元的天顺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在阳江正式落地。2022年公司通过对江苏长风的收购实现了汕尾、盐城射阳和南通3大海工基地的布局,其中汕尾基地导管架设计产能20万吨,盐城射阳基地单管桩设计产能20万吨,南通基地导管架和升压站设计产能20万吨。射阳基地可进一步与公司在建射阳海工智造基地整合,江苏形成年产70万吨的海工产品产能。公司目前国内基地+德国基地年产能达到120万吨,叠加此次广东揭阳及阳江2地项目落地,有望在广东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从估值性价比维度去看,首推天顺风能,国内陆风塔筒龙头标的,积极布局海风产能;其次关注海缆,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关注海上管桩环节,海力风电、大金重工。关注风机大型化之后带来的轴承技术进步,长盛轴承、恒润股份、新强联;关注风机大型化方向下,主机厂毛利率企稳修复机会,关注金风科技、电气风电、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 氢能:电解槽全球产业趋势确立,看好国产电解槽厂商出口机会。中国电解槽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且具备成本优势。海外电解槽需求高增趋势下,出口有望成为可能。具备渠道能力的优质设备厂商已率先开始与海外龙头合资设厂,获得大量出口订单。据高工氢电,今年来部分国产电解槽厂商已与海外龙头合资设厂:1)国富氢能:与巴西YDRO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设立合资公司,至25年提供不少于50套水电解制氢系统,用于当地制氨及港口交运。 2)竞立:与东南亚企业签订销售合同。近日,竞立接连签下7个国内外制氢系统订单,型号包含10~600Nm³/h不等;3)瑞麟科技:3月,瑞麟科技与埃及地方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年产能500MW以上,为埃及提供离网型电解槽产品。推荐方向:推荐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龙头隆基绿能、阳光电源;优质设备厂商双良节能、亿利洁能、华电重工、昇辉科技、华光环能。 储能:本周(3.16~3.22)储能系统及EPC中标项目较少,原材料持续降价致终端观望情绪较强 , 储能招标总规模约593.3MWh。1) 招标规模: 本周储能招标总规模约327.3MW/593.3MWh,其中EPC类占比较高,储能系统、EPC项目招标规模分别为34.8MWh/285.5MWh;2)中标规模:本周储能系统及EPC中标项目较少,披露项目多为PC、小EPC类,预计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终端观望情绪较强。3)中标均价:3月储能系统中标候选均价1.23元/Wh,储能EPC中标候选均价为1.81元/Wh,均较2月均有所下跌。我们判断主要系碳酸锂成本下降带动价格传导。推荐方向:建议关注国内外增速确定性高的大储方向,首推阳光电源、东方日升、科华数据。 新能源车:宁德时代旗舰产品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看好宁德强产品力优势。本周,宁德时代表示其CTP3.0麒麟电池已实现量产。麒麟电池的核心设计在于将横纵梁、水冷板、隔热垫三合一设计,大幅提高了系统集成度,体积利用率突破72%,系统能量密度达255Wh/kg,实现整车续航1000公里。将传统设计在底部的水冷功能件置于电芯之间,使得换热面积扩大四倍,可实现5分钟快速热启动、10分钟快充。极氪009为麒麟电池首发车型,极氪001将成为首款搭载麒麟1000公里电池的车型,预计将在2023年Q2推出;麒麟电池还将落地AITO问界系列车型。此外,宁德时代亦布局了大圆柱电池、半凝胶电池、M3P电池等技术。看好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更替及材料布局等方式形成的强产品力及强成本优势。推荐方面,1)价格传导顺畅,具备技术优势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看好具备成本优势的德方纳米、尚太科技;看好竞争格局稳定的隔膜环节恩捷股份。2)推荐受益销量提升且受下游压价影响较低的结构件板块科达利、祥鑫科技。3)关注出口条线的国轩高科、当升科技、星源材质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装机需求不及预期,新能源发电政策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不及预期,模型测算风险。 重点标的 股票代码 一、行情回顾 电力设备新能源板块(中信)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上涨2.8%,今年以来累计跌幅为1.1%。 图表1:2023年3月20-3月24日行业涨跌幅情况 图表2:2023年以来行业涨跌幅情况 细分板块方面,2023年3月20日-3月24日光伏设备(申万)上涨0.91%;风电设备(申万)上涨1.55%;电池(申万)上涨3.57%;电网设备(申万)上涨2.32%。 图表3:板块区间涨跌幅 二、本周核心观点 2.1新能源发电 2.1.1光伏 1-2月份光伏/风电新增装机超预期,硅料价格下行刺激光伏装机需求高增。 1-2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超预期增长。国家能源局3月21日发布1-2月份光伏新增装机数据,2023年1-2月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20.37GW,相比2022年的10.86GW,同比新增9.51GW,同比增长87.6%。2023年1-2月份新增装机量已接近2022年1-5月累计装机容量。 风电产业链业务排产维持高位,全年景气度高。2023年1-2月,国内新增风电装机5.84GW(+1.92%)。而2023年1-2月,国内风电开标规模为12.28GW(+112.09%),延续了近几年持续景气态势。风电产业链业务排产维持高位,全年景气度高。从中长期维度看,2022年国内未完成装机的项目有望在2023年并网,且2023年招标/开标规模较大,2023年行业需求成长性强。 图表4:国内累计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单位:GW 图表5:国内月度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单位:GW 图表6:国内累计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单位:GW 图表7:国内月度新增风电装机规模单位:GW 硅料价格下跌企稳,叠加2022年需求被抑制,2023年光伏装机需求或被刺激高增。 2022年硅料价格过高抑制了光伏下游装机需求和规划项目推进。2023年随硅片价格下滑,带动电池组件端盈利改善和价格下行,预计将刺激下游需求释放。2023年1月虽出现硅料价格震荡上行,截至2023年2月,硅料价格已企稳,随着组件价格下行,有望激发2023年需求,加之美国已放行中国电池片、沙伊恢复建交推动中国光伏中东发展,2023年光伏装机有望加速增长。据硅业分会预测,保守预计2023年全年国内硅料产量在135万吨左右,硅片约525GW,与终端350GW需求相比,硅料和硅片两个环节整体供大于求,预计刺激硅料价格下滑。硅料价格下滑叠加去年被抑制的需求释放,预计今年光伏装机量将大幅增长。 图表8: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自2022年3月30日起) 当前光伏板块观点: 硅料价格下滑背景下,组件端盈利将进一步修复,持续推荐一体化组件龙头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股份、东方日升等。 考虑到需求释放带来的排产上行,首推直接受益的辅材环节,胶膜和粒子福斯特、赛伍技术、海优新材,天宜上佳、卫星化学等;石英砂和石英坩埚天宜上佳等;小辅材龙头通灵股份、宇邦新材等。 组件需求提升+硅片率先让利,优选电池+组件环节。组件推荐顺序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关注电池片钧达股份、捷佳伟创等。 地面电站放量利好逆变器阳光电源,支架中信博、意华股份、清源股份。 2.1.2风电 天顺风能海上管桩基地再下2城,广东区位优势明显。海上风电高增发展下,关注管桩环节。 事件:①3月14日,揭阳市惠来县签约天顺风能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一期); ②3月17日,阳江滨海新区管委会与天顺风能签订正式投资协议,总投资15亿元的天顺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地。 海上管桩龙头再下2城海风布局,3大基地助力公司拓展广东市场。揭阳和阳江重型风电海工装备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海上风电导管架、海上风电钢管桩、海上风电升压站、海上风电换流站等重型海工装备局。公司于2022年通过收购广东长风导入汕尾基地实现了广东海工基地的布局。汕尾基地主要产品为海上风电导管架,设计产能20万吨。此次揭阳和阳江项目的落地是得公司有望在广东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指出到2030年底,广东建成投产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公司阳江、揭阳以及汕尾海工基地布局将助力公司持续受益于广东海上风电市场发展。 收购江苏长风,射阳南通2大基地导入助力抢占江苏海风市场。公司对江苏长风的收购,助力公司拿下盐城射阳和南通2大海工基地,其中射阳基地海上风电单管桩设计产能20万吨,南通基地海上风电导管架和升压站设计产能20万吨。此外,公司于2020年投建的天顺(射阳)风电海工智造项目也在建设当中。江苏长风盐城射阳基地可进一步与射阳海工智造基地整合,叠加南通基地,公司江苏海工基地可以实现70万吨海工产品产能。江苏省海上风电规划指出到2025年底建成海上风电1500万千瓦,到2030年海上风电并网规模超3000万千瓦。射阳和南通基地将巩固公司在江苏的竞争优势地位。 欧洲国内产能年内逐步释放,公司全球海风竞争力显著。公司国内基地布局覆盖江苏/广东两大海风大省,后续还有望推动福建海风大省的码头及产能落地。海外方面,公司在德国库克斯港的海工基地一期设计产能30万吨,有望2023年建成。德国基地可覆盖德国、丹麦、英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CWEA数据显示,2021-2030年欧洲市场海风需求将持续高涨,新增装机容量有望在2026年超过10GW,到2030年接近20GW。公司德国海工基地建设将有力提升公司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图表9:天顺风能海工基地年局情况一览 2023年海风高增发展下,公司把握稀缺码头港池资源,龙头实力凸显。无论近海固定式海上管桩还是未来漂浮式海上风电漂浮平台,均对码头/港池以及紧挨着码头/港池生产用地要求高,因此码头港池是海风管桩竞争决定因素之一。2023年海上装机约8-10GW水平,未来10年以CAGR25%以上规模增长。海风高增趋势下,公司把握通州湾及陆丰生产基地各个独用码头、射阳生产基地独用港池,龙头竞争实力优势显著。 当前风电板块观点: 从估值性价比维度去看,首推天顺风能,国内陆风塔筒龙头标的,积极布局海风产能。近期公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天顺海工装备(江苏)有限公司,并收购江苏长风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静候公司海风产能放量。 其次关注海缆,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海上管桩:海力风电、大金重工; 关注风机大型化之后所带来的轴承技术进步,关注长盛轴承、恒润股份、新强联。 关注风机大型化方向下,主机厂毛利率企稳修复机会,关注金风科技、电气风电、明阳智